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晚稻種植管理的新科學技巧有哪些

發布時間:2015-08-2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在水稻種植中的管理技術有哪些呢?又該怎樣去加強對農業科技的新應用發展呢?什么樣的農業技術是對整個農業發展有利呢?本主要從水稻制約因素與存在問題和水稻的發展對策與措施等方面對水稻的科技種植做了介紹。本文選自:《雜交水稻》,《雜交水稻》是國家雜交

  在水稻種植中的管理技術有哪些呢?又該怎樣去加強對農業科技的新應用發展呢?什么樣的農業技術是對整個農業發展有利呢?本主要從水稻制約因素與存在問題和水稻的發展對策與措施等方面對水稻的科技種植做了介紹。本文選自:《雜交水稻》,《雜交水稻》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辦、對國內外公開發行、專門報道雜交水稻的技術類科技期刊。以廣大從事雜交水稻研究、開發、經營、推廣和生產各個環節的人員,包括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種子生產和經營部門、推廣部門及生產單位的有關人員為主要讀者對象。歡迎有關雜交水稻遺傳育種、繁殖制種、原種生產、種子營銷、示范推廣、耕作栽培、病蟲害防治、生理生態、生物技術、組合介紹等方面具一定水平、未公開發表的專題綜述、基礎理論研究、應用技術總結、高產經驗、新技術、新方法介紹以及學術活動與其它重要簡訊等方面的稿件。

  摘要:著力推進產業化經營,提高種稻生產效益要進一步擴大“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大力支持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與種糧大戶建立穩定的糧食產銷關系,大力發展訂單生產。要引導農民搞好生產、流通、加工、銷售等主要環節,逐步形成企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發展模式。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對現有稻米加工企業進行整合,重點培育“金平湖”、“干窯”等知名品牌,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

  關鍵詞:晚稻生產,水稻管理,農業科技

  Abstract: promoting industrializatio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ice production to further expand the ChanJiaXiao integration business model, food processing, trading enterprises and production support services organization establishing stable grain production and marketing relationship with large grain, vigorously develop production of orders. To guide farmers to do a good job in production, circulation, processing, sales, the main links such as, gradually formed the enterprise with base, ba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nership model. To take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 benefit as the center, integrate the existing rice processing enterprises focus on cultivating "Jin Pinghu", "GanYao" and other well-known brands, to further improve market share.

  Key words: late rice production, rice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近年來,嘉興市晚稻機械化育插秧生產有了較快的發展,機插秧面積由2005年的13.33hm2發展至2011年的1.49萬hm2,占當年晚稻總面積的12.5%。盡管嘉興市晚稻機插秧生產發展較快,但在規;a程度并不很高的當前,晚稻直播栽培技術仍最受農民歡迎,傳統的手插秧栽培在嘉興已成為歷史。1.6主栽品種較為突出實踐表明,在提高水稻產量水平的諸因素中,優良品種的推廣普及是最主要的。10年來,嘉興市著力推廣優質高產的晚粳主導品種,常年主栽品種面積保持在65%左右。2001-2004年,以秀水110、秀水994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54.4%~73.7%;2005-2007年,以秀水09、嘉花1號、嘉991為主,占晚稻種植比例58.8%~67.5%;2008-2009年,以秀水128、秀水09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55.9%~60.6%;2010-2011年,以秀水114、秀水134為主,占晚稻種植面積比例62.7%~66.9%。主栽品種具有高產穩產,熟期適中,綜合性狀好,品質較優,抗性強等特點,在生產上的不斷更新(3年左右),確保了全市晚稻高產穩產及單產水平的穩步提高。

晚稻種植管理的新科學技巧有哪些

  制約因素與存在問題

  種植面積繼續縮減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公路用地、建設用地不斷增加,使耕地面積迅速減少;水田挖塘養殖,果樹、經濟作物的加快發展,使晚稻種植面積日漸縮減,其趨勢還將延續。據灰色GM(1.1)模型還原式(^x(0)(t+1)=13.3715e-0.011125t,珚Δt=2.08%,t=0,1,2,…,14,即2001-2015年)預測,嘉興市晚稻面積2012年為11.83萬hm2,2015年下降為11.4萬hm2,按2011年基數,預計4年后還將下降0.5萬hm2,年均減少0.125萬hm2,年遞減率1.07%。面積的縮減趨勢將不可逆轉。提高單產難度增加據嘉興市2001-2011年統計,全市晚稻平均單產8.104t?hm-2,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單產繼續提高難度將加大。據單產灰色GM(1.1)模型還原式(^x(0)(t+1)=523.56e0.006336t,Δ珚t=1.78%,t=0,1,2,…,14,即2001-2015年)預測,嘉興市晚稻單產2012年為8.415t?hm-2,2015年提高至8.580t?hm-2,依2011年為基數,預測年均增加3.1kg,年遞增率0.554%,幅度相對較小。究其原因:一是目前推廣應用的品種的生產能力受限制,盡管個別高產田塊的雜交粳稻單產可突破11.250t?hm-2,但大面積生產超9.0t?hm-2終有難度;二是高產栽培技術到位率還不高,農戶生產差別懸殊,現階段生產者多為50歲以上老人,文化水平偏低,科學適用技術接受程度低,管理粗放;三是土壤生產力限制,由于長期大量施用化肥(2009年全市折標肥投入量50.93萬t,折耕地用量2.397t?hm-2,比2003年增加3.23%),土壤有機肥及微量元素缺乏,養分不平衡,理化性狀劣化,地力逐步衰竭,將限制單產的進一步提高;四是農民種稻積極性不高,化肥、農藥價格高漲,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生產成本持續增加。如2011年調查14家大戶,晚稻成本(種子、化肥、農藥、農機、水電、雇工、租田)計15645元?hm-2,比2008年增加2280元?hm-2,提高17.1%,純收益僅6765元?hm-2,種糧比較效益低;五是農田基礎設施老化,溝渠破損堵塞,排灌不暢,河床抬高,地下水位上升,抗災減災能力減弱,也限制單產的提高。自然災害威脅增大自然災害是影響嘉興市晚稻高產穩產最主要的因素。嘉興市地處亞熱帶季風區,氣象災害種類多、危害重,臺風、洪澇、秋雨、低溫和冷害等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繁,尤其以臺風暴雨洪澇、持續性秋冬霪雨發生最多、危害最大。如1991,1995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長期梅澇,嘉興市受澇面積計25萬hm2,損失糧食44.7萬t;1999年“630”特大洪澇,2005年8,9月臺風云娜、卡努的襲擊,2006年10月上旬的臺風麥沙并伴低溫危害;2008,2009年11月上、中旬連陰雨(分別達10,13d,降雨99.8,133.7mm,時值晚稻成熟期致穗芽霉變嚴重)等均對嘉興的晚稻生產造成重大損失。隨著全球氣候不斷惡化,嘉興市氣象災害的發生有加劇的趨勢。病蟲害威脅。隨著耕作制度的多樣化和暖冬天氣的持續,及不合理的化肥施用和農藥的濫用,嘉興市農作物病蟲為害日趨嚴重。如1980年晚稻稻瘟病暴發,全市損失糧食16萬t;2005年晚稻褐稻虱大暴發,發生面積達72%,損失糧食6萬t。

  近年來,晚稻稻卷葉螟、褐稻虱、灰稻虱及條紋葉枯病發生為害持續加重,威脅晚稻高產穩產。同時,多年來稻瘟病抗性品種的推廣應用,可使稻瘟病生理小種發生改變,也可使水稻抗性鈍化、喪失,從而構成稻瘟病暴發的潛在威脅。農技研究推廣力量薄弱農技隊伍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是嘉興市晚稻產量增長緩慢的又一重要因素。一是高產栽培技術研究人員少,如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糧油作物栽培研究技術人員5人,至2005年僅剩1人,因而系統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研究無從著手。二是基層農技推廣力量薄弱。如南湖區,20世紀90年代后期有8個鄉鎮,從事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的人員達21人,2001年后經撤鄉并鎮為5個鎮2個街道,從事糧油作物技術推廣的人員有的調離,有的提早“退養”,至2011年減至10人,且其中5人為新招大學畢業生,生產實踐知識尚欠缺。目前,在基層鄉鎮,不但技術推廣人員少,而且還要承擔鎮政府的諸如拆遷、征地、民事調解等一些額外工作,對本專業技術工作只處于應付狀態,無力開展有關高產栽培的配套技術試驗工作。三是基層農技人員待遇偏低,工資、獎金等福利與公務員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的發揮。

  發展對策與措施

  2001年以來,嘉興市重點推廣秀水110、秀水09、秀水134等高產抗病優質品種,全市晚稻單產穩定在8.10t?hm-2左右,要繼續提高單產難度加大。因此,農業科研部門要加強對優質、超高產、多抗常規及雜交晚粳稻新品種(組合)的選育,要廣泛引進種質資源,深入研究超高產育種機理,整合資源、聯合攻關,集中力量突破瓶頸[4-5]。農技部門要積極向外地引進超高產新品種,開展試種示范。政府應加大對新品種選育的人力、財力的投入力度,對做出貢獻的有關育種單位和個人給予重獎,以激發其選育新品種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加強技術培訓,提高科技種稻水平要按照“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的要求,結合新型農民培訓項目,以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農民為重點,以村為基本實施單元,采取集中辦班、現場指導、科技咨詢等多種形式,開展農業生產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和生產經營能力。當前,在全面推廣水稻直播技術、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綜合防治技術、肥藥減量增效技術等輕型栽培技術中,更應加強技術培訓,切實提高技術到位率,才能真正實現低耗、優質、高產、穩產栽培。農技科研部門要加強高產栽培技術、機械化育插秧技術[6]的研究及良種良法配套組裝,在栽培技術上主攻提高單產水平。農技推廣部門要抓好糧食生產功能區、高產示范基地建設,做好新品種新技術,科學施肥用藥,機械化育插秧等新技術的示范展示工作,使廣大農民對實用技術看得到,學得會,用得上。加強水田質量和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產糧發展后勁由于長期“化肥飄飄”,土壤理化結構劣化,將限制高產穩產的實現。為此,要嚴格制訂耕地保護制度,提高耕地質量,加快沃土工程實施步伐,加強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等級,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綠肥、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科學合理施用化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要出臺農機秸稈粉碎還田作業、增施有機肥補貼制度,由點到面逐步鋪開,切實解決秸稈焚燒和培肥地力的問題。

  同時,要抓住國家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大好時機,積極擴大投資規模,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和設施改造,改善農田基礎條件,推進標準糧田建設,增強水稻生產的抗災、減災和避災能力,增強發展后勁。積極推進機械化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加快稻作現代化步伐針對嘉興市晚稻生產機械化育插秧的薄弱環節,政府及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農機具購置政策,擴大范圍,提高標準,擴大補貼機具種類,提高大功率、多功能農機的補貼額度,擴大農機裝備功能,促進農機與農藝結合,推進水稻生產機械化進程,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和種植效益[7]。

  要積極培育農機化服務組織,創新和完善農機經營機制,提高農機使用效率。要加快提高水稻集約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水平,進一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要大力扶持種糧大戶、糧食專業合作社、植保合作社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關部門要在資金、土地流轉、政策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優惠。使水稻生產的機械化、專業化、規;娇焖偬岣,加快稻作現代化步伐。

  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組織經營土地承包,積極扶持龍頭企業的生產基地建設,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推進水稻產業化經營。要加大水稻生產環境和農資投入品質量監控,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積極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和特色稻米生產,提高稻米生產的附加值。要積極探索和大力推廣“穩糧增效、稻經輪作”的新型種植模式[8],提高糧田生產效益,促進水稻產業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水稻增產、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的目的。加強農技隊伍建設,提高農技人員服務積極性落實編制,招收立志為農服務,肯吃苦、有鉆勁的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充實農技隊伍,做到新老交替不脫節;加強對原有技術人員的知識培訓,提高和更新專業知識水平,鼓勵農技人員開展試驗研究,對項目立項給予優先支持;真正提高農技人員的待遇水平,工資、補貼要與政府人員同等相待;落實對農技推廣專業工作的考核,對工作成績顯著的要給予重獎,以提高農技人員服務農業的積極性。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