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干旱氣象國家級期刊征稿

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

干旱氣象

干旱氣象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62-1175/P
國際標準刊號:1006-7639
主管單位:中國氣象局
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
上一篇:養禽與禽病防治雜志投稿論文查詢
下一篇:廣西農學報投稿論文查詢目錄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干旱氣象》簡介

  《干旱氣象》Arid Meteorology(雙月刊)曾用刊名:甘肅氣象,1958年創刊,主要刊載干旱氣象及相關領域學科有一定創造性的學術論文、研究綜述、簡評,國內外干旱氣象發展動態綜合評述、學術爭鳴以及相關學術活動。具體包括:國內外重大干旱事件分析、全球及干旱區氣候變化、干旱氣象災害評估及對策研究、水文與水資源、生態與環境、農業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地理信息與遙感技術的應用等。本刊還免費刊載干旱氣象研究成果、研究報道、學術活動、會議消息等!陡珊禋庀蟆分鞴軉挝唬褐袊鴼庀缶,主辦單位: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學會干旱氣象學委員會,國內統一刊號:62-1175/P,國際標準刊號:1006-7639

  《干旱氣象》最新投稿論文范例:

  GRAPES全球模式的動能譜分析…………………………王亞華 何宏讓 臧增亮 潘曉濱 何綿忠 劉哲輝

  利用毫米波測云雷達反演層狀云中過冷水…………………………吳舉秀 魏鳴 王以琳

  近32a安徽省風速、風向分布特征…………………………王傳輝 周建平 周順武 張亞 張脈惠

  吉林省霧霾和霧霾事件的時空特征及評估方法…………………………襲祝香 張碩 高曉荻 紀玲玲

  近33a山西不同強度和范圍霧日的變化特征及其成因…………………………李苗 苗愛梅 王洪霞 董文曉

  城市化進程對湖南長株潭地區氣溫變化的影響…………………………李易芝 羅伯良 周碧

  《干旱氣象》投稿須知

  1來稿要求

  1.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主題突出,數據資料可靠,文字精練,文責自負。全文以6000字左右為宜(排版后不超過6頁)。全文須包括題目(不超過20個漢字),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約300個漢字左右)、關鍵詞(3~5個)、正文、參考文獻等。為促進國際交流,請附論文的英文題目、英文摘要(300字左右)和英文關鍵詞,圖表要求中英文對照。第一作者的性別、出身年月、籍貫、學位及職稱和主要研究領域,以及基金資助項目請在首頁腳注中標明。

  1.2文內附圖一般不超過6幅,圖像分辨率不低于600dpi。圖須用計算機繪制,請用Photoshop,Coredraw,Excel等軟件進行處理,要求線條均勻清晰,易于分辨;彩圖要求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圖框下注明中、英文圖號、圖題和圖注。橫、縱坐標需標明物理量及其單位,格式為:物理量/單位,如降水量/mm。凡涉及國界線的圖件,請按地圖出版社最新標準地圖繪制,全國地圖要有南海諸島、釣魚島。在插圖中,半欄圖不超過75mm,通欄圖不超過150mm,圖件中的文字為宋6號字。

  1.3表格隨文排,請用三線表格式。中、英文表題應居中排于表格正文之上,表注置于表格正文之下,表內各欄目中的物理量后注明相應的單位。

  1.4來稿請一律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廢止的計量單位請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如畝換算成公頃(hm2)。

  1.5論文中參考文獻應盡可能引用近5年內的主要相關文獻,引用文獻資料要認真核實。文獻作者一般只列前3名,作者之間用“,”隔開,3人以上后加“,等”或“,etal”。英文文獻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T.R.Oke的文獻著錄為;OkeTR。參考文獻采用“順序編碼制”,按照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有關規定,文后參考文獻按以下著錄格式著錄:

  (1)著作類:[序號]作者.書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類:[序號]作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3)論文集:[序號]作者.析出文獻題名[C]//編者.論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4)學位論文:[序號]作者.文獻題名[D].保存地點:授予單位,年份.

  (5)報紙:[序號]作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6)電子文獻:[序號]作者.文獻題名.出處或網址,發表或更新/引用日期.

  2投稿須知

  2.1來稿必須是作者未發表過的原創作品,本刊拒絕一稿多投。

  2.2請通過本刊網站投稿,同一作者只需注冊一次,記住登錄名和口令;如忘記口令可以從網站上“找回口令”。

  2.3全文篇幅在6000字以內,特別優秀的稿件篇幅可放寬。來稿時請提供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編及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并建議作者提供3~5名審稿專家(注明其職稱、研究領域、單位和E-mail地址)。

  2.4本刊有嚴格的審稿制度,稿件經專家審閱、由編委會討論定稿。如稿件不予錄用,本刊概不退稿,來稿2個月內未接到本刊錄用通知書,作者可自行處理。若來稿審閱通過,返修后作者應盡快將修改稿以電子文檔形式返回《干旱氣象》編輯部。

  2.5編輯部對錄用稿件可作適當文字性和技術性修改與加工,不愿意者請來稿時說明。

  2.6本刊已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書生網電子期刊、臺灣華誼線上圖書館、教育閱讀網全文收錄,2011年又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CSTPCD)(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收錄。來稿一經錄用,將同時被光盤版和數據庫收錄,若不同意收錄,請來稿時說明。本刊對刊用稿收取論文版面費,印刷出版后一次性支付稿酬(包括作者文章書面版、光盤和網絡版著作權使用費),并贈送2冊期刊。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