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3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是我國新聞傳播的一個特色,蒙古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創新發展,增強了蒙古族人民的歸屬感,得到了社會認同,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是一篇 研究生投稿范文 ,主要論述了文化新聞傳播與社會認同。 [摘要]蒙古文化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是我國新聞傳播的一個特色,蒙古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創新發展,增強了蒙古族人民的歸屬感,得到了社會認同,這是中華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是一篇研究生投稿范文,主要論述了文化新聞傳播與社會認同。
[摘要]蒙古文化歷史相對悠久,有較深的底蘊和獨特之處。近代以來,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后,新聞事業發展迅速,新聞傳播與民族文化進行融合,故而形成了具有蒙古文化特色的新聞傳播,豐富了我國新聞傳播的種類,推動了蒙古文化的發展,維護了民族團結。本文試從蒙古文化新聞的發展過程入手,分析其發展產生的效果,并對其得到的社會認同情況進行闡述。
[關鍵詞]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社會認同
[中圖分類號]G219.27[文獻標識碼]A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
從歷史發展軌跡來看,蒙古族是我國北方蒙古高原上生活過的系列民族中的幸運兒,這一民族避免了其他民族遷移或者滅亡的結局,從十二三世紀至今一直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并且得到了長期的發展。進入近代以來,蒙古文化不斷融入新的文化因素,新聞傳播就是一個顯著的表現。從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歷程來看,其表現出來的特點是:起步早、發展時期較長。我們知道,中國新聞事業的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以后。蒙古族的新聞事業有著長期的積累,開始可以追溯到1905年《嬰報》的創建,這一份報刊為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為標志,蒙古文化的發展有了政治體制上的保障,雖然改革開放前的長期政治運動使得內蒙古地區文化的民族特色減弱,原來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事業的積累也被破壞,但是從新中國成立后到20世紀末,我們也可以從以下事實看到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內蒙古地區的高校開始設置新聞傳播專業,幾十年內這些高校培養了大量從事新聞傳播的優秀人才;進入21世紀,蒙古族文化新聞傳播事業在先進技術的快速應用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互聯網等新興媒體進入到內蒙古地區,促使蒙古文化新聞得到空前的發展。首先表現為新聞事業單位數量的增多。以前,內蒙古地區的新聞事業單位僅存在于像呼和浩特等較大型的城市中,進入現代以后,不僅較大城市的新聞事業單位的數量增多,而且較小城市甚至一些小縣城也出現了不少的新聞媒體單位。其次從事蒙古文化傳播事業的人數增加。一方面,要歸功于內蒙古高校對新聞傳播事業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內蒙古地區近年來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交通條件得到了改善,國家對內蒙古地區的新聞事業進行了大力扶持,這一切使得全國各地新聞傳播的人才進入內蒙古地區服務于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事業。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產生的效果
第一,蒙古文化新聞傳播加速了蒙古文化的發展。我們知道一種文化的發展不僅需要豐富的文化內容,還需要有先進的傳播方式。從內蒙古地區的地理環境來看,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呈現地域分割且各自封閉的現狀,其文化傳播中口口相傳的方式要多于文字傳播的方式。我們知道,人類進入文明的標志是文字的出現,因此蒙古族文化文字傳播方式的缺乏制約了文化的發展。也可以說,蒙古文化新聞傳播是對蒙古文化缺乏文字傳播的一種補充,加強了不同地域蒙古族人民之間的交流,強化了蒙古文化的凝聚力。第二,我們還應該看到蒙古文化新聞傳播對蒙古教育事業的推動。新聞傳播對文化傳播中文字使用的增加刺激了蒙古族人民對于文化教育的重視,使得內蒙古地區的教育普及率得到了提高。這一影響是對蒙古族文化基礎的夯實,也完善了蒙古族文化的系統性與全面性。第三,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營造了內蒙古地區的新聞文化氛圍。我們知道,新聞文化既是一個地區整體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新聞文化發展的根基。蒙古文化新聞傳播對蒙古族人民來說是一種熟悉的了解新聞文化的方式,長期的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使得蒙古族人民得到了充分的熏陶,使得他們對新聞文化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第四,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豐富了我國新聞傳播的種類。一個國家新聞傳播事業的興盛也體現在其種類的多少上。中華民族文化是豐富多樣的,新聞傳播也不應該局限于幾種單調的形式。對于新聞傳播的學術研究來說,新聞傳播研究種類的增多也可以探究新聞傳播發展的有利因素。第五,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也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加強邊疆地區的穩定。從歷史上看,歷朝歷代北方的邊境問題始終是影響一個國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不少王朝因為邊境問題導致國家衰落。蒙古文化新聞的傳播加強了相對不發達的內蒙古地區與內地的交流,使蒙古族人民對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認同感。社會主義文化在內蒙古地區的順利傳播也與蒙古文化新聞傳播有極大的關系。社會主義文化是當今我國的主流文化,各民族文化和社會主義文化的融合發展是保證國家穩定的重要措施。社會主義文化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播單單依靠政府機關和學校是遠遠不夠的,新聞傳播則使社會主義文化輻射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身上。蒙古新聞文化傳播引起的效果是巨大的,也是多方面的,這取決于新形式的文化發展方式給蒙古文化注入了大量的活力。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社會認同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社會認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蒙古族人民對這一文化傳播方式的認同。我們知道,文化能否具有包容性是一種文化能否長期發展的關鍵,當新聞傳播這一屬于當代新型文化傳播方式融入蒙古文化以后,蒙古族人民在看到其產生的巨大效果后,對其進行了廣泛的接受。這一成功的接受是蒙古文化原有的包容性的體現。二是蒙古文化新聞傳播與其說是蒙古文化的創新形式,不如說這是原有蒙古文化和新型文化傳播方式的一種結合。我們從全面、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一成功結合時,會發現這與蒙古文化新聞傳播在內蒙古地區的長期發展有關,得益于蒙古文化新聞傳播對蒙古族人民進行的長期的新聞文化熏陶。也就是說,文化的成功融合、人們對新型文化傳播方式的認可需要一定的基礎,我們應該明白這種認可要有一定時期的努力才能實現。三是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社會認可表現在新聞傳播工作者對其的充分肯定。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使我國新聞傳播種類增多,也使我國新聞事業發展在內蒙古地區成功實現。在各類競爭壓力極大的今天,大量的新聞傳播從業者看到了新的天地,發現了他們的才能得以發揮的空間。四是新聞傳播工作者事業成就的一個重要體現是能夠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創新。蒙古文化傳播事業是一種新的文化傳播種類,是近代無數新聞傳播從業者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對于這一偉大的成果,新聞傳播工作者感到無比的自豪。對于新聞傳播學術研究人員而言,他們看到了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的發展過程與成果,他們認為對這種新聞傳播的研究有著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五是在社會主義文化在內蒙古地區的成功傳播中,黨和政府充分認識到了蒙古文化傳播所起的積極作用,對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給予了大力支持,以保證其發展的長效性。
結語
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發展起步較早,發展時期長,對蒙古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改變了蒙古文化傳統的傳播方式,促進了內蒙古地區的教育發展。蒙古文化新聞傳播也豐富了我國新聞文化傳播的種類,維護了民族團結,加快了社會主義文化在內蒙古地區的傳播。蒙古文化新聞傳播產生的巨大效果得到了普遍的社會認可,蒙古族人民對這一文化傳播方式為蒙古文化發展帶來的便利有著清晰的認識。同時,新聞傳播種類的增加、新聞媒體業務的拓展,也給新聞傳播從業者提供了廣闊的才能發揮空間,新聞傳播學術研究人員也發現了其內在的研究價值,黨和政府對其也給予了極大的肯定。
參考文獻
[1]陶格圖.內蒙古新聞傳播教育發展現狀[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07).
[2]王征國.論文化傳播的三維方式[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5).
[3]張燕.內蒙古民族地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1.
研究生投稿期刊推薦:《新聞前哨》為新聞刊物。研究當代新聞理論,探討新聞傳播規律,傳播新聞改革信息,反映新聞戰線動態,介紹新聞業務知識,展望新聞發展趨勢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在省內外新聞界有一定的影響,受到了新聞界同仁的好評。但是,由于刊物出版周期過長,影響了新聞信息的傳播,已不適應新聞改革發展形勢的需要。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