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鄉村振興戰略下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發展研究

發布時間:2022-05-09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生態畜牧業既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生產方式,也是畜牧旅游特色發展中的亮點。筆者對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業和旅游業互動發展的現狀、基本條件和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黑龍江省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旅游的基本條件,但在發展理念、目標、水平

  摘 要: 在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生態畜牧業既是一種值得推廣的生產方式,也是畜牧旅游特色發展中的亮點。筆者對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業和旅游業互動發展的現狀、基本條件和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黑龍江省具有發展生態畜牧旅游的基本條件,但在發展理念、目標、水平和人力資源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從生態畜牧業與旅游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突出地方特色、創新發展機制、打造全新的產品體系等對策。

鄉村振興戰略下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發展研究

  關鍵詞: 生態畜牧業; 旅游業; 互動發展; 對策; 鄉村振興

  在鄉村振興的戰略總要求中,“產業興旺”一直位居首位,也是鄉村振興的源頭根本。畜牧業是我國農業與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占農業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一。到 2020 年,中國旅游的特色村將達到大約 15 萬個,鄉村旅游的經營主體也將超過 300 萬個,鄉村旅游年接待的游客量預計超過 20 億人次,旅游的總收入也預計能夠超過 1 萬億元。受益的農民預計超過 5 000 萬人,平均每年能使 200 萬的貧困農民脫貧致富[1]。

  為了創新鄉村旅游產業發展,黑龍江省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把發展畜牧旅游業和現代生態畜牧業進行融合,重視規劃和引導,對全省畜牧旅游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方向。

  1 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現狀

  黑龍江省多年來一直在積極引導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發展,自建立觀光農業與鄉村旅游以來,已經出現了大量的鄉村旅游典型。2018 年 2 月份,黑龍江省 28 個單位被確定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點”,其中哈爾濱市 3 個,齊齊哈爾市 1 個,牡丹江市 1 個,佳木斯市 3 個,大慶市 2 個,雙鴨山市 2 個,雞西市 2 個,七臺河市 2 個,伊春市 3 個,鶴崗市 1 個,黑河 3 個,綏化市 3 個,大興安嶺地區 2 個。

  1. 1 生態休閑畜牧旅游區已初步構建

  生態畜牧業是一種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產方式,采用無公害的農林草原的系統工程技術,將資源的開發與生態的平衡有機結合在一起,進行了畜牧業、畜產品的加工和廢棄物無公害處理。

  現代旅游業中感受自然、回歸自然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目前,黑龍江省已構建了服務一條龍的生態休閑牧場,具體包括綠色養殖[2]、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旅游觀光幾個方面,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針對不同的游客群體,還推出了火山森林、鶴舞濕地、雙湖秘境、鄉居田園四條生態畜牧旅游線路,通過多種不同項目與線路進一步擴大畜牧旅游收入。

  1. 2 現代生態畜牧旅游區逐漸成型

  目前,現代生態畜牧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畜牧業與旅游業融合。黑龍江省通過吸引一些企業投資來打造“農業種植、畜牧養殖與加工[3]、農業的科技研究、農業觀光、種子種苗”五位一體,以生態農場、餐飲住宿、生態觀光的牧場三個方面來做為主要內容,結合了養殖、旅游、餐飲,如冰雪游、森林游、邊境游、濕地游、避暑游等項目在內的多款生態游的主題產品,形成了新的旅游賣點。打造出新型畜牧業的品牌,進而更好地發揮各級地方的特色優勢,同時也充分利用現有的土地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黑龍江省已建設了一批獨具地方特色的生態畜牧旅游示范區,如哈爾濱福之祥生態農業林下養殖基地、齊齊哈爾飛鶴生態養殖區、伊春林蛙養殖基地、巴彥特色經濟動物養殖示范基地、蘭西民豬養殖基地等,這些畜牧養殖基地交通便利、生態環境好、畜牧產品知名度高,進一步打造出包含生態養殖、體驗參觀、休閑度假、康養娛樂等為一體的綠色的景觀園區。近年來,伊春市獲評中國最佳避暑勝地,哈爾濱市獲評“十大避暑旅游城市”,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獲評“中國十大最美濕地”,撫遠市獲評中國避暑休閑百佳縣,五大連池風景區獲評國家康養旅游示范基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1. 3 以家庭為單位的生態畜牧旅游點迅速興起

  黑龍江省積極構建家庭生態畜牧旅游項目,促進農民增收,立足以家庭經營為單位,實現養殖收益歸農戶所有,切實讓農民受益,使農民分享到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發展成果。養殖地遠離村居,為的是更好地助推新農村建設,解決衛生和防疫的安全隱患問題。積極發展單一品種的畜牧經營,更好地解放生產力,挖掘出農戶自身的潛力,提高生態畜牧養殖的經濟效益。為了實現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環境,還要積極地參與實現畜牧養殖的零排放[4],把對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打造以家庭農場為單位的“田園綜合體”旅游項目能夠為黑龍江省旅游業的整體復蘇提供新勢能。它既能滿足人們旅游的需求,如短途旅游具備“當即決策”“立即行動”“交通便捷”等特點,同時又可以滿足于關注各種陪伴關系相關的體驗與服務,如農事體驗、果蔬采摘、農業的畜牧養殖與觀光等。畜禽養殖區和有經濟實力養殖戶開展了以療養與度假為特色的農家樂、旅游度假村等休閑項目,提供綠 色 環 保 餐 飲、體 育 保 健 設 施、娛 樂 設 施、養 生設施。

  2 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開展情況和制約因素

  2. 1 觀念滯后,重視不足

  畜牧業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在我國許多地區發展保健旅游時,人們往往只重視其精神價值,忽視其物質功能,使游客在物質層面上得不到滿足。這一基本需求的缺乏將導致當地生態畜牧旅游基礎薄弱,從而不能長期發展。

  就黑龍江地區的旅游業來說,仍然秉持著傳統的觀點,即重視旅游區景點、旅游綜合體的建設,沒有把農業、畜牧業充分結合在一起,對于生態畜牧養殖旅游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充分地展示農業的旅游特色與內涵。

  2. 2 目標不明,規劃缺位

  黑龍江省旅游業整體發展觀念比較落后,尚未形成明確的畜牧旅游發展目標,僅個別縣市制訂了一些鄉村旅游發展規劃、計劃或報告,但是對畜牧旅游的具體發展地位、目標、如何開發等方面缺乏清晰的指導,因此,旅游產品整體檔次不高,部分區域定位不夠精準,與地方特色和地方資源整合不緊密。2018 年,黑龍江省接待國際游客 109 萬 次,較 2017 年 的 104 萬人 次 增 長 了 5%; 國 際 旅 游 外 匯 收 入 為 53 706 萬美元,比 2017 年的 47 958 萬美元上升了 12%。這些均表明黑龍江省國際旅游態勢良好。但是缺乏科學規劃,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完善,產業鏈相對較短,沒有規模效應,缺乏品牌特色,均導致了黑龍江沒有 準 確 定 位,沒有很好地把握住國內和國際市場。

  2. 3 體系缺乏,功能單一

  在發展生態畜牧旅游特色中,其內涵需要大大豐富。目前,黑龍江省在發展特色方面缺乏產業思維、消費思維、跨界思維、超前思維等相關思維方式。對于集養生保健、體能、醫療、休閑、旅游、畜牧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仍較為匱乏,發展機制有待完善,社會參與和國家共建不足,缺乏地方旅游特色發展的聯系[5]。

  相關知識推薦:畜牧職稱需要準備什么成果

  黑龍江省大多數景區保持了一個單一的旅游功能,發展休閑觀光、農耕體驗、生態保護、民宿民俗、文化傳承等功能尚不成熟,還不能真正地滿足城鄉居民走進自然、了解農業、體驗農牧業的樂趣、游憩、養生的需求,開發層次較低,距離形成一條包括畜牧養殖生產、加工和休閑觀光、休閑度假等綜合性畜牧養殖產業鏈條還相差很遠,這種淺層次發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旅游綜合化和多樣化的需求。

  2. 4 人才匱乏,素質偏低

  由于交通不夠發達、經濟基礎薄弱、對外交流相對匱乏等原因,黑龍江省畜牧業從業人員的素質無法滿足養殖業旅游發展的需求。因此,在畜牧旅游方面的專業人才與技術人才也都十分匱乏。

  3 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筆者結合國外及我國臺灣、山東、江蘇等地畜牧旅游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 1 突出旅游的地域特色

  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當地自然、簡單、原始的食品材料的原創性,結合當地傳說和生態特色創造產品故事,提煉關于畜牧業的區域特色元素,以生態畜牧業為表現主題,對生態文化、畜牧業資源進行創造性組合。例如,在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奶制品生產加工基地,旅游者可以直接觀賞到現代化奶牛飼養過程和奶制品生產加工流水線,體驗人工擠奶、全自動擠奶、奶粉制作等過程[6]。

  3. 2 以整體經營理念推動產業融合發展

  抓好“畜牧業旅游+生態畜牧產業”,借鑒成功經驗,全力提升生態畜牧業質量,進一步推動生態畜牧業與畜牧業旅游融合發展。做好“畜牧旅游+生態文化”[7],充分挖掘自然文化資源,從圖書、博物館中 “邀請他們出去”,與畜牧旅游相結合,實現互動發展。親近“大自然”有關的系列旅游產品將以生態價值觀念作為準則、以“養身養心”作為核心理念,用生態旅游撫平 2020 年新冠疫情帶來的“焦慮”,以高質量的生態畜牧旅游作為起點,讓“大美龍江”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充分利用好環境、集鎮和具有一定規模和優勢的村莊,打造黑龍江地區的畜牧旅游小鎮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畜牧旅游村,加強畜牧旅游與農業、林業、畜牧業、草原、漁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醫療等產業融合,形成黑龍江地區生態畜牧旅游發展的新引擎。

  3. 3 加強創新驅動,搞活旅游機制

  創新、改善領導的工作機制,可以建立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發展的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區管委會、旅游民政、住建、國土、規劃、財政、國稅、地稅、市場監管、農工辦、環保、文廣體育、農林、衛生計生等部門組成。聯席會議成員要加快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推動康養產業發展并提上日程、逐一落實,統籌推進黑龍江地區生態畜牧旅游產業發展。

  3. 4 創新人才引進培養體系

  生態畜牧旅游業在臺灣、山東、江蘇等地的起步較早而且發展較好,可以高薪聘請這些地區優秀人才,用他們的成功經驗指導建設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的發展,讓他們培訓景區工作人員、講解人員和志愿者,加強對畜牧養殖從業者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培養,從而提高生產效率。要對畜牧旅游過程中與旅游者有直接接觸的人員進行文明禮儀、服務規范、溝通等方面的培訓,依托黑龍江省豐富的旅游職業教育資源,重點創新能夠服務旅游產業的職業教育與培養本土人才的方法,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實踐技能的高素質人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應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合作。2019 年 1 月 21—29 日,黑龍江省畜牧總站分別在本省的望奎縣、綏化市北林區與巴彥縣舉辦新型職業農民生態畜牧養殖人才培訓班,生豬、肉牛養殖( 場) 戶及各級畜牧技術服務人員總計 300 余人參加培訓,培訓班的舉辦加速了農村的現代化進程。

  3. 5 大力發展國內外市場優勢,打造全新的產品體系

  一是要創新全球營銷模式。以鄉村振興為發展戰略,以國內和國際市場為導向,將特色畜禽品種、生態養殖牧場、知名企業等結合,大力推進生態畜牧旅游業發展,結合互聯網、大數據等資源加大對旅游線路、景點及畜牧產品的宣傳。加強營銷意識,抓好節慶營銷,實現眼球“落地”,抓會展營銷,實行跨區域合作,積極融入到“一帶一路”中,借助“互聯網+”大力推進“智慧旅游”。黑龍江省可以通過創新營銷方式,充分利用“雙微一抖”平臺,創新采用“線上+線下”“VR+實景”和微博、微信、微電影、手機 APP、游戲植入、電影植入等手段,全面加強生態畜牧旅游產業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全省樹立生態畜牧經營理念,提高生態畜牧意識,激發生態畜牧旅游消費需求,營造生態畜牧旅游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更好地抓住國內國外市場。

  二是開發生態環保產品。黑龍江省應依托充足的自然資源,豐富產品內涵,完善服務設施,立足生態環境資源,突出黑龍江省的地方特色,開發集觀光、養生、度假于一體的生態畜牧旅游產品,讓游客在天然 “氧吧”中飽覽山水美景,身心愉悅; 開發保健品,深入挖掘黑龍江省中醫藥文化資源,充分放大品牌效應,依托載體建設,打造“預防、診療、調理、保健、美容”為一體的醫療旅游一體化產品; 開發體育健身產品,以旅游度假區、城市休閑區、鄉村休閑區為空間支撐,積極發展水上運動中心、山地運動公園、農場生態樂園、自駕車營地等休閑建設項目; 開發生態畜牧的膳食產品,以綠色生態的農產品為基礎,以當地農家菜、有機菜為特色,吸收當地的美食精華,滿足游客各個方面的生態畜牧旅游需求。

  4 結論

  在鄉村振興戰略下,黑龍江省要充分重視生態畜牧旅游業,使休閑旅游與黑龍江地區的自然環境相適應、相互平衡,進一步突出地方的旅游特色,提高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實現黑龍江省生態畜牧旅游業的轉型與升級。——論文作者:劉 洋1 ,張曉梅1 ,馬啟慧2*

  參考文獻:

  [1] 劉艷玲.綠色養殖技術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9( 3) : 39-40.

  [2] 次仁羅布,次仁曲珍,旦增曲珍,等.論綠色養殖技術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J].畜禽業,2019( 7) : 32.

  [3] 王麗麗,閆潛,李志偉,等.畜禽旅游模式初探[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 07 下) : 23-25.

  [4] 段冰.黃河灘地觀光畜牧旅游概況、內涵及現狀[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 06 下) : 180-181.

  [5] 孫振杰,葛雪梅.環首都地區畜牧旅游發展研究[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 09 下) : 275-277.

  [6] 關士光.綠色養殖助推生態畜牧強勢發展[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 03) : 21.

  [7] 吉潔,王云培.黑龍江省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建議[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 01 下) : 6-8.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