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油畫創作的新發展影響

發布時間:2015-10-20所屬分類:文史論文瀏覽:1

摘 要: 有關油畫的起因以及發展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對于油畫的創作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油畫的風格及靈魂又是什么,怎樣認識有關油畫,以及怎樣創作出有意境有詩意有靈魂的油畫呢?本文選自:《中國油畫》,《中國油畫》刊宗旨明確,積極反映當今中國油畫發展的整體

  有關油畫的起因以及發展有很多人不是很清楚,對于油畫的創作中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油畫的風格及靈魂又是什么,怎樣認識有關油畫,以及怎樣創作出有意境有詩意有靈魂的油畫呢?本文選自:《中國油畫》,《中國油畫》刊宗旨明確,積極反映當今中國油畫發展的整體水平,介紹國內實力派畫家近期力作,系統介紹西文油畫發展狀況和最新動態。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堅持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嚴謹學風,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弘揚民族優秀科學文化,促進國際科學文化交流,探索防災科技教育、教學及管理諸方面的規律,活躍教學與科研的學術風氣,為教學與科研服務。

  摘要:文藝復興時期西方繪畫的的構圖遵循的是“焦點透視”的原則,而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布局是“散點透視”,這樣的不同的構圖方式給觀賞者兩種不同的感覺,西洋畫給人的感覺是三維立體的,而中國傳統的繪畫給人感覺更多的是富有裝飾性的效果。國外很多大師很早就開始借鑒中國傳統繪畫的構圖方式,在他們的作品中的“景深感”逐漸消失,更加青睞平面效果帶來的裝飾性效果。本土畫家擁有天時地利的優越條件,他們從出生就接受著傳統文化的熏陶,接受著傳統教育,感受著傳統文化的魅力。

  關鍵詞:油畫創作,美術論文,藝術論文投稿

  一、色彩的民族化

  康定斯基曾經說過:“色彩隱藏著一種力量,雖然很少為人們所感覺,但卻是真實的、顯著的而且感應著整個人體”。色彩具有的豐富性和力度感被人們形容為繪畫中的交響樂,不同色調的運用體現的是創作者內心的多種世界,給觀賞者不同的審美感受。藝術創作是一種帶有強烈個人色彩的精神活動,藝術的無盡魅力就存在于作品的獨特風格之中。民族性是油畫的靈魂,然而色彩是油畫的靈魂,是表達畫家內心情感的語言形式,是觀賞者與創作者之間思想和心靈溝通的橋梁,觀賞者通過作品的色彩表現走進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內涵和獨特性所在。顏色分為冷色和暖色兩種,冷色給人的感覺是冷漠的,抑郁的。相反暖色給人的感覺是熱情的,積極的。印象派對色彩的冷暖應用達到了高潮,印象派畫家關注物體在光的變化下描繪物體真實的一面。印象派畫家梵高喜歡用黃色表現自己對生活充滿了激情,表現主義畫家蒙克善于用奇特造型、動蕩線條、燃燒的血紅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現他的恐懼情感,可見色彩對于油畫藝術家表現內心世界起到了直接的效果。

  中國傳統繪畫水墨畫,現在學術語叫國畫。水墨畫顧名思義就是用水和墨來作畫的,墨就是國畫的顏色來源,根據墨這個字的就可以得出墨是黑色的。吳冠中對中國的水墨畫和油畫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他的繪畫風格十分獨特,他的畫面是東西方繪畫的結合。觀看他眾多的油畫作品,我們會在他的作品中發現面積有大有小的黑色的墨點,這些墨點從遠處看是有規律的,近處看是雜亂無章的,猶如不安分的孩子一樣。他的作品《江南水鄉》系列的繪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作品在黑與白的變化中盡顯江南水鄉的風韻,畫面中的屋頂和門窗作者基本都是用的純黑色,白色的墻面和灰色的天空、水,水墨畫的色彩層次在吳冠中的油畫作品展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一個擁有著56個民族的大集體,油畫藝術在這樣的國土上任意的馳騁,油畫民族化現象在建國后就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我國是擁有者55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基本上都集中在我國的西南地區,西南地區為山地地形,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特殊的人文環境吸引了油畫藝術家的青睞,是藝術家創作的源泉,是藝術家們創作的靈魂,是藝術家們的情感附屬。每五年舉辦一次的全國美展中都出現了大量的民族符號的作品,黑格爾說:“真正不朽的藝術作品當然是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賞的。”沒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造就了我們世世代代的炎黃子孫內心深處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們的靈魂,離開了靈魂那么什么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在引進西方油畫的同時并沒有完全的照搬而是將本土的民族文化和西方油畫完美的契合了。

  我國民間善于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彩,我們都知道對比色有裝飾性的效果。享譽國內外的敦煌壁畫和永樂宮壁畫除了規模龐大、技藝精湛之外,還富有裝飾性色彩很容易吸引觀賞者的眼球,艷麗的色彩使觀賞者久久不能忘懷。還有民間藝術品“門神畫”是漢族民間藝術之一,清光緒年間,正式稱為年畫。年畫大都用于新年時張貼,裝飾環境,畫面的色彩以黑、白、紅、綠、黃、紫等對比強烈、鮮明的色彩來組成畫面,而且毫無顧慮地以艷紅翠綠、明黃暗紫的色彩搭配,體現人們內心要表達的情感。對比強烈的色彩視覺沖擊力很強,所以當代畫家們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善于運用對比強烈的色彩,給觀賞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董希文的《開國大典》在繪畫語言上,有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的一些畫法,以及中國古代工筆畫的畫法。碧藍的天空,大紅的柱子、宮燈,金黃色的菊花、瓦片,嶄新的紫紅色地毯,既相融合又成對比,這些顏色都是我國民間喜慶的顏色,董希文將民間的顏色借鑒在《開國大典》里,一方面,體現了作者將中國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的結合;另一方面,就是體現了農民的偉大。這同時也體現了他自己一貫提倡的“遠看驚心動魄,近看奧妙無窮的境界”。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中最淳樸的色彩刻畫平凡的西藏人的日常生活,畫面中西藏蔚藍的天空、藏族高原地區男人黝黑的皮膚,女人棗紅色的膚色,衣服厚重的色彩都體現了濃濃的民族色彩感。

  二、構圖的民族化

  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從構圖上來看,這幅畫將人物分為兩組,以畫卷中軸為界,左邊三個男士依次排開,井然有序,沒有任何裝飾,畫中的人物也是平面的,人物也沒有投影,整個畫面布局簡單,裝飾趣味濃厚。張萱的《搗練圖》描繪的是宮廷里婦女搗練的場景,這幅場景畫分為三個部分,依次是搗練、縫練、熨燙,共有人物十二,畫面中人物有靜有動,動靜相宜。畫面中人物神情各異,完全不會因為沒有背景的裝飾而顯得單調,反而更顯的大方,突出主題。這樣的構圖方式簡單不失風范,人物的動態和表情在畫面中彰顯的越發的出眾,這就是中國畫精髓所在。徐悲鴻的《田橫五百士》是一幅長卷式的構圖,畫面描繪的是《史記.田丹列傳》中的農民起義領袖田橫在劉邦稱帝后,將到洛陽招安,他手下衷心的500名士兵為他送行的情景。畫面分為兩個部分,五百士在畫面中橫向排開,田橫站在畫面中偏右的位置,田橫的位置十分明顯,紅色的服飾更加增加了田橫在畫面中的突出性效果。唐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也分為兩個部分,畫面描繪的是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情,畫面中的綠東贊和唐玄宗人物造型比其他的人略顯的高壯,綠東贊身著紅色衣服在畫面中很是顯眼。徐悲鴻在構圖上和閻立本的構圖及其相似,體現了徐悲鴻的油畫借鑒了中國傳統繪畫構圖,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油畫的民族化。油畫藝術家方力鈞的作品以光頭形象出名,我們先撇開他畫面中模特的形象,具體看一下作品的構圖,他的作品《打哈欠》中描繪了一群人打哈欠的場景,畫面中間的一個巨大的頭占據了畫面的一半的面積,突出了畫面想要表達的意思,主要人物故意放大,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和中國畫的“以形傳神,經營位置”完全吻合,畫面構圖完全沒有縱深感,與傳統的卷軸畫的平面化完美契合。構圖的民族化讓中國的油畫找到屬于自己方式,而且是名正言順的。

  三、技法的民族化

  古今中外,油畫最基本的技法有三:一是北歐尼德蘭畫派,以揚.凡艾克為代表的透明薄涂法;二是南歐意大利畫派以威尼斯提香為代表的不透明厚涂畫法;三是以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為代表的融合南北技法暗部透明薄涂、亮部不透明厚涂的折衷畫法。十七世紀以后的畫家,雖具有各自風格和獨特的技法,但是都沒有脫離開這三種基本的傳統油畫技法。與西方油畫完全不同的中國畫的技法,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尤其是中國的畫家。中國畫的常用技法:墨分五色,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遠墨而五色具。”然而對五色的說法不一,或指焦、濃、重、淡、清;或指濃、淡、干、濕、黑;也有加“白”,合稱“六彩”。國畫技法主要分為白描畫技法、勾股法、濕筆、干筆、枯筆、焦尾、顫筆等,如今油畫藝術創作中出現了中國畫的技法,甚至油畫作品就是用油畫顏料畫中國畫。

  畫家劉海粟一生鐘愛黃山,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以黃山為題材,可以說黃山是他藝術的源泉。他以黃山為題材創作的作品其中包括速寫、素描、油畫、國畫,劉海粟多次登上黃山,他創作的黃山手法上以“骨法用筆”的中鋒線條構建骨骼,用墨或彩潑灑暈染以助韻,興會所作常常筆墨酣暢,氣勢奪人,可謂“墨氣淋漓幛猶濕”、“筆所未到氣己吞”。他在《黃山溫泉》中從朱紅色的葉子和接近黑色的葉子就運用了中國畫樹石的技法,流動的泉水就用了水墨畫的畫法,畫面中黑白灰的關系近似于水墨畫的黑白灰效果。畫家趙無極曾經說過:“我是受中國的影響,對國外的東西也看得很多。因此,我對油畫有一些自己的見解。中國文化豐富,當然對我幫助很大。雖然我是一位法國國籍的中國畫家,但是我是一位中國人,中法兩方面對我都很好,所以我是個中法畫家。”趙無極早些年鐘愛意大利、荷蘭和法國等古典主義繪畫風格,深受畢加索、馬蒂斯和克利等西方現代派藝術大師影響,在力求“不復制自然而再現自然”的創作中,他經歷了多次自我否定的痛苦歷程,“遵守規矩不是創作”他在一次采訪中說道:“人們都服從于一種傳統,我卻服從于兩種傳統。”他的作品是中西方完美結合的體現,把中國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的美學思想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的作品《無題》畫面中流動的線條,大塊的色塊,灑脫的筆觸還有偶發性的肌理,這些技法和中國畫技法一致,中國畫注重的是意境,趙無極的作品體現的正是一種酣暢的意境。

  四、結束語

  黑格爾說:“真正不朽的藝術品當然是一切時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賞的。”油畫的民族化是大眾所望,上個世紀對油畫的“民族性”就有了討論,劉續棕曾經說過:“立足本族文化,把中國的民族性與現代性雙軌合一是當代中國油畫的發展方向。”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富有活力的感覺和情緒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之中的,藝術就是表現人的情感世界。中國油畫在幾代人的努力下逐漸走向民族、走向傳統,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世界接軌,把中國優秀的傳統展現在世界人民的眼前。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