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15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傳統文化論文發表了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元素,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促進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論文充分挖掘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公寓文化中的作用,改善和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對于對于高校后勤管理者及在公寓中生
這篇傳統文化論文發表了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元素,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部分,優秀的傳統文化可以促進高校公寓文化建設,論文充分挖掘了優秀傳統文化在公寓文化中的作用,改善和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對于對于高校后勤管理者及在公寓中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都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傳統文化論文,公寓,優秀傳統文化
一、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的價值訴求
(一)是夯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抓手
習近平在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1]
中國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濃縮,代表著中華民族發展的價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的教育活動,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指導,很多現實中困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都能夠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與思想中得到極具啟發意義的解決路徑。特別是在文化多元化和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生活和學習在高校公寓中的部分青年大學生出現政治意識淡薄的苗頭,滋生了思想信仰盲目從眾、責任感缺乏、誠信意識淡薄等不良現象。
而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思想統攝性,能夠產生巨大的而又無形的文化整合和精神鼓舞,高校公寓在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充分發掘優秀傳統文化在公寓文化中的作用,讓更多的大學生接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熏陶,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不斷改善和優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加強高校公寓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公寓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的折射和縮影。高校公寓作為大學生相對固定的人際交往空間,是他們日常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之一,公寓中的各種關系、現象和特征都是最真切的,可以說,相對于校園的主流文化,宿舍文化是最貼近大學生生活、最能夠真實反映大學生思想動態、最具包容性的校園“亞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結晶,是經過歷史篩選、沉淀、被普遍認可的具有積極教育意義的文化,能為良好的公寓文化提供豐富的養分,是公寓文化建設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源泉。將大量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公寓文化中,既能充分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又能使優秀的文化潛移默化的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之中,讓公寓文化持續不斷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新的活力的同時,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三)是促進高校后勤社會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目前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積極探索和嘗試后勤社會化改革,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給高等教育事業帶來一系列相應的變化,其改革的宗旨是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其中,高校公寓社會化改革是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實實踐而言,高校后勤社會化模式的介入,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使大學生的居住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隨著改革的深入,也面臨著一些新的挑戰。一方面,由于后勤社會化的實體以企業形式而存在,員工的素質參差不齊,以經濟利益至上,導致在管理過程中很難肩負起與高校優良校風學風一脈相承的教育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實行公寓化管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可能同處一個寢室,使大學生教育管理更加復雜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管理學知識和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汲取優秀傳統文化之精髓,弘揚其積極因素,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之中,有利于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良性發展。
二、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的育人元素
(一)“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共同具有的、穩定的心理素質和精神品質,是一個民族特有的精神風貌,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歷經磨難和艱苦卓絕的奮斗,不斷發展壯大,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剛健自強的堅韌品格和道德標準,以自強不息的主體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獨立自主、奮發向上、不斷進取、走向富強的精神動力!吨芤•乾•象傳》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名言,《荀子•勸學》中有“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警句,《孟子•滕文公下》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堅貞剛毅,《張子語錄•中》有“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開拓進取精神。
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努力向上的開拓精神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思想家有過深入的闡述,更經歷過古代先賢的弘揚提倡和身體力行。這一思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兒女奮發向上,在面對厄運挫折時剛健自強、抗爭奮斗;在艱難困苦中頑強搏擊,愈挫愈勇,向世人展示了中華兒女永不向困境和命運低頭的高貴品質。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的民族精神,對提高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憂國憂民”是中華民族志士仁人的重要品質。中華民族歷來都有愛國主義的光榮傳統,優秀傳統文化記載著豐富的為國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貢獻的仁人志士用刻骨銘心的愛國之情,矢志不渝的報國之志,生死不移的愛國之情譜寫出的民族品格和民族英雄氣概。這里面既有著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悲憤無奈,又有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情懷。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獻身精神。[4]在這種愛國情懷的感染下,中華民族歷史中更是涌現出了像汪煥、魏征等為了國家大義敢于死諫的文臣,以及岳飛、戚繼光等抗擊侵略精忠報國的將領。
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藏和表現出來的赤誠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有助于鞭策大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愛國情感和愛國主義理論結合起來,立報國之志、增建國之才、踐愛國之行;還有利于鼓舞大學生將愛國的理想轉化為具體行動,投身于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5]
(三)“厚德載物”的處世之道
“厚德載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中華傳統文化堅持“德性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兩大主干,儒家強調以“仁、義、禮、智、信、孝、忠、勇”等倫理思想為核心價值觀,提出“仁者愛人、忠恕之道、見利思義、以誠待人等道德規范,強調人性個體的自我內省,實現“內圣外王”的人生目標;道家主張“無為而治、以道化民、修道積德”,提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教育民眾舍棄薄華的禮,修煉成具有厚實的道和德,從而真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傳統文化處世之道的尚德傾向,不僅突出表現在“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強調人際交往的道德性,主張人際之間應當是“正其義不計其利,謀其道而不計其功”,與人相處,貴在以德待人。一方面,中華民族一向以待人寬厚為美德,日常生活中“寬容大度、寬宏大量”,能用崇高的道德去包容他人,能容納各種不同的意見;在人際關系中“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互相尊重,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另一方面,在人際交往中十分注重“以誠相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以“實言實行實心”待人,“無不孚人之理”,“開誠心,布公道”,“言必信,行必果”。[6]將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元素融入高校公寓,對于高校后勤管理者及在公寓中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都將會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三、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的實現路徑
(一)提高公寓輔導員和管理者的傳統文化素養
實現高校公寓傳統文化育人之關鍵在于高校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現在的一些高校領導關注的重點偏向于在校大學生的學業水平、升學、就業等,而較少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在高校公寓傳統文化育人方面,公寓思政輔導員和后勤管理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他們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和文化的傳播者,更是大學生成長成才和學習的榜樣。
要發揮公寓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就要不斷提升他們的傳統文化素養。在宏觀層面,國家十分重視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2017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專題闡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作。在微觀層面上,作為公寓大學生教育管理服務的思政輔導員和后勤管理者,要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研究。一方面可以對他們進行傳統文化專題培訓,提高他們對傳統文化在知曉度;另一方面可以投入部分經費鼓勵他們進行傳統文化課題方面的研究,以讓他們接觸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自覺肩負起傳統文化育人的重任。
(二)結合公寓文化做好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解讀
高校公寓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育人,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生搬硬套、不經過轉化的拿來主義、不接地氣的本本主義,這種教育只會讓青年大學生產生反感。公寓優秀傳統文化育人要按照時發表展特點和規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揚棄繼承、轉化創新,對充滿深厚優秀傳統文化底蘊的教育素材進行現代解讀,補充、完善、拓展,增強其影響力和感召力,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激活其生命力。[7]在制度文化方面,要結合“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以生文本”的思想,實現公寓管理由制度管理向人本與制度相結合的管理轉化,使公寓制度更加人性化。
在行為文化方面,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具體化為公寓生活準則和行為規范,促進公寓教育、管理和服務的規范化。在物質文化方面,可通過在公寓走廊、樓梯懸掛勵志標語、名言警句、歷史人物事跡等,讓優秀傳統文化內化為大學生的行為、氣質和人格。在精神文化方面,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的現代挖掘和闡發,努力實現公寓大學生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精神的育人功能。
(三)發揮公寓主體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動性
高校公寓優秀傳統文化育人的重點在于使在公寓內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能夠主動地、自覺地承擔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公寓傳統文化育人的目的不應使大學生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和被教育者,我們應大力培養和激發他們的主體意識,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從而最終使他們在自己的親身參與中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
一方面,高校在進行公寓傳統文化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大學生自身的興趣和發展的特點,采用大學生所喜愛的表現形式和話語體系,使傳統文化建設理念既來源于青年意愿又緊跟時代主流,提高傳統文化對青年的吸引力?梢宰屗麄冎苯訁⑴c到公寓傳統文化建設的設計和組織中,這樣他們既會產生更高的認可度,又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8]另一方面,要發揮社長這個“領袖”傳承傳統文化的典型性效應,選好大學生公寓宿舍的社長是公寓文化建設的一個關鍵,任何群體文化都具有典型示范效應,一個好的社長能夠以自身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素養引導公寓其他成員,對宿舍的風氣、文化乃至成員的成長都會產生積極影響。
(四)構建協同配合多方參與的長效機制
高校公寓傳統文化育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僅僅依靠后勤一個部門開展工作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宣傳、學生、團委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宣傳部門要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加強高校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要將公寓優秀傳統文化宣傳作為宣傳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公寓內形成一個普及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學生部門要在重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利用學生公寓這個平臺和載體,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公寓育人工作,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不斷提高傳統文化育人的實效。
團委要借助傳統文化經典,在公寓內開展一些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如通過舉行公寓成人禮儀式、開展宿舍為單位的國學知識競賽、舉行重要傳統節日紀念活動、舉辦書畫筆會、家訓舍風展示、寢室文化評比等等,讓大學生感知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觸優秀傳統文化的沐浴,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受到熏陶。[9]后勤部門要進一步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突出管理服務人性化,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育人為目標,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對公寓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引導和示范作用,實現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的目標。
作者:莊琪
推薦閱讀:傳統文化論文傳統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應用
這篇傳統文化論文發表了文化元素在服裝設計的應用,論文概括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及傳統服飾的特點,將這種傳統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當中,已經成為很多設計師創作的重要方式,論文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重要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