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10-24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論文摘要:根據當前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要適當考慮各單位的基本農田面積進行用地規模的劃分,要參照現有基本農田的面積分配用地指標;在進行建設用地報批時,要把報批面積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進行掛鉤。 關鍵詞:基本農田,問題,制度,統
論文摘要:根據當前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要適當考慮各單位的基本農田面積進行用地規模的劃分,要參照現有基本農田的面積分配用地指標;在進行建設用地報批時,要把報批面積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進行掛鉤。
關鍵詞:基本農田,問題,制度,統籌政策
引言
基本農田,是指為了滿足一定時期人口和國民經濟對農產品的需求而必須確保的最低耕地保有量,老百姓稱之為“吃飯田”、“子孫田”;巨r田保護是耕地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事關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本文結合當前基本農田建設的實際情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構建農田保護長效機制的有效措施。
我國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制度二十多年來,已形成保護基本農田的法規制度框架,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積極推動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國土資源部根據新形勢,決定以建設促保護,于2005年發出《關于開展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的通知》,以及《設立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工作方案》,通過示范區建設,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提高基本農田的糧食生產能力;使基本農田保護由防守型保護轉變為主動性建設轉變。
1.基本農田保護的問題
近年來各地在嚴格執行耕地保護政策的基礎上,加大了基本農田建設的力度。浙江省自2007年開始進行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建設工作,目前溫嶺市共建成石橋頭鎮、城南鎮、濱海鎮3個基本農田建設示范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農業論壇推薦:《云南農業》旨在宣傳黨的發展農業的方針政策,介紹農業科技知識,交流農業增產、經營管理、農村產業結構的經驗,推廣普及實用的農業技術。主管單位:云南省農業廳,主辦單位:云南省農業信息中心,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5-1627,國內統一刊號:CN 53-1080/S,刊期:月刊,創刊日期:1986-01-01年創刊,開數:16開 。
1.1 認識不到位,造成對基本農田建設積極性不高
雖然我國出臺了各種措施以保證基本農田數量,但在當前主要以GDP增長為目標的考核機制下,由于基本農田上產生的經濟增量較小,各級領導缺乏對保護基本農田動力。使各鎮(街道)對在自己轄區范圍內建設基本農田積極性不高。加上基本農田的各項嚴格保護措施,如耕地被劃為基本農田后,想重新作為建設用地使用時,需要到國務院報批等使各鎮(街道)對基本農田建設望而生畏。在新一輪土地利用規劃批準后,被劃為基本農田的,原則上不能進行規劃調整。而溫嶺市由于經濟以達,各方面對建設用地的需求量大,土地供需矛盾較為突出,是導致各鎮(街道)對建設基本農田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 資金不到位,造成對建成的基本農田建設保護乏力
雖然在國家層面規定了基本農田建設的資金來源,但在實踐中,地方政府財政資金普遍緊張,存在著“拆東墻補西墻”的現象,也存在重建設輕保護的現象,使基本農田建設標準欠高。一方面是資金上的“拆東墻補西墻”,有限的建設資金不能用于基本的保護建設支出,使基本農田的各項設施等不到應有的修理。另一方面是在保護面積上“拆東墻補西墻”,在良田上搞建設,把劣田充“農保”,使基本農田質量不高。
1.3 獎懲措施不到位,使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處理
比如近幾年各縣市都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也加強了對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但政出多門,如水利部門出臺了“三面光”建設、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溪堤整治、河道疏浚等工作獎補措施,農林部門出臺了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建設等補助政策、糧食部門出臺蔬菜種植補貼等。由于各項惠農政策政出多門,資金使用效率低,在政策上也不能做到協調統一,存在著破壞基本農田行為的,卻得到資金補助的不正常現象,嚴重影響到基本農田建設保護工作。作為農業強市,我市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國家級的基本農田示范區。
2.推行農田基本保護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
加強基本農田建設,確保18億畝耕地指標是我國一項國策。國務院為切實加強基本農田建設,對基本農田建設的資金來源作了安排,作為縣市一級的基本農田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有:省分成到地方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從土地出讓金中計提專項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資金等,其中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是基本農田建設的主要資金來源。根據《調整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政策等問題的通知 》(財綜[2006]48號文件)第六點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成的部分,加上中央財政專項分配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統一由省級財政部門會同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主要參照各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核實的截至上一年底基本農田面積、國家和省級確定的土地開發整理重點任務分配給市、縣,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等開支。”《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調整中央分成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分配方式的通知》(財建〔2007〕84號)第六條規定:“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不得用于平衡預算,不得用于與基本農田建設和保護、土地整理、耕地開發無關的其他支出。”
保護基本農田,不但要靠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也需要政治的、經濟的手段。在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過程中,上級下達給溫嶺市的基本農田保有量在2020年要保持在45.55萬畝,而近幾年,溫嶺市每年的用地報批數都在5000畝左右,到2020年,需要5萬畝的土地用于經濟建設,任務重壓力大。目前溫嶺市共有基本農田46.95萬畝,這些基本農田有的由于建成的時間較長,有的雖然屬于新建,但由于工程質量不過關,溝、渠、路等設施受損較為嚴重,再加上新劃定的基本農田,原有建設基礎差,各項配套設施不到位,需要進行修理。但由于村級集體經濟薄弱,鎮(街道)財政資金缺乏,基本農田的各項基礎設施不能得到及時修理,嚴重影響了基本農田的質量。我們必須要從各方面加強對基本農田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用活用足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對基本農田建設保護的資金投入,建立長效激勵機制,促進基本農田建設工作再上一個臺階。
2.1 充分利用用地指標杠桿,調動建設積極性
根據當前土地供應緊張的情況,在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時,要適當考慮各單位的基本農田面積進行用地規模的劃分,要參照現有基本農田的面積分配用地指標;在進行建設用地報批時,要把報批面積和基本農田保護面積進行掛鉤。對于那些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做的好、保護的面積范圍大的,保護區范圍內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完整的單位,每年在下達用地指標時進行適當傾斜。
2.2 加強資金扶持力度,保障基本農田建設保護支出
⑴市級財政每年要從省里返還的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中劃出一部分資金專項用于基本農田基礎設施的修繕,由國土部門按照各鎮(街道)基本農田的面積多少,結合一定的標準,下撥到各鎮(街道),專項用于對基本農田范圍內各項農田水利設施的修理維護費。⑵要加強對基本農田示范鎮建設單位的補助,對于通過省級、市級基本農田示范鎮建設驗收的單位,要根據其投入的資金給予一定的獎勵,讓建設單位能從基本農田示范鎮建設中得到受益,以調動各鎮(街道)的建設積極性。對于新劃為基本農田的,不僅在資金上要保障其各項建設支出,還要對其進行獎勵。⑶要加強基本農田的中的劣田改造,提高基本農田質量,要盡可能把建設用地上的地表土再利用,通過剝離添加到基本農田里,提高基本農田的質量。
2.3 統籌支農惠農政策,強化對蠶食破壞基本農田的處罰力度
統籌惠農政策,各級財政每年都會安排一定的支農惠農資金,用于現代農業農區建設、小農水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等,這些項目資金由于分散在各部門、各單位,存在著重復建設、重復補助的現象。各級政府要對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進行疏理,統籌安排各項支農惠農資金,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對于涉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獎勵,要多部門參與。在制訂支農惠農政策時,要突出對基本農田保護區里的農戶補助,要讓老百姓感覺到自己的承包田被劃為基本農田與沒有劃為基本農田所得到的優惠政策是有差別的。加強處罰力度,對于蠶食、破壞基本農田的單位和個人,要取消其受享受的市政府制訂的工業、農業、貿易、三產等所有類別的優惠政策,建立“黑名單”,納入誠信平臺管理。
2.4 合理布局,滿足經濟建設
基本農田的平面布局要盡可能科學合理,與之能與建設規劃充分并行對接,基本農田保護要實現“閑時是荒田,糧荒即良田”。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