發布時間:2017-06-22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下面是兩篇旅游管理方面的學術論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旅游市場需求與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通過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希望對我國旅游教育健康發展帶來幫助,第二篇論文介紹了大學生旅游市場帶團過程問題研究,通過探究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矛盾,分析學生
下面是兩篇旅游管理方面的學術論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旅游市場需求與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通過培養大量高素質人才,希望對我國旅游教育健康發展帶來幫助,第二篇論文介紹了大學生旅游市場帶團過程問題研究,通過探究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矛盾,分析學生在實習期間帶團過程中的問題。
《旅游市場需求與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更多的人投入到旅游當中,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而高等旅游教育對旅游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培養人才類型與市場需求不適應、畢業生不能就業等,導致高等旅游教育不能健康發展,本文主要論述了高等旅游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解決策略,希望對我國高等旅游教育健康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等旅游教育;應用型;規;;就業率;策略
一、引言
中國高等旅游教育到目前為止經歷了長時間的發展,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與此不相適應的是旅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卻沒有得到有效提高,不能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與快速發展的旅游市場相分離,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相脫節等問題,導致大量旅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不能就業,有數據顯示,旅游專業畢業的大學生只有40%進入旅游行業,而60%的旅游專業大學生畢業后從事其他工作,高等旅游教育在我國旅游行業快速發展中沒有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高等旅游教育質量低下,導致高等旅游教育舉步維艱。
二、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不能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不能突出專業特色。我國當前高等旅游教育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不能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很多高等旅游院校培養的專業人才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旅游本科、旅游?、旅游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模式大多相同,不具有合理的層次,三種學校教育基本雷同,造成了人才培養的同質化現象,與當前市場需求不協調,很多旅游院校不能準確定位自己的人才培養目標,認為只要全面設置旅游專業學習課程就達到了教學目標。
第二,課程設置不合理,培養教育形式不能創新。很多旅游院校在課程設置中沒有考慮到旅游專業人才培養特點與專業特色,大多應用國家1998年推出的普通高等學校專業課程設置來設計,其中雖然可以表現一定的旅游管理專業需求,但不同學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不同,應該具有不同的課程設置,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旅游專業設置的課程大多相同,這種課程設置不能培養出旅游企業事業單位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第三,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化嚴重。旅游行業比較注重的是實際操作能力,對旅游業人才也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學校受到自身定位或是體制等原因影響,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實踐型人才。一些專業學校對實習和培訓過程都是一減再減,使實踐過程形同虛設。即使有的學校設置了實踐課程,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學校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連續性,本該進行實際操作的課程變成了室內培訓,缺乏實際意義,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不能統一,理論知識不能有效運用到實踐中去。
第四,師資力量不達標。受到旅游行業條件限制,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都要從簡單工作做起,這些崗位使學生難以發揮真正才能,只能使學生對專業失去興趣。其次,學校缺少專業的“雙師型”教師。多數教師都是從其他行業或是學科轉型過來的,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缺少專業課的教學經驗,造成了教學方式單一,只是簡單講授課本內容,缺少實踐教學;即使有一部分專業教師存在也會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過分注重理論教育,甚至老師本身都缺少實踐經驗,顯然也不符合旅游專業對教師的要求。薄弱的師資力量很難培養出符合旅游市場需要的人才,學生就難以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三、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養策略
第一,了解市場需求,實現多元化人才培養。學校培養人才要有目的性,首先,明確培養哪種類型的人才和為誰培養人才,在完成旅游教育任務后還要突出其特有的職業特色。所以,旅游教育人才必須要滿足企業需求和行業需要,要具備完善的專業素質,一定要結合專業能力、綜合素質和職業方向進行教學改革,使教學和實踐實現同步進行。在實際教學中要突出實踐能力,使人才培養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形成與旅游專業崗位的合理對接,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夠滿足旅游行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學生則可以對號入座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學?梢耘c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針對崗位需求及培養目標等實際問題共同討論,形成教育與就業齊頭并進的全新教育理念。
第二,深入教學改革,建立全方位的教學模式。在高等旅游教育中實踐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創新等各方面能力,是保證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融合的過程,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還要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進一步開拓實習場所。學校和企業、政府之間要互相合作、形成資源共享。建立市場化的教學實踐活動,現場化的教學場所,開展企業化教學,創新教學模式,改變傳統教育實踐經驗缺失的弊端,使學生從學習到就業一步到位,形成一條龍的人才培養方案。
第三,我國旅游行業的潛力將會得到深入發掘,中國旅游業及酒店都將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這也為旅游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旅游市場將會需要大批的旅游管理人才,符合市場需求的行業人才也會倍受青睞。所以,只有明確市場需求,建立合理的課程體系,專業的培養機制,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能力,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造力和競爭力,為以后的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為企業培養出符合旅游行業需求的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長秋.河南省高等旅游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發展[J].教育探索,2011(01).
[2]于海燕.中國高等旅游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的創新戰略[J].管理觀察,2014(30).
[3]王暉.基于現狀調查的高等旅游教育問題分析及對策創新[J].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2012(03).
作者:李媛
《大學生旅游市場帶團過程問題研究》
摘要:通過探究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矛盾,分析學生在實習期間帶團過程中的問題,產生創意,發現新的需求,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生源和提升教學經驗盡一份責任心。
關鍵詞:旅游管理;市場需求;旅游市場
1引言
常州紡院旅游管理專業于2005年成立,是由七位具有專業教學經驗、具備較高的管理理論素養和扎實的旅游管理專業知識并從事國內旅游業務的專業性工作的教授和講師團隊組成。專業培養適應旅游發展需要,培養目標是培養出具有人文素質、國際視野、領導藝術、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的下一代;也要求其熟悉現代旅游經營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夠在旅行社、酒店、高級餐飲業機構、教育科研機構等從事管理、接待服務及教學科學研究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專業人才。本人2005年很榮幸,能在旅游管理專業中擔任專業教師一職,在教學中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學到了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學生相處,豐富了旅游管理教學閱歷,擴展了“自由行”的信息,提高了旅游管理專業教學組織能力,增強了責任心,學會處理有關旅游管理專業方面的問題。通過十年努力,亦然愛上旅游管理這個專業,但可惜的是現在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我院旅游管理專業招生不太景氣。此文旨在通過探究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矛盾,分析學生在實習期間帶團過程中的問題,產生創意,發現新的需求,為我院旅游管理專業生源和提升教學經驗盡一份責任心。
2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問題分析
為了進一步了解市場需求,推動我院的專業建設,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針對旅游管理專業進行了市場調研,作為朝陽產業的旅游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世界旅游組織預測,中國將在2020年成為世界旅游強國,旅游強國需要旅游強才,旅游精才。令人尷尬的是,目前旅游行業發展與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顯著,一方面是旅游市場對高技能、高素質人才需求旺盛:如具備語言翻譯能力和出國帶團的領隊人才的求賢若渴;另一方面是某些大專院校旅游專業畢業生呈現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兩張皮”現象,不能適應旅游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發展要求;再者,90后00后的畢業生忍受不了從基層做起的導游專業特點而轉行,使旅游管理專業對人才的培養付諸東流。以常州春秋旅行社為例,春秋旅行社平均每年從常州各大院校輸入一大批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生和畢業生達20人以上,但經過實習經歷,被淘汰出局或跳槽的達半數以上。留下來工作和實習的旅游學生在帶團過程中,問題也層出不窮:問題一:旅游市場游客安全意識薄弱。
在旅途中,自由活動成了出游最向往的一個環節,因此散客出團游已經是旅游市場的主要的需求點,但散客出團過程中存在了諸多的安全隱患。例如:一次無錫惠山之旅的出團過程中,導游在車上講解行程并多次強調在景點內不允許單獨上山,不允許坐纜車等安全注意事項,到了景點后又再三強調,可是在臨近自由活動時間結束,集合返程之時,有一名散客在單獨爬山后下山途中不慎扭到了腳,被緊急送往了紅十字救助中心,最后被診斷為腳踝受傷。問題二:旅游市場導游與游客溝通存在問題。一般情況下,旅游市場中無論是線上旅游,還是旅行社的線路行程都是旅行社提前安排好的,所以導游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負責人規定的時間和路線安排游覽,即使這樣,依舊造成了游客的不滿。
例如:一次旅行社一名導游接到任務,和中學老師合作帶學生團,帶團到無錫惠山古鎮游覽途中,按原計劃午餐過后為自由活動時間,規定時間為下午15.20集合發車,可是在14.20的時候,老師自行把學生帶到車上,準備返回。原因是老師認為旅行社安排的行程線路不滿意,便自行甩掉了導游帶學生回去,這樣一旦發生安全等問題,很容易出現責任推卸問題。造成了導游與老師學生之間的問題沖突的根本原因,一則是旅行社對市場的認知問題,一則是導游溝通能力問題。問題三:旅游市場的衛生問題嚴重。按我國旅游市場管理要求來說,在旅行車行駛過程中,游客是不能隨便吃東西的,特別是味道大的食品?墒情L達4個小時以上的旅游行程中,游客難免控制的住,所以車上垃圾隨處可見;其次,旅游過程中午吃飯時間,因為沒有固定場所,有時只能找空地而坐,午飯又都是盒飯,即使強調垃圾要扔到垃圾箱里,也都于事無補,造成環境衛生等方面的問題。
3如何解決旅游市場中學生帶團存在的問題分析
3.1積極做好旅游市場的安全意識教育工作
介于學生群體對安全概念性理解不夠,旅游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安全隱患措施的培養和實踐教育,讓學生對以后的導游工作人員應具備知識提前做好相對應的措施,嚴肅強調事件的后果以及嚴重性,必要時,讓學生收集和了解旅游市場安全案例,以防學生在工作中防微杜漸。發生問題時,導游人員應立即與旅行社負責人員聯系,正確處理好問題,安慰游客,積極做好溝通工作。
3.2增設旅游市場中的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等方面問題的課程
導游人員在職場中主要是與不同行業、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國籍的人打交道,所以做好溝通工作,取得老游客的信任,是學生在旅游專業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過程。當問題出現時能及時補救,將問題最小化。
3.3旅游市場中導游員的責任心培養
在出團過程中,應聽從負責人的安排,嚴格按照行程單安排瀏覽行程,結合當時情況隨機應變,遇到任何問題,都要處變不驚,當游客出現抱怨時,應耐心安撫,妥善處理一切突發狀況。在公共場所以身作則,跟游客溝通,強調衛生重要性,即使有垃圾也要扔到每個人分配的垃圾袋中,吃飯時間,飯盒一定要扔到垃圾箱里,不要隨地亂扔,導游人員應適當督促。
4結束語
總之,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旅游管理專業是我院的門面和旗幟,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專業教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探究旅游管理專業市場需求,以及學生帶團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讓我感覺收益頗多,要想作為一名出色的專業教師必須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服務熱情,應具備廣泛的專業基礎知識,具備相應的旅行常識與專業知識,以及具有組織協調應變能力,旅游教學工作是綜合能力的表現。通過十年的努力和教學中得出以下結論:作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無論你從事任何專業的課程教學,探究市場需求,了解和指導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是我們的必修課。
作者:唐紅梅 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閱讀:《旅游研究》(季刊)創刊于1990年,由昆明大學主辦。辦刊宗旨:致力于旅游理論前沿的研究,關注旅游實踐的發展,為活躍和繁榮旅游理論研究搭建理論交流平臺;更好地為旅游教學、科研服務,促進旅游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辦出民族性、區域性特色,為全國特別是西部地區旅游業和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政策導向和理論參考,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民族旅游文化,為推動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作貢獻。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