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農業裝備技術》簡介:
《農業裝備技術》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農業裝備技術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農業裝備技術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農業裝備技術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農業裝備技術》主管單位:江蘇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江蘇大學農業裝備工程研究院;江蘇省鎮江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出刊周期:雙月刊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75年國際標準刊號:1671-6337國內統一刊號:32-1646/S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105知網綜合影響因子:0.062萬方影響因子:0.22萬方總被引頻次:282
《農業裝備技術》(雙月刊)創刊于1975年,由江蘇大學農業裝備工程研究院主辦,是經國家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列入CNKI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農業裝備技術》雜志面向新世紀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宣傳黨和國家有關農業、農機行業方針政策,及時報道農業與農機科研新成果及發展動態,旨在提高我國現代化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業工程技術與生物技術的協調發展及其各相關因素的優化組合,加強農業的物質技術基礎,開展現代農業裝備及相關技術的研究與交流,介紹推廣使用先進實用的農藝和農機產品,交流國內外先進技術、先進裝備,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傳播科技知識,促進農業裝備技術水平的提高。
《農業裝備技術》雜志優秀論文目錄:
11 農機金屬件油污的清除方法 ………………………………汪澤; 20
12 稻麥周年高產要求下鎮江市小麥高產的途徑選擇……………………………… 趙青松; 21-23
13 鎮稻14號—春甘藍稻蔬高效種植模式試驗初探……………………………… 眭彬彬;趙伯康;高慧琴;殷躍軍; 24-26
14 柴油機長期超負荷作業有害處……………………………… 毛麗扎·朱瑪汗; 26
15 24%氰氟蟲腙SC防治稻縱卷葉螟的田間試驗報告……………………………… 畢風蘭; 27-28
16 用鐵絲代替調整彈簧的不良后果 ………………………………新農; 28
17 歡迎訂閱《河北農機》……………………………… 28
18 淺談農機事故的成因與預防……………………………… 霍鳳賢; 29
19 柴油機氣缸套早期磨損原因分析 ………………………………巴扎爾別克·火字海; 30
20 微型電容式振動能量采集器設計……………………………… 尹春風;姜世杭;顧卿赟; 31-34
農業論文發表:分析林業經濟科技新發展應用制度措施
摘要:在人才培養教育上,提出要把學生責任感與關懷心的教育與培養放在重要位置,“農業要以人為主體,而非以作物與技術為對象”。農、林工作者不僅要具備現代專業技術知識,更要有責任感與愛心,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理想主義情懷,具有腳踏實地的務實作風,為國家、社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林業教學,農資學院,農業科技
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上,積極開展整合性防疫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注重生物制劑、天敵、性引誘劑等無公害防治技術研發、應用黑角舞蛾是臺灣的固有種,除了臺灣以外,黑角舞蛾還分布在福建、廣東以及日本、印度等地,寄主植物超過100種。每5~10年大發生1次,對經濟、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影響林木生長及整體景觀,干擾人類活動,威脅人類健康和安全等,為臺灣中部地區重要監測的害蟲之一。黑角舞蛾的防治,2003年之前,以化學防治為主,2004年以后,性費洛蒙防治法逐漸代替化學防治。2006年臺灣防檢局共發放了6000個上式誘蟲器,給各鄉鎮,用于黑角舞蛾防治。通過性費洛蒙防治法,6000個誘蟲器可捕獲約120萬只雄成蟲,減少來年約6000萬只黑角舞蛾的幼蟲。蘇鐵白輪盾介殼蟲2000年由泰國傳人臺灣地區,很快在島內大流行,造成大量鐵樹枯黃禿頂、死亡。在對蘇鐵白輪盾介殼蟲防治上,林務局臺東林管處啟動了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因為化學防治范圍大,易造成環境污染,現在主要采用生物防治。生物防治部份,主要采取施放捕食性天敵雙色出尾蟲防治。通過天敵防治,效果較好,時效性長,避免了因農業藥劑的使用造成環境及水資源污染。
通過參觀考察,建立了安徽省林檢機構與臺灣中興大學農資學院的聯系,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學術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礎。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