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農業期刊瀏覽:次
《中國蠶業》簡介:
《中國蠶業》本刊是農業部主管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蠶業科技刊物,面向蠶業生產和科研,實行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服務于全國蠶絲業戰線。內容豐富翔實,通俗易懂。
《中國蠶業》主辦: 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周期: 季刊,出版地:江蘇省鎮江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007-0982,國內刊號:CN32-1421/S,郵發代號: 28-54,復合影響因子: 0.335,綜合影響因子: 0.231,創刊時間:1980
2014年第 3期《中國蠶業》雜志論文發表目錄:
桑樹新品種強桑1號在四川省的適應性栽培試驗……………………………張正國 陳祥平 范小敏 柯皓天 馮永德
桑樹新品種強桑1號生長性狀的調查與分析……………………………錢文春 柳麗萍 鄒應慶 韋文信 朱欣方
不同藥劑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鄧真華 彭曉虹 杜賢明 石旭平 胡麗春 俞燕芳 葉武光
耐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蠶品種華康2號在黃平縣試養初報……………………………吳忠明 向志輝 韓世玉 羅朝斌 徐安英
超臨界CO_2法和有機溶劑法萃取雄蠶蛾油的比較研究……………………………尹志亮 俞燕芳 鄧真華 楊帆 付建平 熊偉 胡居吾
加強蠶繭收烘管理 全面提升廣西繭絲質量……………………………樂波靈
山西省繭絲綢行業分析報告……………………………暢晉鋼
安康市蠶桑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的現狀與對策……………………………陳恒 陳正余 唐靜
磐安縣蠶桑產業現狀與穩定對策……………………………宗侃侃 呂志強
論文摘要:我們認為,農業生產單位的規模一般應當以固定投入的數量為衡量標準,在我國農業現代物質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土地是農業的主要的固定投入,因而采用土地數量作為衡量農業生產單位規模的標準,具有現實的意義。這是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目前我國農村實行農業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除個別集體農場或專業隊經營外,絕大多數為農戶家庭經營,即一個農戶家庭為一個農業生產單位,土地規模過于狹小。目前,許多專家學者所論述的農業適度經營規模及其提出的各種擴大和優化農戶土地規模的措施,也是以農戶經營土地數量為依據。因而,為保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研究的連續性,把土地數量作為農業經營規模標準,也是適合的。
一、問題的提出
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問題的論述,近幾年來經常見諸報刊。許多農經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問題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觀點和見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識,即 必須改變當前狹小的農戶生產現狀,擴大和優化農戶土地經營規模。但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經濟學理論依據、土地規模大小與生產成本、經濟效益之間的經濟數量關系,以及適度規模的量化標準等,卻鮮有論述 或者論述很不深刻。從經濟學的角度,特別是從微觀經濟學的角度來研究,最終一般都要歸結于數量關系, 才是明確的,具體的,才能對解決實際問題有所幫助。本文試圖根據經濟學的觀點,以定量的方法,探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理論依據。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