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社會科學期刊瀏覽:次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簡介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雙月刊)曾用刊名:武漢地質學院學報;北京地質學院學報,1957年創刊,是綜合性地球科學學術理論刊物,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以反映我國地球科學領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礎地質,應用地址、資源與環境地質及地學工程技術科研成果為主要任務,以促進地質科技與找礦事業,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目的。讀者對象為從事地質教育和科研工作的研究者以及大學生和研究生!兜厍蚩茖W:中國地質大學學報》主管單位:教育部,主辦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國內統一刊號:42-1233/P,國際標準刊號:1000-2383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欄目設置
地層古生物、巖石礦物、構造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礦床地質、能源地質、材料科學。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論文:
渤南洼陷沙四下亞段扇三角洲前緣優質儲層成因…………………………………楊田 操應長 王艷忠 王健 張會娜
達里諾爾湖水體穩定氫、氧同位素組成變化對結冰過程的響應…………………………………李文寶 李暢游 劉曉旭 甄志磊 胡其圖 劉志嬌
Tilt梯度算法的改進與應用:以江蘇韋崗鐵礦為例…………………………………劉鵬飛 劉天佑 楊宇山 張恒磊 劉雙
月球風暴洋火山口暗物質礦物反演及地質意義…………………………………黃爽 陳圣波 查逢麗 周超 黃唯實
基于深埋管線探測的井中磁梯度方法…………………………………陳軍 陳澤元 楊川
基于高性能并行計算的隧道開挖數值模擬…………………………………王曉睿 張振 賈曉風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5年第40卷總目錄…………………………………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征稿簡則…………………………………
《地球科學:中國地質大學學報》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及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何時何校畢業、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研究方向),并請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基金資助來源、交稿日期.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部分(200~300字),文摘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譯名、摘要正文(1000字符)、關鍵詞.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6000字,最新成果報道和評論性文章不超過2000字.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文稿中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字符的位置高低應區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時用鉛筆注明.
4、文中圖、表應有自明性,圖表名應附相應的英文名.附圖力求簡明清晰,請用繪圖紙清繪,墨色要黑,線條要勻.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必須寫清,并與正文一致.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必須繪制在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圖上.圖版不超過2幅,長×寬不超過23cm×16.5cm.照片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附表中測試數據要注明測試者、測試手段、測試條件、測試精度及誤差范圍.文稿中須留出插圖與表的位置.
5、本刊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章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最主要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未公開發表的資料或協作成果,應征得有關方面同意,以腳注方式順序標明.
(1)專著的著錄格式為:作者(編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2)專著中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見(In):編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
(3)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期刊名,年,卷(期):頁碼;
(4)譯文的著錄格式為:a.作者.論文譯名.譯者.見(In):編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頁碼;b.作者.論文譯名.譯者.期刊名,年,卷(期):頁碼;
(5)專利文獻的著錄格式為:申請者.題名.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6)學位論文的著錄格式為:作者.題名:[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時間;
(7)參考文獻表中的作者、編者、譯者不超過3人時全部寫出,超過者只寫前3名,后加“等”或“etal”;書寫外文作者或編者時,姓前名后,名用縮寫.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