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社會學論文基于和諧社會建設的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2016-05-09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這篇社會學論文發表了和諧社會建設的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研究,建立和諧社會養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大連是一個老齡化明顯的城市,大連面臨著緊迫的養老服務業發展,論文分析了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這篇社會學論文發表了和諧社會建設的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研究,建立和諧社會養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大連是一個老齡化明顯的城市,大連面臨著緊迫的養老服務業發展,論文分析了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摘要:老年人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曾經做出重要貢獻,滿足老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使他們能夠安享晚年,是建設和諧社會、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體現。

  關鍵詞:社會學論文,養老服務,和諧社會

  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嚴重,四二一 (四位老人、夫妻二人加一個孩子) 的倒金字塔式人口代際結構已成為主流的家庭結構模式,這樣的形勢直接導致獨生子女贍養負擔的加重,也對黨在解決民生問題方面的能力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一、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緊迫性。

  大連市早在1987年,就先于全國13年進入老齡化城市行列。大連市的老齡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數大、老齡化速度快和“未富先老”等突出特點。2011年3月30日大連市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會議上提出:隨著本市大開放、大開發、大發展步伐的加快,特別是戶籍準入“門檻”的降低和“居民戶口”制度的實行,預計“十二五”期末總人口將達到1000萬左右。目前大連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105.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7.81%。“十二五”期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年均增量將在6萬人以上。截止到2010年全市百歲老人399人,居全省首位;而且老年人口仍以年均4%的速度遞增,高于全國年均3%的增長速度。預計到2015年,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2.16億,年均增加800多萬老年人口。其中,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達到2400萬,年均增加100萬。

  一方面由于大連市獨特的自然條件、社會歷史和人文發展環境使該城市具有養老的強大吸引力,吸引了很多外地來連養老的人,由以上數據可見一斑。而另一方面由于宏觀經濟及全域城市化的快速發展,物價上漲、投資成本升高、投資回報率低、運營難度加大、專業服務人員短缺等因素,嚴重影響著養老服務機構的生存和發展,使老齡化及與之相關的養老服務業之間的矛盾更為嚴峻。

  二、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養老觀念難以轉變。

  中國由于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影響,很大一部分人還很難接受去養老院安度晚年的方式。對大連市內開展的部分社會調查表明,居家養老的老人中有七成以上的根本就不會接受去養老院養老的事實,有的老人甚至說“怕丟人”;而有占一半左右的家屬盡管自己無力照顧父母,但是從心理來講接受不了別人說:“你咋把父母送養老院了?”、“他們白養你了”,這樣的話嚴重違反了從小就接受的“養兒防老”的教育,所以他們會選擇干脆讓父母在家里“孤獨的等待和守望”,不能從心理上和生理上真正關注老人。

  2.養老院數量難以滿足老年人口增多的需要。

  面對快速增長的老年人口數字,大連市養老院的數量和床位數是遠遠不夠的。截止2010年6月,全市有285所養老服務機構,其中101所農村敬老院,184個城鎮養老福利機構,總床位數約2萬多張,其中民營床位12300余張,約占61.5%,在建的養老機構11所,其中民營10所,床位2500余張。這么大的供需結構缺口,說明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可行性和急迫性。

  3.宣傳力度不足。

  從調研的情況看,目前大連的養老院自身宣傳力度很弱,如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電話號碼不準確,聯系方式不具體,地址標注不清,有的信息發生變動了沒有及時更改,網上掛出的信息不全,甚至有80%以上的養老院根本就沒有自己建網站的意識,使很多人查詢信息困難。這一方面也反映了相關部門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說明養老院的管理者宣傳力度不足,對外界溝通聯系的意識不夠。

  4.養老機構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在對大連市區養老院的調研過程中,發現90%以上養老院的服務人員都是下崗失業人員,或者是外地來連打工人員,很少有經過正規專業培訓的。大連市慈善總會主辦的大連慈善頤養院的負責人告訴我們,目前該院只有一名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的本科生,是本院的頂梁柱,工作能力很強,除了對老人的“高級看護”外,很多日常行政事務性工作也由她來處理,但相對于養老院的發展來說,迫切需要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5.社區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中國的社區發展和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還沒有真正發揮出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作用,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近幾年大連在探討養老模式新發展時開始逐漸意識到社區對于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的支撐作用,陸續出臺政策使社區參與養老服務,各區都有對社區的投入,但是離迅速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還差很多。

  6.政府對養老院的資金投入仍顯不足。

  深入養老院調查時我們發現:很多養老院是原來的閑置房改裝的;室內的陳設多古舊、破落、單調、雜亂;設備很少,有的甚至缺少制冷和取暖設施;對老年人進行看護時一些必要的監控或臨時救助設備缺失;飲食情況更是各不相同,有些院只能做到“提供一張床、喂飽一張嘴”。

  三、對大連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1.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大宣傳力度首先,各級政府要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加大社會養老的宣傳力度。按照政策引導、政府扶持、社會興辦、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輔助、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養老方式相互補充的養老服務體系,使“老有所養”落到實處,使老人愿意去養老、方便去養老,另一方面建立政府網站,將與養老服務有關的信息和相關服務放到公共平臺上供市民享用,使更多的人知情,并使知情者愿意去養老。

  其次,養老機構本身應該努力。建議經過注冊的養老機構和養老院都要建立自己的網站,及時發布和更新各種信息,將院內老人的生活情況及時發布到網上,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要完善設施和環境建設,充分利用現代技術,與老人的家屬建立網上互動平臺,如視頻、QQ等,方便那些不在大連工作或沒有時間親自來看父母的兒女們與老人的聯系,及時吸引有養老需求的人加入。

  2.加強對養老院的建設投入和管理力度。

  由于目前養老院的數量不足、總體床位不足,所以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加快建設,力爭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盡快實現“老有所養”。還應該大力鼓勵民辦養老院的發展;還要對養老院加大管理的力度,選擇有責任心的人作為管理者,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3.推動養護人員職業化進程。

  要逐步建立職業資格標準,建立一支懂得老年人生理心理常識、業務水平精、思想道德素質高的老年社會工作者隊伍,為養老產業的發展提供基本的人才保障。相關的培訓機構和高校,要增設護理、養老保障這樣的急缺專業,為社會養老培養一批合格的工作人員,從細節處保證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4.創新社區養老服務內容及形式。

  2010年,大連市政府出臺了 《大連市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發展三年規劃》

  ,規劃從2010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城鄉社區興建255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到2012年按照規劃要求,每所養老服務中心服務對象不少于2000人計算,屆時將有約占老年人口總數40%的老年人,享受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會極大地方便老年人。

  除此之外,還可以借鑒國外成熟的社區管理經驗,創新社區養老服務的形式。西方社會的社區睦鄰組織運動能使社會工作者廣泛深入地參與到社區生活當中,充分調動并利用社區內的各種社會資源,不僅改善了社區居民的生活和環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居民的自助與互助精神。

  鄰里守望制度則是20世紀70年代在北歐的丹麥等國逐漸普及開來的一項社區治安計劃,這個制度要求每個居民多長一雙眼睛、多留一個心眼、多添一份關懷、互相監護,每個人都為他人的安全著想,共保社區安全。這兩種方式同樣適合我國社區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建議借鑒社區睦鄰組織運動和鄰里守望制度,在社區中成立多個互助組織,開展居家養老互助服務,靠群眾的自制和自助行為實現社區養老與居家養老相結合。

  5.探討社會養老模式的多樣化。

  根據國家民政部的指導思想,目前我國的社會養老模式為:

  “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居家養老是傳統的養老模式,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或和自己的親人安度晚年;機構養老是社會化的養老模式,使養老在養老機構中進行;社區居家養老是一種兼顧家庭和社區的養老模式,在老人或老人兒女所在的小區中建立的開放式的養老機構中養老。除以上三種形式及社區養老院、敬老院外,還可以結合大連市情開設社區托老所、老人公寓、老人新村等社會福利機構,使“老有所養”更為方便。

  6.建立志愿者養老服務制度并使之逐漸走向規范化。

  志愿者服務是公民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公民社會和公民社會組織的精髓。建議建立志愿者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這種制度要求每位公民都要在有生之年為社會提供固定時間的養老服務 (如6個月到3年),服務時間由本人根據自己的工作情況自由選擇,由專門機構進行登記管理,服務期滿之后個人會獲得相關機構頒發的志愿者服務證明,記錄本人服務的時間及等級,到年老時只要憑借這個證書去養老機構就可以享受免費養老服務。這個制度可以先在部分區域或城市試點,然后推廣到全國,并逐步走向規范化。

  和諧社會建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個主題,建設和諧城市、和諧社區、和諧家庭當然也就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除了靠兒女的贍養,還要靠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探討新型的養老服務發展模式,建立各種制度作為保障!鰠⒖嘉墨I:

  [1] 葛道順,楊團。大連市沙河口區居家養老院評估與發展報告。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2004.

  [2] 大連市民營養老機構的現狀與走勢,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414/16/6736511_109604707.shtml,2011-04-14.

  [3]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草案)[4] 生活壓力大養老力不從心七成網友認為“孝子難”,http://tieba.baidu.com/f?kz=873153364.

  [5] 王繼富。大連老年人明年將突破110萬人。半島晨報,2009-09-25.

  [6] 趙成根.國外大城市危機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 .

  [7] 辛敏娟.大連人口老齡化加速,2015年老年人將占人口兩成.半島晨報,2011-04-01.

  推薦閱讀:社會學職稱論文發表如何發表?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不了解社會學這門學科,感覺這學科很抽象,其實社會學就在我們身邊。筆者下面專門來簡要的介紹下有關社會學方面的知識。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