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2015年自然科學論文投稿網大氣科學學報

所屬分類:社會科學期刊瀏覽:

大氣科學學報

大氣科學學報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32-1803/P
國際標準刊號:1674-7097
主管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主辦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上一篇:云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投稿論文目錄表
下一篇:四川圖書館學報2015年投稿論文查詢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大氣科學學報》簡介

  《大氣科學學報》Transactions of Atmospheric Sciences(雙月刊)曾用刊名: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978年創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雙百”方針,以繁榮我國氣象科學事業,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為宗旨。本刊主要刊登大氣科學,環境科學及相關基礎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論文,新技術研制,國內外研究進展綜述等。讀者對象是從事大所科學研究的科研人員,氣象臺站的技術人員及大專院校,有關專業的師生。

  《大氣科學學報》是經新聞出版總署批準, 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主辦的大氣科學類學術性期刊,繼承原《南京氣象學院學報》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第三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江蘇省優秀期刊等學術榮譽,并被美國《氣象學與地球天體物理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等國內外重要檢索系統收錄。2010年《大氣科學學報》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大氣科學學報》主辦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創刊時間1978,出版周期雙月,國內刊號32-1803/P,國際刊號1674-7097,郵發代號28-405

  《大氣科學學報》遵循國家有關新聞出版法規,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鼓勵和支持各種學派、不同學術觀點的自由討論,以繁榮我國氣象科學事業,加強國內外大氣科學學術交流和探討,反映大氣科學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大氣科學發展為宗旨!洞髿饪茖W學報》以氣象、海洋、生態及環境等相關學科的科研與業務人員和高等院校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主要刊登大氣科學領域具有創新性的高水平學術論著、短論,重大研究項目研究簡報,重要學術會議報道,大氣科學新觀點、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介紹以及大氣科學發展動態綜合評述等。

  《大氣科學學報》雜志2015年第2期優秀論文投稿目錄:

  CMIP5西北太平洋氣候變率的模擬評估………………………………………智海 李愷霖 周順武

  歐亞大陸夏季地表溫度的氣候特征及與大氣環流的聯系………………………………………吳曉娜 孫照渤

  ENSO與北半球冬季大氣環流異常年代際關系的數值模擬………………………………………曹艷艷 郭品文 王武軍

  基于Hybrid EnSRF-En3DVar的雷達資料同化研究………………………………………閔錦忠 劉盛玉 畢坤 杜寧珠

  中國東北植被動態變化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系………………………………………劉向培 劉烈霜 史小康 佟曉輝 賈慶宇

  冬季北大西洋風暴軸的變化及其對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曾鼎文 朱偉軍 馬小嬌 顧沛澍 劉鳴彥 高潔

  利用亮溫資料建立降水臨近預報方法的研究………………………………………張澤嬌 牛生杰 丁輝

  一次暴雨過程中湖北西北部和東北部降水差異的成因分析………………………………………舒斯 韓芳蓉 許建玉

  太陽高能粒子事件起始釋放高度研究………………………………………陳玉林 季晶晶 董麗花 丁留貫 李鵬

  球面E-P通量的計算及其應用………………………………………施春華 徐婷 蔡娟 劉仁強 郭棟

  全球閃電活動與對流層上部NO及O_3的相關性分析………………………………………陳聰 郭鳳霞 鞠曉雨

  大氣PM_(2.5)源解析“源清單化學質量平衡法(I-CMB)”模型………………………………………張玉梅 張衛東 王軍玲

  我所知道的陳學溶老前輩………………………………………葉文欽

  《大氣科學學報》投稿須知

  1.文稿應具有創新性,論點明確,數據可靠,論證嚴謹,文字精煉,語言流暢。論文一般不超過8000字,短論和科研報告不超過5000字(包括圖、表、中英文摘要及參考文獻等)。

  2.文稿書寫順序:文題(不宜超過25字)、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3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應含研究目的、方法、結果和主要結論)、3~8個關鍵詞、中圖分類號、英文題目(實詞首字母大寫,其他字母和虛詞小寫)、作者姓名及單位、英文摘要(與中文摘要一致)和關鍵詞、正文(5號字,標題突出,層次分明)、參考文獻。

  3.引言應包括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言簡意賅,重點突出,不要有插圖、列表和數學公式的推導證明。結論不應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應是綜合全文所形成的觀點和論點。

  4.文稿中圖、表要精選,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先文后圖、表)。文字表述切忌與圖表內容重復。插圖要標明縱、橫坐標的物理量及其單位,需注明圖號(全文以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中文圖題、英文圖題及有關量的單位。表格應采用三線表,需注明表號(全文以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中文表題、英文表題及有關量的單位。

  5.數學公式及符號必須清楚無誤。所有物理量、計量單位及其符號(以單字母或單字母加下標的形式表示)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注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及上下角標。

  6.參考文獻必須引用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公開發表的文獻。非公開出版物或尚未正式出版的文獻資料以腳注形式標注。文獻在文中的引用序號應前后對應。參考文獻作者在3名以內者應全部列出,超過3名者只列前3名,其后加“,等”或“,etal”。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各類文獻的著錄格式同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1)專著:[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其他責任者.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2)專著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析出文獻其他責任者∥專著主要責任者.專著題名:其他題名信息.版本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的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3)連續出版物(期刊、報紙)中的析出文獻:[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連續出版物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年,卷(期):頁碼[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4)專利文獻:[序號]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文獻類型標志].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5)電子文獻:[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志/文獻載體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