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植物生態學報投稿論文格式

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

植物生態學報

植物生態學報

關注()
期刊周期: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11-3397/Q
國際標準刊號:1005-264X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學會
上一篇:黑龍江水產2015年投稿要求有哪些
下一篇: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省級農業論文投稿雜志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植物生態學報》簡介

  《植物生態學報》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月刊)曾用刊名: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資料叢刊;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學報;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創刊于1955年,是我國生態學領域創刊最早的專業性學術刊物。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國植物學會主辦。本刊以發揮其在植物生態學領域的導向性、權威性和科學性為指導思想,突出反映植物生態學科熱點和生長點的研究成果。

  《植物生態學報》立足國內,是植物生態學領域在國內本學科一流期刊。我國報道生態學方面的雜志中國科學院有5種期刊,其它主管單位有4種,共9種刊。植物學期刊有11個,《植物生態學報》是唯一的一種全面報道植物生態學科各個領域最新研究及其進展的期刊,在科技期刊結構層位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植物生態學報》主管單位:中國科學院,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植物學會,國內統一刊號:11-3397/Q,國際標準刊號:1005-264X

  《植物生態學報》刊登稿件主要以發表植物生態學領域(包括個體和生理生態,種群、群落、景觀、生態系統生態學,植被與數量生態,化學生態,污染生態及當前國際生態學研究熱點,如:生物多樣性、全球變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可持續發展等)及與本學科有關的創新性原始論文或有新觀點的國際植物生態學研究前沿和動態的綜述。本刊還刊有論壇欄目,主要對學科發展中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開展學術爭鳴和討論,促進學科發展。

  《植物生態學報》收錄情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化學文摘(網絡版)、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生物學文摘(預評)、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收錄

  《植物生態學報》成功收錄論文范例:

  模擬根系分泌物C:N化學計量特征對川西亞高山森林土壤碳動態和微生物群………………………梁儒彪 梁進 喬明鋒 徐振鋒 劉慶 尹華軍

  內生真菌和叢枝菌根真菌對羊草生長的影響………………………劉慧 陳薇 周勇 李夏 任安芝 高玉葆

  海南島入侵植物的分布特點及其對本地植物的影響………………………羅文啟 符少懷 楊小波 陳玉凱 周威 楊琦 陶楚 周文嵩

  水位與光強變化對尖葉泥炭蘚孢蒴生產動態的影響………………………袁敏 卜兆君 劉超 馬進澤 王升忠

  蒺藜集合繁殖體形態及間歇性萌發特性………………………孟雅冰 李新蓉

  凍融過程對荒漠區不同微生境下齒肋赤蘚滲透調節物含量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尹本豐 張元明

  植物對稱性競爭與非對稱性競爭研究進展及展望………………………陳仁飛 姬明飛 關佳威 鄧建明

  《植物生態學報》投稿須知

  1.所投稿件必須符合下列要求,否則,在刊出前發現予以退稿,刊出后發現違反下述1)–6)的問題,由作者承擔全部相關責任并賠償本刊相關損失,本刊不承擔任何連帶責任,且本刊5年內不再受理該作者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稿件。

  1)無一稿多投,未用其他文種發表過;

  2)無抄襲和剽竊;

  3)數據真實可靠、無數據造假;

  4)不存在著作權糾紛,所有的作者均閱讀過此文,對稿件內容、作者署名及排列順序沒有異議,同意在《植物生態學報》發表;

  5)多單位合作的稿件單位間對相關知識產權無糾紛,對單位署名、排序沒有異議,同意在《植物生態學報》發表;

  6)無各種泄密問題;

  7)論文學術觀點和文字表達無誤,寫作簡明扼要,論點明確、文字流暢、結構嚴謹,參考文獻與原文逐一核對并按本刊的規范編排;具體要求請參見本刊作者指南。

  8)所投文檔為論文的最后定稿,不能含有修訂格式。對稿件的具體要求可登陸本刊網站查閱。

  2.通訊作者(未標注通訊作者的由第一作者)承諾負責文章在出版過程中的相關事宜(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的修改、答疑、審讀校樣、支付相關費用以及處理單行本和稿酬等)的處理。

  3.稿件相關作者信息須填寫完整。包括文章所有作者的姓名、姓名拼音、工作單位(中英文)、通信地址、郵箱地址,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電話,最好留有一個手機電話。

  4.上傳的稿件內容最好是Word格式,以便編輯部核對作者信息。如果是PDF格式,請作者務必自行刪除其中的作者、作者單位、首頁腳注中第一和通訊作者的聯系方式,基金項目和致謝的內容。對于錄用稿件,如果修改稿中作者的姓名、人數和順序與系統中的登記不符,作者必須提供系統登記中和修改稿中所有作者簽名的說明文件,證明沒有著作權糾紛,本刊才能錄用。

  5.編輯部在稿件登記入庫后通過電子郵箱給所有作者發送收稿通知。其后的各項相關通知只發送給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6.對于通過編輯部初審和值班主編初審,正式進入審稿流程的稿件,收取稿件審理費150元,匯款時間和方式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7.所投稿件在收到本刊的正式退稿信前請勿再投其他刊物,以免造成一稿多投的情況。如因某些原因需要撤稿,請先致函編輯部,編輯部在系統中處理后給作者發送退稿信。

  8.本刊設計的審稿流程時間為60天。但是因為審稿人審稿習慣存在差異;生態學者經常野外出差,沒有條件每天上網;或者審稿人意見差異較大,需要送第三方審等情況,所以會有提前和延遲的情況。如果稿件超過4個月沒有審理結果,作者不愿繼續等待,可選擇撤稿,但請通知編輯部在系統中對稿件作相關處理,以免造成一稿多投的情況。

  9.在稿件的修改過程中,若超過稿件修改時限(30日),編輯部將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為投稿日期;超過90日,編輯部有權對稿件做出退稿處理。

  10.對于錄用稿件,作者需將論文的出版權(包括印刷版、電子版、網絡版及其他形式)轉讓我刊。如需其他語種發表或收入作者個人論文集,須在我刊發表該文6個月以后。“版權轉讓協議書”具體內容可在本刊網站下載。

  11.對于錄用稿件,本刊收取版面費(每印刷頁350元,彩色圖版每版1500元,單行本制作費150元,英文摘要外國專家審讀費150元),匯款時間和方式通過電子郵件通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12.編輯部尊重作者的著作權,只做文字性改動和格式調整,大的改動須經作者同意,并在正式發表前請作者審閱校樣。

  13.對于錄用稿件,本刊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包括本刊印刷版、光盤版和網絡版稿酬)每印刷頁30元、當期期刊1份、單行本30份。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