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動物學雜志》簡介:
《動物學雜志》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1957年創辦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50年多來該周刊本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基礎性和應用性并重的辦刊宗旨,及時報道動物科學領域具有創造性和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介紹有創見的新思想、新學說、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學術交流與爭鳴。
《動物學雜志》1957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50年來,《動物學雜志》本著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基礎性和應用性并重的辦刊宗旨。及時報道動物科學領域具有創造性和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介紹有創見的新思想、新學說、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學術交流與爭鳴。曾經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三等獎、全國優秀期刊三等獎、中國科協優秀學術期刊二等獎及北京市優秀期刊獎。是入圍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并同時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專題文獻數據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數字化期刊群、中國科技論文引文統計分析數據庫等國內各大數據庫及英國《動物學記錄》、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等收錄。
既有宏觀生態研究,又有微觀實驗技術。報道層次既有科學前沿性、資料性的,也有技術性、知識性的。稿件內容涉及范圍廣,實用性強。
《動物學雜志》主要欄目
研究報告、珍稀瀕危動物、技術與方法、自然保護區、基礎資料、研究簡報和快訊、綜述與進展、專題知識講座、科技動態、新書評介等。
《動物學雜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雙月刊)1957年創刊,是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動物學會主辦的科技期刊,亦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2001年入闈中國期刊方陣。動物學雜志是以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基礎性和應用性并重為宗旨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力求及時報道動物科學領域具有創造性和重要意義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有創見的新思想、新學說,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學術交流與爭鳴。內容豐富、選材嚴謹、圖文并茂、信息量大、發表周期短。為全國科技核心期刊。讀者對象為:動物科學領域的研究、教學、技術、管理人員及廣大業余愛好者。《動物學雜志》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動物學會;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內統一刊號:11-1830/Q,國際標準刊號:0250-3263
《動物學雜志成功收錄論文范例:
妊娠及哺乳期母鼠注射麻黃素對仔鼠肝組織TGF-β_1和c-Fos表達………………………………孟茹 安晶晶 俞詩源 袁靜 魏娉婷
北熱帶石灰巖地區紅耳鵯的繁殖生態和巢址選擇………………………………蔣德夢 農正權 蔣愛伍 羅旭
人工飼養條件下胎生蜥蜴蛻皮行為的觀察………………………………宋喬蕊 揚成 劉鵬 趙文閣
中華大蟾蜍蝌蚪變態過程中肩帶與前肢的發育及骨化次序………………………………楊飛虹 王宏元 梁剛
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魚生物學特征的年際變化………………………………唐峰華 劉尊雷 黃洪亮 劉健 張衡 朱金鑫 崔雪森
珠江水系魚類一新紀錄——帶刺光唇魚(鯉形目:鯉科)………………………………藍昭軍 黃小林 趙俊
多斑嶺鰍嗅覺器官表面超微結構及其形態適應………………………………黃金清 李高巖 彭瑞明 張春光 趙亞輝
大鱗裂峽鲃繁殖生物學特征………………………………劉明典 黃福江 朱佳志 劉瑞超 劉紹平
中國鳥種新紀錄——紅眉金翅雀Callacanthis burtoni………………………………林植 何芬奇
低鹽對菊黃東方鲀幼魚生長、存活、耗氧、鰓Na~+/K~+-ATP酶以………………………………施永海 張根玉 劉建忠 張海明 劉永士
配合飼料投喂條件下日本新糠蝦雌雄成體的營養成分比較………………………………吳旭干 李嘉堯 侯文杰 潘桂平 成永旭
石磺科3種貝類皮膚顯微結構比較………………………………王冬鳳 沈和定 吳欣
龜足白堊腺的組織學和超微結構………………………………陶淑云 饒小珍 林崗
陜西漢陰發現朱鹮新分布………………………………董榮 馮玲 王敏 于曉平 李夏 吳大春
中國魚類新紀錄科——法老魚科及其一新紀錄種記述(仙女魚目)………………………………唐文喬 伍漢霖 劉東
《動物學雜志》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
1.1稿件一式二份,同時請附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公函,證明作者身份,無侵權、泄密和一稿兩投行為(研究生論文還須導師的推薦信)。
1.2稿件務必清、定稿。打印稿小四號字單面隔行打印;手寫稿請用方格稿紙書寫清楚。
1.3稿件要求數據可靠、論點明確、文字精練、層次清楚、圖表清晰。提倡寫短文,每個版面以1500字計,來稿(包括中、英文摘要、圖表及參考文獻)一般請勿超過下列限定:研究論文4500字;研究簡報1500字;研究快訊700字。
1.4來稿請在第一頁下腳注處注明基金資助情況(資助項目名稱及批文號,并附基金資助證明復印件);第一作者介紹(姓名,性別,年齡,學位,職稱;研究方向;E_mail等),并請注明通訊作者。
2.論文格式要求
2.1題名應言簡意賅,方便檢索。中文題名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字;英文題名不超過10個實詞,實詞首字母大寫。
2.2作者署名人應是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做出主要貢獻,并能對文章內容負責的人。
2.3單位應寫作者單位的標準全稱及所在地和郵編。
2.4摘要中文摘要放在文首。內容必須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果(主要數據)和結論。請用第三人稱敘述,以不超過250字為宜。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下面,其內容應與中文摘要相對應或略詳于中文摘要。須列出英文題名、全部作者姓名的漢語拼音(寫法示例:錢燕文QIANYan-Wen)、單位名稱、所在地、郵編和國別。
2.5關鍵詞一般為3~5個,應中英文對應,分別列在中英文摘要下面。
2.6中圖分類號應按《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4版)確定,列在關鍵詞下面。
2.7全文書寫規格文中請使用國家規定的簡化漢字、法定計量單位和符號,及規范化的名詞、術語、數字。首次出現的縮寫詞,應先寫出中文名詞后,再在括號內寫出英文和縮寫。對易混淆的文種、大小寫、上下角標及正斜體等請用鉛筆標明。物種名稱在文中第一次出現時應附拉丁學名(種屬名用斜體,屬名首字母大寫)。
文稿中名詞術語的用法應前后一致。研究論文的前言不列標題,主要概述研究背景、與論文有關的國內外研究簡況及研究目的。
2.8小標題應簡短準確、層次清楚。各級標題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左頂格編排,如“1”(一級標)、“1.1”(二級標)、“1.1.1”(三級標)依次類推。
2.9圖表一式兩份(其中一份可用復印件)。圖表力求精選,能用文字說明的,不用圖表。反應同一數據的圖與表不能重復。其序號一律采用阿拉伯數字編碼,在文中引用處明確注出,并在該段落的下面畫圖框,表示圖的位置,圖號、圖題、圖注寫在相應的圖框下方,各種圖標明序號附在文后。具體要求是:
線條圖應用碳素墨筆在硫酸紙上精繪,要求墨色清晰、線條均勻,圖字用鉛筆標注或激光打字粘貼;最好用計算機制圖,激光打印。半欄圖不寬于60mm,通欄圖不寬于140mm,主線粗(函數線)0.25~0.50mm,輔線(坐標軸)為主線的一半。
照片圖要求反差適中、層次清晰的黑白照片;顯微及電鏡照片,應注明長度標尺和放大倍數。圖版中所有標注均須用激光打字,并且貼牢。照片要貼放整齊,圖版長在180mm,寬在140mm以內,照片間距1mm。
地圖圖要清晰、準確,如是中國地圖,需用地圖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本的底圖。
表格提倡使用三線表(表中不用豎線),直接放在文中引用之處的下方。
2.10參考文獻應列出與本文直接有關的中外文主要文獻,未公開發表的文獻不能引用,可作腳注處理,作者應對所引文獻的準確性負責。本刊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即以文獻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連續編碼,引文的序號用方括號標注在文內引用處,文后文獻表中亦按此順序排列,多名作者須在列出前三名作者后加“等”或“etal.”。
對森林植被格局存在顯著影響。地形是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基本要素。在山地環境中地形是穩定的生態因素,通過影響溫濕度、光照等微氣候因素,與植被共同決定了山地生態系統結構和特征,進而塑造了動物的生活史。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