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農業論文發表探討大草烏的抗氧化性及種植技術

發布時間:2015-03-0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大草烏向后彎曲,無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或有2枚小齒,無毛;心皮5,無毛或上部疏生短毛。萵葖果,長1.6-1.8cm,無尾。種子多數,三棱形,長約3mm,只在一面密生橫膜翅;ㄆ8-9月,果期9-10月。 關鍵詞:大草烏,抗氧化性,農業技術, 農業科技論文發表

  摘要:大草烏向后彎曲,無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或有2枚小齒,無毛;心皮5,無毛或上部疏生短毛。萵葖果,長1.6-1.8cm,無尾。種子多數,三棱形,長約3mm,只在一面密生橫膜翅;ㄆ8-9月,果期9-10月。

  關鍵詞:大草烏,抗氧化性,農業技術,農業科技論文發表

  黃草烏,多年生昌本。塊根橢圓球形或胡蘿卜形,長2.5-7cm,直徑約1cm。莖纏繞,長達4m,有分枝,疏被反曲短柔毛或幾無毛。葉互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葉片五角形,長5-10cm,寬8-16cm,基部寬心形,3全裂或達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略超過中部,上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下面葉脈疏被短柔毛;ㄐ蛴3-6朵花,花序軸和花梗密被淡黃色反曲短柔毛;苞片線形;花梗長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狹線形,長3-5mm,密被短柔毛;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上萼片高盔形,高1.7-2cm,下緣1.5-1.6cm,與外緣毛;花瓣2,唇長約6mm,微凹,距長約3mm,

  膝瓣烏頭,多年生草本,高約1m。莖直立,具分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長3-5cm,基部具鞘,無毛;葉片圓五角形,長寬均為6-10cm,基部心形,3深裂至近基部,中央深裂片菱形,3裂,側深裂片斜扇形,2深裂超過中部,上面只脈上疏被緊貼的短柔毛,下面無毛?偁罨ㄐ蚪鼈惴繝,長3-8.5cm,有花2-8朵;花序軸和花梗均無毛;苞片葉狀;花梗長2-4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線形,長3.5-4.5cm,無毛;▋尚,近兩側對稱;花萼5,花部,線形,長3.5-4.5cm,無毛。花兩性,近兩側對稱;花萼5,花瓣狀,上萼片高盔形,高約1.6cm,下緣長1.5-1.8cm,外緣近垂直,與下緣形成不明顯的短喙或幾無喙,側萼片寬倒卵形,長1.3-1.4cm,內面先端膝狀彎曲,瓣片長約1.1cm,唇長4.5mm,末端2淺裂,距長約2.5mm,向后彎曲,無毛;雄蕊多數,花絲全緣或具2枚小牙齒,無毛;心皮5,無毛。萵葖果。種子多數;ㄆ7月,果期8月。

  黃酮類化合物是自然界中一類重要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于藥用植物、水果和蔬菜中,特別是在高等植物的花、葉、根中較多[2]。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有抗潰瘍、抗過敏、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等功能。隨著研究方法的不斷更新和改進,新的黃酮類化合物不斷被發現,其應用更加廣泛[3]。目前,對大草烏的分析研究報道較少,為進一步開發大草烏的藥用價值,本研究對野生大草烏中總黃酮的提取與抗氧化性進行分析,旨在為大草烏的研究與推廣應用,以及推進藥用植物的發展提供科學的依據。

  大草烏(Aconitum vilmorinianum)為毛茛科植物黃草烏和膝瓣烏頭的塊根,主要分布于四川會理、貴州西部和云南中部,具有祛風散寒、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手足厥冷、跌打損傷和瘡毒[1]。大草烏有毒且苦,在云南種植及應用廣泛,屬于菜藥兼用植物。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野生大草烏購于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集市,產地為個舊市老廠鎮。大草烏樣品先用去離子水沖洗干凈,在105 ℃烘干,然后研細備用。

  1.2 儀器與試劑

  UV-4802S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海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BS224S型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OSB-2100型旋轉蒸發儀(上海愛朗儀器有限公司);TDL80-2B型臺式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SHZ-Ⅲ型循環水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恒溫烘箱;恒溫水浴鍋;索氏提取器;粉粹機。

  蘆丁對照品、無水乙醇、石油醚(60~90 ℃)、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鄰苯三酚、Tris等試劑均為分析純;鹽酸為優級純;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1.3 大草烏總黃酮的提取

  1.3.1 不同體積分數乙醇對大草烏總黃酮提取的影響 分別準確稱取4.000 0 g干燥的大草烏粉末6份,用濾紙包好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100 mL石油醚在80 ℃條件下回流5 h,取除脂后的大草烏在60 ℃下烘干,分別用100 mL 40%、50%、60%、70%、80%、90%乙醇溶液在85 ℃條件下回流2次,每次3 h,合并濾液后抽濾,55 ℃減壓蒸餾至無醇味,4 800 r/min離心15 min,將上清液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分別用相應體積分數的乙醇定容,得到大草烏總黃酮提取液[4-9]。

  1.3.2 不同回流時間對大草烏總黃酮提取的影響 分別準確稱取4.000 0 g干燥的大草烏粉末5份,用濾紙包好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100 mL石油醚在80 ℃條件下回流5 h,取除脂后的大草烏在60 ℃下烘干,用100 mL 70%乙醇溶液在85 ℃條件下回流2次,回流時間分別為1、2、3、4、5 h,合并濾液后抽濾,55 ℃減壓蒸餾至無醇味,在4 800 r/min離心15 min,將上清液轉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70%乙醇定容,得到大草烏總黃酮提取液。

  1.4 分析方法

  1.4.1 波長的選擇 將標準溶液和樣品溶液以乙醇為空白對照,在波長200~800 nm進行掃描,結果顯示標準溶液和樣品溶液在波長510 nm處有最大吸收,故選定510 nm為測定波長。

  1.4.2 標準曲線的繪制 精確稱取蘆丁對照品5 mg,用60%乙醇溶解,并轉移至50 mL容量瓶中,加60%乙醇至刻度,搖勻,得到濃度為0.100 0 mg/mL的標準溶液。精確吸取蘆丁標準溶液0、1.00、2.00、3.00、4.00、5.00 mL,分別置于10 mL比色管(此處試驗所用儀器為比色管,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時用比色皿)中,各加60%乙醇至5 mL,再分別加入5%(質量分數,下同)的NaNO2溶液0.50 mL,搖勻,室溫放置6 min,加10%的Al(NO3)3溶液0.50 mL搖勻,室溫放置6 min,加4%的NaOH溶液 4.00 mL搖勻,室溫放置15 min,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51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同時以試劑空白作參比。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濃度C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4.3 總黃酮含量的測定 準確吸取總黃酮提取液1.00 mL,置于10 mL比色管(此處試驗所用儀器為比色管,用分光光度計測定時用比色皿)中,補加相應體積分數的乙醇至5 mL,其他步驟按“1.4.2”的方法操作,在510 nm波長下平行測定3次。根據回歸方程,計算總黃酮濃度。根據公式:總黃酮含量=[提取液濃度(mg/mL)×稀釋倍數×體積(mL)/樣品干重(g)×1 000]×100%,計算大草烏總黃酮含量。

  1.5 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能力的測定

  取4.5 mL 50 mmol/L的Tris-HCl緩沖溶液,加4.2 mL去離子水混勻后在25 ℃水浴中保溫20 min,取出后立即加入在25 ℃預熱過的3 mmol/L鄰苯三酚0.3 mL,迅速搖勻后倒入比色皿,420 nm波長下每隔30 s測定吸光度,以10 mmol/L的HCl代替鄰苯三酚作為空白對照。

  按照上述操作步驟在加入鄰苯三酚前先加入0.1 mL的總黃酮提取液,同樣用10 mmol/L的HCl作空白對照,測定吸光度,并按以下公式計算清除率: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率=(A1-A2)/A1×100%

  式中,A1為鄰苯三酚自氧化平均吸光度;A2為加入樣品后鄰苯三酚自氧化平均吸光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標準曲線的繪制

  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濃度C為橫坐標, 繪制標準曲線,所得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所得回歸方程為A=7.714 3C+0.004 3,R2=0.997 4。

  2.2 不同體積分數乙醇對大草烏總黃酮提取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積分數的增大,大草烏總黃酮的含量也逐漸增大;乙醇體積分數從70%升高到90%時,隨著乙醇體積分數的增大,大草烏總黃酮的含量稍有減小,70%乙醇提取的大草烏總黃酮含量最高,達1.456%。說明,大草烏中的總黃酮一部分為脂溶性,部分為水溶性(大草烏水提取液能與氯化鐵反應顯示出較深的顏色)。

  2.3 不同回流時間對大草烏總黃酮提取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回流時間對大草烏總黃酮提取的影響不同;亓1~3 h時,隨著回流時間的增長,大草烏總黃酮的含量逐漸增大;回流時間3~5 h,隨著回流時間延長,大草烏總黃酮的含量有所減小,3 h時大草烏總黃酮含量最高,達1.457%?赡苁腔亓鲿r間過長會提取出其他成分與黃酮相互作用,使提取的總黃酮含量降低。

  以上分析結果可知,用70%乙醇回流提取3 h,大草烏總黃酮含量最高。在此條件下,通過3次平行試驗測定得到大草烏總黃酮含量為1.457%。

  2.4 大草烏黃酮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通過測定,大草烏總黃酮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清除率達到34.49%。說明大草烏總黃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由此可見,大草烏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采用不同體積分數乙醇對大草烏總黃酮進行提取,大草烏中的總黃酮一部分為脂溶性,部分為水溶性,這與羅晶[10]對紅景天分析的結果一致。本試驗結果中測定的大草烏總黃酮含量為1.457%,與畢和平等[11]分析的穿心蓮結果比較,大草烏中總黃酮含量比穿心蓮的高,與劉偉玲[12]分析的刺五加葉中總黃酮的結果比較,大草烏中總黃酮含量則比刺五加葉中的低。說明不同藥用植物中總黃酮含量不同。

  本試驗結果表明,以石油醚脫脂、乙醇回流可提取野生大草烏中總黃酮,提取的最佳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70%,回流提取時間3 h,此條件下提取的野生大草烏中總黃酮含量最高,達到1.457%。大草烏總黃酮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清除率為34.49%,說明大草烏總黃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