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綠色植被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模擬材料研究進展

發布時間:2022-03-2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成像光譜技術能夠同時獲取目標的圖像特征和光譜特征,很容易識別與背景環境光譜特征區別較大的傳統偽裝材料。近年來,成像光譜得到了迅速發展,經歷了多光譜技術到高光譜技術的跨越,傳感器的探測波段數、光譜分辨率、空間分辨率的顯著提高。得益于各國ISR無人機

  摘 要 成像光譜技術能夠同時獲取目標的圖像特征和光譜特征,很容易識別與背景環境光譜特征區別較大的傳統偽裝材料。近年來,成像光譜得到了迅速發展,經歷了多光譜技術到高光譜技術的跨越,傳感器的探測波段數、光譜分辨率、空間分辨率的顯著提高。得益于各國ISR無人機技術的應用,高光譜傳感器由星載拓展到機載,可以在更近距離對軍事偽裝目標進行識別,對具有重要價值的軍事目標的生存能力構成巨大挑戰。目前,應對高光譜的偽裝材料主要設計思路是,選擇材料或材料體系具有與環境背景相似的顏色和光譜反射特征(傳感器探測范圍內)進行復合,目的是與環境背景達到“同 色 同 譜”來躲避高光譜偵察。綠 色植被是最常見的偽裝背景,也是本領域絕大部分研究的光譜模擬對象,其反射光譜曲線在可見近紅外波段具有:“綠峰”、“紅邊”、“近紅外高原”和“水吸收帶”四個主要特征,分別由葉片的組織結構以及葉綠素和水分產生。離體葉綠素光熱穩定性較差,不能直接用作偽裝材料,所以尋找和合成穩定性好、具有類葉綠素結構及光譜特征的分子是當前的研究熱點之一。此外,鉻綠和鈷綠是常用的偽裝顏料,具有類似綠色植被“綠峰”、“紅邊”和“近紅外高原”光譜反射特性,研究者將其與高吸水填料復合來引入“水吸收峰”,大致模擬 出綠色植被反射光譜,但是想要實現精確模擬,仍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從綠色植被光譜特征出發,分別闡述了模擬綠色植被可見光區和近紅外光區光譜特征的材料選擇依據及體系;同時介紹了它們在精確模擬植被光譜時存在的問題,以及通過改性和復合來提升光譜相似度和耐候性的相關研究工作,總 結 并 展 望 了綠色植被光譜模擬材料要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和發展方向。

綠色植被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模擬材料研究進展

  關鍵詞 綠色植被;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葉綠素;無機顏料

  引 言

  成像光譜技術能夠在對目標進行成像的同時獲得目標的光譜特征,用于軍事偵察能夠識別出軍事目標與背景環境之間光譜特征的區別[1]。也就是說,這一技術使得光譜信號不同于環境背景的軍事目標完全暴露在其視野范圍內。在如今信息化戰爭大背景中,被發現就意味 著 被 摧 毀,成 像 光 譜 技術使軍事目標的生存能力受到嚴重威脅。為了應對這一威脅,軍事目標就需要在被探測的波長范圍內與背景環境接近 “同色同譜”,即不僅具有相似的顏色,還要具有相似的光譜特征。通常情況下,處于地面的軍事目標主要以綠色植被為偽裝背景,因此尋找和研究能夠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特性的仿生材料并將其應用于軍事偽裝,對于提升軍事目標的生存能力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2]。

  目前為止,通過研究者們的不懈努力,現有的高性能偽裝涂層和器材在顏色、圖案、亮度等方面能夠實現與綠色植被背景的融合匹配,基本消除了軍事目標在可見光波段的顏色和輪廓特征,并基本實現了在一定的波長范圍內與綠色植被光譜特征的近似,可以有效地欺騙常規的成像偵察,但 其在可見近紅外區(400~2500nm)的精細反射光譜仍然與綠色植被差別較大。20世 紀80年 代 以 來,美國乃至全世界對發展高光譜技術的大量投入,使得高光譜傳感器的光譜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顯著提高。例 如 于2009年 發 射 升 空 的 Tac-Sat-3衛星上搭載的 ARTEMIS高光譜傳感器在400~2500nm 波段范圍內光譜分辨率最高可達到5nm,空間分辨 率 達到5m[3]。與此同時,近年來無人機(UAV)技術大量應用于軍事情報、監視和偵 察(ISR)。截 止2014年,美 軍 使 用 無 人機總數約為1萬架[4],俄軍也在各軍種成立了約70個 無 人機梯隊[5]。

  圖1為星載高光譜和無人機載高光譜偵察示意圖。無人機技術搭載的高光譜傳感器能夠在更近距離提供更為精準的戰場信息,使得不能精確模擬綠色植被光譜性能的偽裝涂料及其與綠色植被光譜特性之間的區別,都能被高光譜偵察可視識別[6]。

  為了使高價值軍事目標能夠有效對抗高光譜偵察探測,不被敵人發現和摧毀,亟待研發出一種能夠精確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特征的仿生材料。針對綠色植被在不同波段的光譜特性,總結了模擬綠色植被各個波段光譜的材料選擇,從 材 料光譜調控技術出發,討論了實現整個探測波段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特性的思路,并對未來綠色植被特征光譜仿生材料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1 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特征的材料選擇

  1.1 綠色植被光譜特征

  不同種類綠色植 被 在 可 見-近紅外光區的反射光具有相似的特征,圖2(a)為16種常見綠色植被葉片的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曲線?梢钥闯觯@些綠色植被葉片的可見近紅外反射光譜曲線都具有四個主要的特征,即“綠 峰”、“紅 邊”、 “近紅外高原”和“水吸收帶”。“綠峰”是指反射光譜在550nm處的較弱反射峰,“紅邊”是指光譜曲線在680~750nm 區間從低反射率迅速升高形成的陡峭斜邊;“近紅外高原”是指光譜曲線在780~1300nm 的近紅外光區整體具有較高反射率的平臺。從圖2(b)中可以看出,平臺反射率會隨著葉片層數的疊加而升高[7];“水吸收帶”是指在1450和1940nm 附近的強吸收峰,這一吸收峰是植物葉片中含有的大量水份產生的[8]。

  在可見光區范圍內,“綠峰”的產生是由于植物葉片中含有的葉綠素對433nm 的藍紫光和664nm 紅光的強烈吸收,而對492~577nm 的綠光幾乎無吸收,因此葉片顯示出綠色。表1中列舉了吸收光波長與材料顏色的關系。不僅如此,664nm 處的強吸收與近紅外區的高反射形成的強烈反差,導致在680~750nm 區間“紅邊”的產生。有研究表 明,無 論是經過人工方式除去葉綠素和自然衰老失去葉綠素的葉片,其反射光譜曲線中“綠峰”和“紅邊”特征會基本消失。隨著葉綠素的減少,紅邊發生輕微藍移并逐漸變弱至消失。

  在近紅外波段,葉片中各成分在780~1300nm 區域反射率都能達到65%以上。新鮮植物葉片由于其內部柵欄組織和海綿組織中存 在 多 重 空 氣-細 胞 壁 界 面,光在其中經過多次 反 射 后,該波段的反射率通常為55%左 右[9-10],植 物 組 織的不規則表面以及細胞質與細胞壁(折 射 率1.33~1.50)間分散的空氣(折射率1.0)對其反射率貢獻很大,從 而 形 成 了近紅外高原。

  新鮮植物葉片中水分占葉片總質量的50%~80%。在葉片的反射光譜曲線中,在1930,1450,1200和980nm 處可以觀察到四個強度依次減弱的吸收帶,它們都歸因于水中O—H 振動產生的倍頻與合頻吸收帶[11],其 中 在1450nm處的一級倍頻和1940nm 處的合頻吸收帶是影響綠色植被近紅外反射的主要譜帶。

  1.2 可見光區仿生材料的選擇

  綠色植被在380~780nm 可見光區的反射光譜特征主要受到葉綠素分子軌道吸收的影響。葉綠素分子結構由一個中心金屬為鎂離子的卟啉環和葉綠素醇兩部分組成,其中具有大π鍵共軛結構的卟啉環的a2u(π)→eg(π* )躍遷和a1u(π)→ eg(π* )躍遷分別在400~490和580~680nm 產 生 兩 個 吸 收譜帶,是葉綠素分子中的主要生色基團,也是綠色植被可見光區反射光譜的主要影響因素。所以,選用葉綠素本身或具有類葉綠素結構的染料分子作為原料,來模擬綠色植被在可見光區550nm 處的“綠峰”和680~750nm 處 的“紅 邊”通 常能夠達到較好的效果。例 如,從植物中提取的離體葉綠素、含有葉綠素的干葉粉、葉綠素銅鈉鹽以及同樣含有卟啉環結構的酞菁類化合物[13-15]。圖3展 示 了 葉 綠 素a、葉 綠 素 銅 鈉鹽以及酞菁鋅的分子結構以及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從中可以看出,葉綠素銅 鈉 鹽 在 640nm 處 有 吸 收 峰,酞 菁 鋅 在 680nm 處有吸收峰,都與葉綠素吸收峰位置接近。

  除此之外,部分綠色無機顏料也可以用來模擬綠色植被可見光波段的光譜特性,例如三氧化二鉻和尖晶石型的鈷系顏料。

  此外,尖晶石型的鈷系顏料在可見光區與綠色植被的反射 光 譜 也 比 較 相 近。例 如 CoCr2O4 (Pigment Green26,PG26),和氧化鉻類似,其光譜反射特性也是歸因于 Co2+ 中d電子軌道受到配位場作用產生能級分裂,電子在分裂后能級之間的 躍 遷 在 650~700nm 產 生 特 征 吸 收,且 在 700~1000nm 幾乎無吸收,故其反 射 光 譜 在700nm 左 右 反 射 率陡升,能夠較好地模擬綠色植被反射光譜中的“紅邊”特征。

  1.3 近紅外光區仿生材料的選擇

  在近紅外區域,綠色植被的光譜反射特征主要受到其葉片組織結構和葉片中大量液態水的影響,呈現出高反射率的 “近紅外高原”以及兩個水吸收帶。因 此,模擬此波段光譜反射特性的仿生材料首先應該在近紅外波段具有較高的反射率,滿足這一要求 的 材 料 有 氧 化 鉻、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多孔材料等。

  氧化鉻的反射率從680nm 開始隨著波長急劇上升直至800nm,此后在近紅外光區表現為穩定的高反射率,光譜曲線呈現為平臺狀,與綠色植被的“近紅外高原”特征具有相似性。從圖5中可以看出,氧化鉻在靠近近紅外區域約720nm處,還存在一個由 Cr3+ 電子軌道4A2g→2Eg 躍遷引起的吸收帶,這個躍遷既是宇稱禁阻的,又是自旋禁阻的,因 此 其 強度較低,且在近紅外光區無特征吸收,從而造成反射率的陡升及在整個近紅外波段的高反射率,能夠較好地模擬綠色植被在此波段的反射光譜。

  層狀雙金屬 氫 氧 化 物(layereddoublehydroxide,LDH)通常也稱為類 水 滑 石 化 合 物。圖 6為 LDH 的 結 構 示 意 圖,可以看出 LDH 每一層的層板由二價金屬離子和半徑大小相似的三價金屬離子的氫氧化物交替組成,層與層之間通過與陰離子的電荷相互作用以及與水分子形成的氫鍵結合起來,因此在近紅外區域具有較高的反射率,且其層間保留的結晶水 也在1450和1940nm 兩處產生吸收。2017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王晶等提出此類化合物可用于模擬植物葉片反射光譜,采用共沉淀法制備出了以 Mg2+ 和 Al3+ 為層板金屬陽離子的 Mg-Al-LDH 材料,其在近紅外光區(780~2500nm)與植物葉片的光譜相關系數超過0.9600,光譜夾角余弦值超過0.9700,且具有較好的熱穩定性,經過180℃熱處理后光譜相似度并未明顯降低。2018年同課題組的楊玲等[16]改 變了層板金屬陽離子,制備出了 Mg/Al-LDH,Zn/Al-LDH 和Zn/Mg/Al-LDH,并測試了它們的紅外發射率、可 見 近 紅 外光譜和 熱 穩 定 性。結 果 表 明3種 LDH 中 Mg-Al-LDH 不 僅熱穩定性最好,而且與綠色植被光譜在近紅外光區反射光譜相似度最高,達到0.9741,紅外發射率也與綠色植被最為接近。

  一些多孔材料的結構類似葉片中的柵欄組織,在近紅外區都具有的高反射率,還具有很高的 比 表 面 積,在 充 分 吸 附空氣中的水分后,也能在1450和1940nm 產生水的特征吸收。另外,像紙張等具有類似于植物葉肉組織的疏松多孔結構的材料也能在近紅外區域提供合適的光譜反射率。

  2 仿生材料的光譜調控

  2.1 現有仿生材料存在的問題

  盡管在可見和近紅外光區都能分別找到一些能夠模擬綠色植被光譜反射 特 性 的 材 料,但是想要實現在可見-近 紅 外整個波段實現與綠色植被“同色同譜”,上述的每種材料都存在一定的局 限 性。比 如,離體葉綠素在環境中容易受到光照、酸、堿、熱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分解,從 而 失 去 其 光 譜反射特性;氧化鉻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反射光譜曲線在650~780nm 區域上升的斜率低于綠色植被的“紅 邊”,而 且 起 止位置也存在一定偏差;尖晶石型鈷系顏料雖然能夠很好地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的“紅 邊”特 征,但 是 其 在1300~1700nm處的特征吸收導致反射光譜曲線在此處存在凹陷,不能模擬綠色植被在“近紅外高原”的平臺特征。劉志明等[6]將尖晶石型鈷系偽裝涂料和長沙地區梧桐葉片的近紅外反射光譜分別進行了直接轉換成像和一階微分轉換成像。這兩種方法都能對偽裝涂料進行可視識別,而且一階微分轉換成像后,兩 者對比更 加 明 顯,可 以 更 容 易 地 識 別 出 偽 裝 涂 料;類 似 地,LDH 和多孔材料等在近紅外光區的光譜曲線具有類似于綠色植被光譜的特性,但是它們對于綠色植被可見光區的反射特性模擬效果較差。

  由此可見,想要在400~2500nm 波長范圍內 實 現 對 綠色植被光譜曲線的精確模擬,單獨依靠上述的某一種材料是很難達到的,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改性,或者與其他材料形成復合材料體系,從而實現對現有材料光譜反射特性的有效調控,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與綠色植被“同色同譜”。

  2.2 仿生材料的改性

  為了解決現有仿生材料存在的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對材料進行改性。改性是指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改變材料形態或性質的方法,針對不同材料的不同問題,改性的手段也不同。為了解決離體葉綠素在環境中耐候性差、容 易 分 解 的 問題,國防科技大學 的 劉 志 明 等[17]嘗試對葉綠素進行化學改性,將提取出的離體葉綠素,通過金屬離子取代等過程制備得到一系列葉綠素衍生物。與天然葉 綠 素 相 比,這 些 衍 生 物具有更好的光熱穩定性,其中油溶性銅葉綠素的熱分解溫度達到85 ℃,高于天然葉綠素的分解溫度40℃,而 且 其 紫 外可見吸收峰的位置較天然葉綠素相比并未發生顯著改變。

  為了減小無機顏料氧化鉻的光譜反射曲線與綠色植被的差異,研究人員通常對氧化鉻采取摻雜改性的方法。由 于 氧化鉻晶格中只有2/3的八面體空隙被 Cr3+ 占據,所以 Cr2O3可與大多數過渡金屬離子形成固溶體。隨著摻雜離子種類及其含量的不同,其物相結構、電子結構和帶隙寬度會產生改變,從而表現出不同的顏色和光譜特性,例 如,紫 色(Sn)、藍綠色(Co)、綠色(Al/Ti/Fe)、紅 色(Y)等[16-19]。電 子 科 技大學的周元勛[22]引入了具有相似離子半徑的高價金屬離子Ti4+ 和 V5+ 對 Cr2O3 進行一元摻雜,通過影響d電子的相互排斥作用,使 Cr2O3 的4A2g →4T2g和4A2g →4T1g吸 收 峰 產 生寬化,可見光反射率下降。同時,隨著摻雜離子含量的提高,Cr2O3 近紅外反射率呈現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電 子 科 技大學陳亮[23]結合氧化鉻和尖晶石鈷系顏料的優點,采 用 固相合成反應制備了 Co和 Ti摻雜的 Cr2-x-0.02CoxTi0.02O3 顏料,研究了顏料物相結構、電子結構隨成分變化的規律,以及顏料微觀結構對紅外及光譜反射特性的影響。圖7為摻雜前后各相光譜曲線對比圖,結果表明,Co2+ 的摻入能有效降低氧化鉻在550~700nm 的光譜反射率,更接近綠色植被光譜反射曲線的“紅邊”特征,但同時也會降低在1300~1700nm 波段的 光 譜 反 射 率。這是因為產物形成了尖晶石相的CoCr2O4,產生了尖晶石型鈷系顏料中 Co2+ 在1300~1700nm 處的特征吸收。

  本文來源于:《光譜學與光譜分析》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光學學會主辦,由鋼鐵研究總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聯合承辦的學術性刊物?侵饕獌热荩杭す夤庾V測量、紅外、拉曼、紫外、可見光譜、發射光譜、吸收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激光顯微光譜、光譜化學分析、國內外光譜化學分析最新進展、開創性研究論文、學科發展前沿和最新進展、綜合評述、研究簡報、問題討論、書刊評述。

  在此基礎上,引入電子躍遷吸收位于紫外波段的 Zn2+代替部分Co2+ [23]。結果表明,隨著摻入含量的增加,顏料在整個可見近紅外波段反射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紅邊的位置向短波移動,說 明 Co2+ 電子軌道能級分裂程度隨之增大;另 外,引 入 Mg2+ 會導致顏料紅邊反射率突變起始點 藍移;引入 Ni2+ 會顯著降低顏料的近紅外反射率,同時也會降低可見光530nm 處的反 射 峰 強 度,導致顏料由藍綠漸漸變為黃綠?偟膩碚f,氧化鉻的金屬摻雜常常在改變 Cr3+ 的電子躍遷吸收同時,帶來由雜原子的電子躍遷產生的吸收,產物的光譜特性 通 常 難 以 預 測,無法實現有針對性的光譜調控。目前,關于氧化鉻非金屬摻雜及配體改性對光譜影響研究還較少,這兩種改性手段可以針對性地改變Cr3+ 的配位場強度,從而調控其電子躍遷吸收能量,有望成為未來調控氧化鉻光譜特征的方向。

  2.3 仿生材料的復合體系

  單一的仿生材料在特定波長范圍內能夠較好地模擬綠色植被的反射光 譜,通過把這些材料的優勢波長范圍結合起來,理論上能夠實現整個可見近紅外光區對綠色植被反射光譜的精確模擬。研究者在這方面進行 了 很 多 工 作,主 要 思 路是設計合理的結構將不同優勢波段的仿生材料結合形成復合體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秦銳等[24]在微乳液中原位聚合得到了一種聚脲醛微膠囊。圖8展示了這種微膠囊的合成過程,其中包裹水/油體系中含有葉綠素以及酰胺基與羥基兩種親 水 基 團 ,整個微膠囊體系 在300~2500nm波 長 范 圍 內與綠色植被光譜夾角余弦值達到0.972。

  劉志明[25]對發泡聚氨酯材料進行微膠囊化處理,并 在其中包裹水和葉綠素衍生物,得到的復合體系在300~2600nm 波段與綠色植被的光譜相似度達到0.969,但其“紅邊”一階微分峰值較綠色植被藍移了30nm,且體系中的水分無法長期保持。楊玉杰等[26]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四層結構,將葉綠素封裝于聚乙烯醇中,將水封裝于聚偏二氯乙烯薄膜中,將仿生材料與綠色植被的光譜相似度提升至0.9983,且 實 現了在室外光照三個月后,仍保留其光 譜 反 射 特 性。解 放 軍 理工大學的蔣曉軍等[27]采用有機親水高分子聚乙烯醇作為成膜劑,氧化鉻和大分子黃作為著色劑,結 合 其 他 助 劑,通 過澆鑄成膜得到的仿生材料,不僅能夠在380~2500nm 波 段模擬植被的反射特性,還能在全天時間內具有足夠的水分吸脫附量,從而實現了模擬植被蒸騰作用和紅外輻射特征的效果。李敏等[12]以活化后的微晶纖維素為高吸水材料,與氧化鉻、干葉粉一起加入聚氨酯中,刷涂或噴涂固化后得到的涂層與綠色植被在400~2500nm 范圍內光譜相似系數達到0.9601,但是涂層的反射光譜在“綠峰”和“紅邊”之間出現了一個多余反射峰,而且整體反射率也 偏 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穎[28]研制出了一種以聚乙烯醇為主體、氯 化 鋰 和 氧 化鉻為添加劑的復合涂層,其與綠色植被光譜 相似度達到0.945,并通過聚乙烯醇的交聯改性對涂層的溶脹度和吸濕量進行了優化,還通過四光流模型計算了氧化鉻和水含量對光譜相似度的影響。

  3 結論及展望

  近年來,高光譜偵察探測技術的光譜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越來越高,而且無人機技術的大量應用極大地縮減了傳感器與目標之間的距離,對軍事偽裝仿生材料模擬綠色植被光譜特征的精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已報道出來的單一仿生材料只能在特定波段較好地擬合綠色植被反射光譜曲線,而且在耐候性和光譜相似度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目前通過改性和多種材料復合的方式來結合各仿生材料在不同波段的優勢并增強體系的耐候性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在目前已報道的材料體系中,由于活性親水基團的引入以及過于精細復雜的結構,材料體系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發生變質或破壞從而失去原有性能,難以滿足軍事偽裝材料在野外復雜環境中的實用需求。

  綜上所述,綠 色 植 被 可 見-近紅外反射光譜模擬材料未來的研究重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 先,就 綠 色 植 被光譜特征形成機理來說,完善葉綠素在葉片中的化學環境對其光譜特性的影響,探索植物葉片中保留大量水分的機制,從模擬其化學環境和生物結構的角度出發,選 擇 合 適 材 料,設計類似的結構實現對其光譜曲線的模擬;其 次,研 究 現 有材料光譜調控技術,建立材料組成結構與光譜之間的聯系,提出新的改性方法,實現對現有材料光譜精確可控調節;最后,研究不同波段仿生材料的兼容性,優化設計出合理的復合體系,改善各材料之間的界面強度,降低整個體系化學活性,以解決仿生涂層實用性問題。——論文作者:謝東津,呂呈龍,祖 梅* ,程海峰

  References

  [1] ZHANGChao-yang,CHENGHai-feng,CHENZhao-hui,etal(張朝陽,程海峰,陳朝輝,等).Electro-OpticTechnologyApplication(光電技術應用),2008,(1):10.

  [2] CHENG Hai-feng(程海峰).PerformanceTestandEvaluationofCamouflage Materials(偽裝裝飾材料性能檢測與評價).Changsha: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Press(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3] TONG Qing-xi,ZHANGBing,ZHANGLi-fu(童慶禧,張 兵,張立福).JounalofRemoteSensing(遙感學報),2016,20(5):689.

  [4] LIHao,XUEJun-jie,WANG Han-zhong(李 浩,薛俊杰,王晗中).AreodynamicMissileJournal(飛航導彈),2020,(1):76.

  [5] CHENXu-guang,JIAJun-jun,LIChang-xi,etal(陳旭光,賈軍軍,李昌璽,等).AreodynamicMissileJournal(飛航導彈),2020,DOI:10.16338/j.issn.1009-1319.20190290.

  [6] LIUZhi-ming,HUBi-ru,WU Wen-jian,etal(劉志明,胡碧茹,吳文健,等).ActaPhotonicaSinica(光子學報),2009,38(4):885.

  [7] MALi-fang,SHIJia-ming,CHENZong-sheng(馬麗芳,時家明,陳宗勝).InfraredTechnology(紅外技術),2010,32(5):268.

  [8] JacquemoudS,UstinSL,VerdeboutJ,etal.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96,56(3):194.

  [9] WANGJi-hua,ZHAO Chun-jiang,HUANG Wen-jiang,etal(王 紀 華,趙 春 江,黃 文 江,等).BasisandApplicationofAgriculturalQuantitativeRemoteSensing(農業定量遙感基礎與應用).Beijing:SciencePress(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0] KniplingEB.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1970,1(3):155.

  [11] GUOLi,XU Guo-yue,LICheng,etal(郭 利,徐國躍,李 澄,等).InfraredTechnology(紅外技術),2012,34(10):588.

  [12] LIMin,LICheng,ZHENGShun-li,etal(李 敏,李 澄,鄭順麗,等).InfraredTechnology(紅外技術),2015,37(9):788.

  [13] GUO Hai-rong,WANG Xiao-fei,LIYuan-yuan(郭 海 蓉,王 曉 飛,李 媛 媛).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湖 北 農 業 科 學),2011,50(16):3381.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