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社會科學期刊瀏覽:次
《社會科學研究》是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于1979年創刊。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主辦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創刊時間:1979年,出版周期:雙月刊,國內刊號:CN51-1037/C,國際刊號:ISSN1000-4769,復合影響因子: 0.875,綜合影響因子: 0.413,郵發代號:62-13。讀者對象:社會科學研究以大學師生及研究機構研究人員為讀者對象。
《社會科學研究》所符合的論文板塊有:哲學研究、經濟學研究、歷史學研究、文學研究、法學研究、社會學研究、政治學研究等欄目。
《社會科學研究》發展進程:
創刊20多年來,《社會科學研究》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奉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走理論聯系實際 、學術結合時代之路,以學術性、思想性、綜合性為特點,與學界老中青三代學者保持深入聯系,不斷推出各學科高質量的學術成果,致力于推動學術繁榮、理論創新和文化積累,受到學術理論界和有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20多年來,《社會科學研究》獲得過多項榮譽,建立了較高的學術地位。1984年被我省向中央有關部門推薦為辦得好的和比較好的期刊。同年,在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第一次評獎中,該刊發表的45篇文章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21項,四等獎13項。1989年第一期刊登的《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文獲中共中央委托中宣部、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召開的“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理論討論會”入選論文獎。1991年被我省新聞出版局確定為重點聯系期刊。1993年,經400多位學科專家鑒定、由全國40多所高校200多人共同研制編撰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攬》,從全國理論宣傳、社會科學期刊和高校學報中篩選出45種列為“全國綜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該刊名列其中。同時該刊也被列入哲學類核心期刊(此后,1996、2000年又連續被第二版、第三版《要目總攬》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1994年,我省期刊首次好稿評選,該刊送評的5篇文章均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1995年,在由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出版局、省科委和省期刊協會組織的四川省首屆優秀期刊評選中,被評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1996年,在由四川省委宣傳部和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社會科學期刊質量考評定級中,被評定為四川省一級期刊(1999年再次被評為四川省一級期刊)。1997年,入選由新聞出版署期刊管理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承擔的國家“九五”重點項目“中國人文和社會科學論文統計與分析研究”數據庫系統的核心刊物。同年,在四川省“五個一工程”評獎中,該刊發表的3篇文章獲獎(2001年,又有4篇文章獲獎)。2000年,被中國社科院及社會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常務副總編劉昌果同志被評為四川省十佳出版工作者。2001年,由省新聞出版局評選并經中央宣傳部和新聞出版署審核,入選了“中國期刊方陣”,并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中國期刊展。
《社會科學研究》刊發的文章質量較高,被引用、轉載多,刊物因此也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和較高的評價,在學術界領有一席之地。由于不斷努力探索提高刊物質量和形成自己特色的路子,《社會科學研究》近兩年來質量又有新的提高,所發文章被引用、轉載的數量在前幾年較高的基礎上上升了50%。最新一版即2004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選取了99種期刊(含大學學報)作為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社會科學研究》在其中名列第17位,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最近公布了2006年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表,按照各學科期刊前五年年均他引影響因子排位,綜合性社科期刊共選入排位前45名的期刊,《社會科學研究》排在第13位;《中國社會科學文摘》、《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2005年共從2811種期刊轉載文章31621篇,《社會科學研究》被轉載91篇,排第17位,在全國約100種綜合類社會科學期刊中排第9位。
《社會科學研究》最新論文投稿:
1 核心是有效保護產權——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統一效率與公平 …………………………………………魏 杰 施戍杰 1-6
2 均勢型地方中心城市與縣域經濟的戰略協整………………………………… 袁中許 7-13
3 分稅制與地方財政赤字——基于東部地區面板數據的模型檢驗 …………………………………廖紅偉 范 榮 14-20
4 資源配置中的政府作用 …………………………………張 序 21-25
5 當下中國政務誠信缺失原因的政治學分析………………………………… 郝宇青 26-34
6 論新形勢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 王永貴 35-38
7 中國對外戰略中的專業性國際組織: 三重維度的角色分析 …………………………………熊李力 39-46
8 地方政府區域治理邊界與合作協調機制………………………………… 鎖利銘 47-53
9 公共政策活動中的網絡民意表達途徑: 理應是一種補充………………………………… 張 宇 54-58
10 論新中國反腐倡廉的邏輯起點與基本思路——以共同綱領與五四憲法的釋讀為視角………………………………… 余 華 陳 靜 59-63
11 作為憲法實施機制的協商民主: 中國語境下的展開 …………………………………戴激濤 64-70
12 稅收立法權回歸的路徑選擇與發展前瞻 …………………………………易有祿 71-74
13 論我國宏觀調控中法與政策的關系——以近20 年房地產宏觀調控為例 …………………………………朱一飛 75-76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