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作物雜志2015年國家級農業論文投稿雜志

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

作物雜志

作物雜志

關注()
期刊周期:雙月刊
國內統一刊號:11-1808/S
國際標準刊號:1001-7283
主管單位:中國作物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作物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上一篇:青海教育雜志最新投稿論文查詢
下一篇:內蒙古林業科技雜志火熱征稿中
學術服務咨詢服務項目咨詢

  《作物雜志》簡介:

  《作物雜志》是中國作物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的農作物綜合性技術類期刊,于1985年創刊,刊名由方毅題字。該刊自創刊以來一直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流暢的敘述傳播著作物科學知識,及時報道和推廣科研成果,為促進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起到了橋梁和紐帶作用。

  《作物雜志》是中國作物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的農業技術類期刊,曾獲中國科協和全國農業優秀科技期刊獎,入圍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被選入《中國知識源總庫·精品期刊庫》。該刊主要刊登農作物科研成果、科技論文、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文章。辟有專題綜述、研究簡報、品種選育與種子生產、植物保護、土壤肥料、國外農業、果蔬園藝、栽培技術、種植制度、品種信息等欄目,2005年新增種子科技與管理欄目。本刊注重時效性、實用性、可操作性。作物雜志為雙月刊,2010年128頁,大16開。該刊融技術性、學術性、信息性和知識性于一體,旨在傳播作物科學知識,報道最新科研成果、科技動態、新品種、實用新技術等。多年來的主要欄目有專家論壇、專題綜述、研究簡報、品種選育與種子生產、栽培技術、植物保護、植物營養、種植制度、資源與環境、新技術、學會工作、農業專家介紹、企業園地、國外農業及品種信息等。讀者對象為農業科研人員、大專院校師生、農業技術推廣工作者及農民朋友。

  《作物雜志》主辦單位:中國作物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出刊周期:雙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郵發代號:82-220創刊時間:1985國際標準刊號:1001-7283國內統一刊號:11-1808/S復合影響因子:0.687綜合影響因子:0.472

  《作物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作物雜志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作物雜志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作物雜志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2015年《作物雜志》第2期優秀論文投稿目錄表:

  我國玉米品種標準DNA指紋庫構建研究及應用進展……………………………………趙久然 王鳳格 易紅梅 田紅麗 楊揚

  玉米弱勢粒庫特征及其調控機理研究進展…………………………………王志剛 梁紅偉 余少波 蘇治軍 孫繼穎 于曉芳 高聚林

  重金屬脅迫下施肥影響作物富集重金屬的研究進展…………………………………宋想斌 李貴祥 方向京 楊媛媛 陳俊松

  亞麻子中α-亞麻酸及參與其形成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研究進展…………………………………李丹丹 韓冰 王樹彥 逯曉萍

  蕎麥抗旱性研究進展…………………………………萬燕 韋爽 賈曉鳳 劉曼 譚茂玲 宋超 向達兵 趙鋼

  苦蕎厚果殼性狀的遺傳及其與產量因素的相關性研究…………………………………陳慶富 陳其餃 石桃雄 黃凱豐 梁龍兵 饒慶琳 唐鏈 張啟迪

  棉花僵瓣率與品種性狀的相關性分析…………………………………田海燕 崔瑞敏 劉存敬 周永萍 張建宏 陳霞 遲吉娜 甄軍波 唐麗媛 張香云

  安徽淮北地區主栽大豆品種生育期組劃分的研究初報…………………………………王路路 林藝 姜磊 趙開兵 沈維良

  論文案例參考:玉米弱勢粒庫特征及其調控機理研究進展

  2006年以來,單產超過15t/hm2的玉米高產地塊不斷涌現,玉米高產潛力得到了不斷挖掘。玉米高產創建及其生理基礎研究表明,目前各地區實現高產(15t/hm2以上)的核心措施是增密增肥[1]。但玉米產量突破15t/hm2后,產量進一步提高的難度越來越大。對內蒙古平原灌區4年52個典型地塊的產量構成因素和產量性能參數的分析表明,通過增密為主的結構性挖潛,使得群體功能的增益大于個體生產性能的降低,是實現高產的重要原因,屬于“得失補償增產”[2];楊錦忠等通過產量-密度的Meta分析得出了產量超過15t/hm2的密度區間在7.0~9.7株/m2,單株產量在0.22~0.15kg,增密不增產的拐點在8.85株/m2處[3],即群體擴大的過程伴隨著個體生產性能的顯著降低,具體表現為穗粒數的顯著下降[4]。與10t/hm2產量水平群體相比,15t/hm2以上高產群體的葉面積指數可以達到6.5~7.5(提高2.0~2.5),但單位葉面積承載的子粒數顯著降低[5]。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