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2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圖書館論文發表了二維碼技術在移動圖書館推廣活動中的應用,近兩年二維碼技術在很多領域中發揮推廣的作用,通過采集幾何圖形的方式,更快的讀取和記錄信息,同樣適用于高校圖書館的推廣,那么目前高校圖書館是怎樣應用二維碼技術呢?
這篇圖書館論文發表了二維碼技術在移動圖書館推廣活動中的應用,近兩年二維碼技術在很多領域中發揮推廣的作用,通過采集幾何圖形的方式,更快的讀取和記錄信息,同樣適用于高校圖書館的推廣,那么目前高校圖書館是怎樣應用二維碼技術呢?
關鍵詞:圖書館論文,二維碼技術,圖書館推廣活動
二維碼,又稱二維條形碼,它采用一定的計算機算法,將信息轉換成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并以黑白相間的小方格的形式記錄數據信息。在信息的讀取過程中可通過圖像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實現自動讀取。二維碼信息存儲容量大、編碼范圍廣,可實現中文、英文、符號的混合存儲,同時還具有采集速度快、糾錯能力強等優點。
1 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情況
1.1 二維碼技術研究情況
國外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目前二維碼技術在英美等發達國家中應用已很廣泛,涉及到電子商務、電子名片、信息識別、電子票務、娛樂應用等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國對二維條碼技術的研究開始于1993年。正式應用始于2006年9月,中國移動推出的手機二維碼業務,其主要用于手機上網,銷售對象是廣告商、SP服務商等企業客戶,業務范圍相對狹窄。近年來,隨著國內網絡建設的完善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二維碼應用呈現出井噴的狀態。
1.2 國內企業二維碼技術應用情況
2011年初,騰訊公司推出了手機聊天軟件微信,同年年底,微信引入了二維碼身份識別這一新功能,通過掃描對方的二維碼信息,可快速添加好友,免除了以往查找好友時,需要輸入昵稱或賬號等步驟,改善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2013年,淘寶公司推出了支付寶錢包,同年年底,推出條碼支付,用戶可選擇采用一維碼或者二維碼支付,后續版本中,支付寶錢包中修訂為同時顯示一維碼與二維碼。目前,支付寶錢包的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1.9億,日常移動支付日交易筆數超過4500萬筆,2014年12月12日,支付寶錢包推出針對線下掃描支付的大規模5折推廣活動,受到優惠活動的刺激和新鮮支付方式的吸引,各大超市、便利店在活動當天天迎來了大量支付寶錢包用戶,二維碼的使用者也由“80后”、“90后”擴展到了“50后”和“60”后,二維碼技術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
1.3 國內高校圖書館二維碼技術應用情況
據統計,截止2014年1月全國115所211高校中有77所使用了二維碼技術應用到圖書館服務推廣活動中,推廣比例占到了67%。應用方面主要集中在書目檢索系統、移動圖書館、微博、微信四個方面,例如中央財經大學圖書館在書目信息中加入了二維碼,讀者在使用過程中只需要用手機掃描頁面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將所檢索到的書刊的出版及館藏等信息存儲到隨身攜帶的手機中。北京大學圖書館在門戶網中放置了包含了其圖書館標識的二維碼,用戶只要通過手機、ipad等設備掃描即可直接登錄北京大學移動圖書館,進行信息查找、獲取、瀏覽等相應操作。蘭州大學圖書館推出了“蘭州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并提供二維碼供讀者掃描,關注后可以使用“館藏續借”、“館藏查詢”、“座位預約”、“雜志精選”、“新書推薦”、“資訊速遞”等功能。南京大學圖書館在其門戶網站的左側提供了4個二維碼,分別對應“南京大學圖書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CASHL文獻傳遞服務”以及“移動圖書館”,掃描后即可進入相應系統,同時讀者可通過關閉按鈕選擇是否在首頁上顯示二維碼。另外也有部分高校通過二維碼推廣主頁、館內動態等信息。由此可見,二維碼技術已經被圖書館界所接受,并涉及到了圖書館內多方面的業務。
高校圖書館面對的服務群體主要為本校師生,年齡集中在20歲至30歲,知識文化層次較高,對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與認可度高,圖書館可以針對其特點在結合傳統圖書館推廣范式的基礎上進行新方式的推廣應用,以更好的貼切目標群體的應用需求,達到更好的推廣效果。
據新華網報道,截止2014年12月,國內智能機普及率突破七成,奠定了圖書館利用二維碼技術開展推廣活動的硬件基礎,同時網絡資費也逐年下調,2006年10M流量需10元,2014年,10元可獲取100M流量包,已達到大眾日常生活可承受的范圍。在此環境下,圖書館可以利用新生的二維碼技術進行移動圖書館推廣宣傳活動。
目前移動圖書館建設思想已經被大部分高校接受,據中國社會科學網報道,截止2013年5月,全國34所“985”院校中有30所圖書館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占總數的88.24%;33家省級圖書館(不包括臺灣、香港、澳門圖書館)有20所開通了移動圖書館服務,占總數的60.6%。移動圖書館通過智能設備為讀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服務,但是對于移動圖書館的推廣各高校方式并不一致。筆者通過網絡調查了部分高校的移動圖書館推廣情況,有些高校在圖書館門戶上給出了移動圖書館二維碼供讀者登陸,有些高校則是在圖書館新聞動態中做了通告,還有部分高校在本校論壇、微博中做了相應通知。移動圖書館作為實體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的延升拓展,功能上除了可以實現圖書續借、圖書預約、館藏查詢、借閱查詢等基本模塊的處理,還可以利用移動設備進行資料查找,論文瀏覽,電子書,電子刊的瀏覽,撰寫論文,參考咨詢等擴展模塊的處理,基于此,移動圖書館應該成為圖書館服務推廣的重中之重。受硬件限制,移動設備訪問互聯網應用時存在符號字母輸入繁瑣的現象,二維碼的出現恰好改進了這一點,移動設備只需要掃描特定的二維碼就可以訪問制作者指定的互聯網地址,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圖書館需要做的是將二維碼推送至讀者,并引導讀者進行掃描。筆者認為利用二維碼圖書館可以在線上線下同時推廣宣傳移動圖書館服務。
2 線上推廣移動圖書館二維碼
2.1 利用門戶網站推廣
可以在校園門戶網站首頁與圖書館門戶網站首頁等師生訪問較大的網站首頁直接掛載二維碼供讀者掃描登陸,圖書館讀者數量眾多,個人耐性不一,這種方式比較直接,免去讀者需要去查找翻看圖書館新聞,登陸論壇,訪問微博等才能找到移動圖書館入口的弊端,只要打開門戶首頁即可登陸。 2.2 利用微博,微信網絡社交平臺
微博,微信服務是近年出現的依托網絡社交關系進行信息交流溝通的新媒體平臺,微博側重于簡短文字信息與圖片發布分享,通過帳號關注,信息推送等機制能實現信息快速共享。微信服務側重于實時性,互動性,通過朋友圈分享,微信平臺推送等方式傳播信息。一條微博或者微信信息經過轉發可以在短時間內被千余人瀏覽,信息傳播速度遠高于傳統媒體渠道。圖書館可將移動圖書館對應的二維碼發送至校內宣傳部門,院系,學工系統,學生社團等部門的微博,微信,通過關注,轉發,朋友圈共享等方式將移動圖書館二維碼推送至廣大讀者,實現移動圖書館快速登錄。
3 線下推廣移動圖書館二維碼
3.1 被動式固定區域推廣
二維碼的組織特性賦予了其良好的附著性,二維碼可以印制在各類材料表面,如橫幅、塑料甚至于陶瓷。2013年十一期間,沈陽市區一棟建筑樓體上,高掛一幅巨型二維碼,掃描之后,進入一本手機雜志,僅十一長假期間就有近萬用戶通過掃描二維碼進行關注,利用較低的推廣成本下取得了較好的推廣效果。
圖書館可以將移動圖書館二維碼制作成個性化標志物,大幅海報,易拉寶,橫幅等實體擺放于教學樓,食堂,學生宿舍入口,圖書館各樓層,教學樓入口等位置,利用個性化于互動性吸引有興趣的讀者在經過時使用手機掃描并使用移動圖書館服務。
3.2 主動式二維碼推送
目前在主流手機攝像頭識別范圍內,一個普通的黑白二維碼可以紀錄數十KB的信息,因而二維碼具備可以印制在小件物品表面的特點。2012年廣州網交會上,美諾彩妝以海外銷售的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為藍本,將其商業元素與二維碼融合為“美諾財富幣”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取相應優惠,活動結束后收到了良好的反饋效果。移動圖書館二維碼可以結合圖書館元素,專業元素,院系元素等設計為個性化書簽,文件袋等小禮品,針對不同院系,專業的讀者進行發放,將二維碼主動推送至讀者手中,引導讀者關注,使用移動圖書館服務。
二維碼的出現解決了移動圖書館登錄的瓶頸,在二維碼的推廣過程中還需要針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進行不同的設計,吸引讀者關注并使用。同時利用二維碼的推廣活動應該成為常態,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而不是臨時性推廣,這樣才能到達更好的使用效果,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推薦期刊:《圖書館工作與研究》月刊,1979年創刊,系圖書館學綜合性的學術刊物。由天津市圖書館學會、天津圖書館、天津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等單位聯合主辦。本刊為月刊、112頁、大16開本。每月15日出版,交由郵局國內外公開發行。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