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青海大學學報》簡介
《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青海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從1998年開始自季刊改為雙月刊。其宗旨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貫徹“雙百"方針,開展學術交流,促進我校的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為四化培養合格的綜合型人才而服務。主要刊登機械、電子、化工、建筑、水電、農學、高原畜牧業等自然科學及相 約學術論文,技術報告,調查研究,專論與綜述等。 創刊于1983年,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自2001年《學報》擴為大16開,每期100頁碼,15萬字左右。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青海大學主辦的自然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刊物,創刊于1983年,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刊登機械、電子、化工、建筑、水電、農學、高原畜牧業等自然科學及相關學科的學術論文,技術報告,調查研究,專論與綜述等,集中反映學校教學和科研成果!肚嗪4髮W學報》主管單位:青海大學,主辦單位:青海大學,國內統一刊號:63-1042/N,國際標準刊號:1006-8996
《青海大學學報》主要欄目:研究報告與學術論文、研究簡報、高教研究、高原農業、高原畜牧業、高原鹽湖化工、水利水電工程、機械工程、建筑工程、資源與環境、基礎科學與計算機科學。
《青海大學學報》辦刊宗旨和主要目標是:反映青海大學理、工、農、牧以及國內自然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創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科學園地,促進學術交流,為青海的經濟建設、西部大開發和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
《青海大學學報》刊登內容:涵蓋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生物科學和環境科學等。
2015 年第2期《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優秀論文投稿目錄:
青海省黃河谷地拉西瓦片區耕地土壤質量評價…………………………………………張洋
PCR-DGGE用于青海農村戶用沼氣池微生物群落分析的條件優化…………………………………韓睿 陳來生
緩釋氮肥對壟作全膜覆蓋馬鈴薯干物質及產量的影響…………………………………尹孝萍
箭筈豌豆腐解對土壤及枸杞生長的影響…………………………………解有仁 馬明呈 田豐 譚建萍 時瑋
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柴達木枸杞上的應用…………………………………王磊 潘起來 李潤杰 郭凱先
一種改進型遺傳算法在電網規劃中的應用…………………………………樊一娜
高海拔地區臺階式溢洪道的時均壓強特性研究…………………………………楚段段 李可也 解宏偉
有壓引水隧洞近岸坡溶洞特征與治理…………………………………李小鍵
工業循環冷卻水水質對換熱器腐蝕的影響…………………………………何銀鳳
達連海湖泊沉積物粒度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魏豆豆 陳英玉
東昆侖黃龍溝金礦床礦石礦物學研究…………………………………馬忠元 曹光遠 馬成興 劉勇 楊子穎 孫非非 郝艷 馬富盛
無人機航測技術在青藏高原地質災害調查中的應用…………………………………張啟元
論文范例參考:箭筈豌豆腐解對土壤及枸杞生長的影響
枸杞(Licium barbarum L.)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屬(Licium)多年生木本植物,枸杞屬植物全世界約80種,多數種類分布在南、北美洲,以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和阿根廷形成兩個分布中心,南美洲的種類較多,歐亞大陸約有10種,中亞種類最多。中國有7個種和3個變種,多數分布在西北和華北,中心分布區域是在河西走廊、柴達木盆地以及青海至山西的黃河沿岸地帶[1]。箭筈豌豆又名大巢菜,豆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葉卷須半攀援性草本植物,分枝米,分枝多,匍匐向上。葉為偶數羽狀復葉,小葉4~8對,頂端具卷須。適于氣候干燥、溫涼、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上生長,適宜土壤p H 6.5~8.5,是高產肥田的優質綠肥。黑麥草根系和地上留茬在244 d后,碳、氮、磷、鉀、錳、鈣、鎂、鐵的殘留率在8%左右[2];趙娜等[3]將長武懷豆、大豆和綠豆3種綠肥結莢期植株翻壓入土壤287 d后,除了其中鉀素殘留率僅為4.4%外,其他養分殘留率均在20%以上,最高可達81%。區別主要在于,前者試驗設在南方潮濕的廣東,整個腐解階段處于高溫階段;后者位于干旱少雨的黃土高原地區,雨熱同季。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