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1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在物質十分豐富的今天,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消費理念衍生了一些新的消費習慣。 對品質的追求和標準較過去有所變化。 畜禽肉及產品的綠色、健康、生態、有機價值備受推崇。 本文主要介紹在適度規模養殖模式中一種兼顧科學和健康的飼養方式
摘要:在物質十分豐富的今天,人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消費理念衍生了一些新的消費習慣。 對品質的追求和標準較過去有所變化。 畜禽肉及產品的綠色、健康、生態、有機價值備受推崇。 本文主要介紹在適度規模養殖模式中一種兼顧科學和健康的飼養方式——生態化養殖模式,以安居區實際情況為例。
關鍵詞:雞;生態化養殖;養殖技術;飼養管理
雞的生態養殖技術在應用中,最終目的是實現雞的肉蛋及其衍生加工品的食用安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生態化養殖技術仍然要將科學、合理、細分抓好,飼養管理人員一定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這樣才能實現雞的生態化養殖技術最大化應用效益。
1 合理選址
以安居區為例,丘陵地貌、植被覆蓋條件好、地勢雖有起伏但總體較為平緩。選擇建設雞的養殖場的基礎條件是務必要滿足水源、電力網絡通信供應穩定、交通運輸較為便利、遠離居民聚居點、不能是暴發過雞高致病性疫病的疫源地、有一定規模的消納地(可以是經濟林地、農作物種植地)。
2 場地的修建布局
仍然按照標準規;髧栏穹謪^:圈舍區、緩沖區、隔離區、外消納區、運動區、辦公區和生活區,糞污處理區。堅持科學養殖、科學防疫。
3 品種選擇
需要充分考慮地域性偏好,選擇的品種要抗病力強、耐粗飼、體態適中、耐寒,成年后均重大約在 1.75~2.5kg 、出欄周期在 160 日齡左右較為合適,且符合本地區消費習慣。以安居區為例,近三年的雞存出欄情況中蛋雞和肉雞的差額比例不超過 10%。因此選擇飼養肉雞品種、蛋雞品種或者兼用型品種均可。選擇優良的雞苗或種蛋,最好來自有一定信譽度及較好的飼養技術水平、雞群體質健壯、沒有發生嚴重疫情的種雞場。年出欄 5,000 只以下規模可以采取購買雞苗方式開展養殖,5,000 只以上的規模建議采取自繁自養的模式。
4 生長階段的飼養管理
4.1 育雛期(30d 前)
雛雞體溫較低、對溫度應激明顯,冷熱都需要特別注意。個體小,羽毛稀,體溫要比正常雞低 3℃,大約 7~10 日齡趨向正常。春季:雞舍需要增加保暖設施設備、控制雞的飼養密度、放養時間控制在 3~5h 較為合理;夏季,雞舍需要通風散熱,放養時間控制在 7~8h 較為適宜;秋季,早晚溫差大、夜間需要增強保溫,放養時間控制在 5~6h;冬季,在做好圈舍保溫的同時要注意增加光照時間。0~3 日齡雛雞可 24h 光照,以后可 23h 光照,1h 黑暗,避免在突然停電情況下,雛雞驚群,1 周齡的雛雞每 20m2 用 60 w 燈泡,以后逐漸改為 40w、20w、15w,直到育成期放養結合。
圈舍初始溫度控制在 34℃,每周調低 2℃,直到育成期階段,最低溫度不能低于 21℃。 0~7 日齡,相對濕度為 70%~75%;8~ 10 日齡為 60%~65%;15~28 日齡,相對濕度為 55%~60%。濕度低可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該階段飼料以全價飼料為主,營養濃度高,雛雞采食量小,每天總的采食量較少,為增加其營養攝入量就要盡可能提高飼料的營養濃度,減少營養價值低的飼料原料的使用量。顆粒大小適中在小米至芝麻粒之間即可。飼料無污染配制雛雞飼料的各種原料不能發霉變質,沒有受到農藥污染。飼養過程中被糞便和墊料污染的飼料要及時清理出去,不能讓雛雞采食。如果在地面攪拌飼料則要保證地面干凈、干燥,而且沒有被球蟲卵囊污染。
4.2 育成期(30d 以后-出欄)
定期稱重、適時分群、控制均勻度。早晚要進行補飼,主要為玉米、稻谷、小麥。分批次放養,自由采食、放養時間不再控制。
定期驅蟲:60 日齡青年雞,120 日齡初產蛋雞,各驅蟲一次。成年產蛋雞,5 月、8 月各預防驅蟲一次。以后每隔一個月打蟲一次。
前殖吸蟲病,防治可用丙硫苯咪唑,按 10~20m g / kg·b w 一次內服。雞絳蟲病治療可用吡喹酮,按 10~15m g / kg·b w 一次內服。
雞蛔蟲病治療可用鹽酸左旋咪唑,按 25m g / kg·b w,混于飼料中喂服或溶于水飲服。雞球蟲病,在臨床上可選擇具有驅蟲、殺蟲、止血、解毒、消炎功效的中藥進行組方,以有效抑制球蟲發育,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同時減少化學藥物的殘留。如青蒿、常山、連翹、柴胡、苦參、仙鶴草、生地、白頭翁、白術、車前子等中藥,都具有抑制球蟲的功效。球蟲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有效免疫力,在養雞場應用球蟲疫苗進行免疫預防,不僅可以控制球蟲病的發生,而且解決了長期使用化學藥物有殘留的問題。球蟲弱毒苗在雞體內繁殖,排到體外的致弱卵囊起到凈化和減少致病性卵囊的效果,經 2~3 個生產周期,雞場環境中致病性卵囊可被疫苗源性卵囊取代,從而恢復抗球蟲藥敏感性。因此,該法愈來愈受到飼養場重視。雞球蟲疫苗免疫途徑有滴口、拌料、飲水等,其中,滴口免疫效果較好。首免時間為 3~5 日齡,最遲不超過 10 日齡。
相關知識推薦:畜牧獸醫論文多少字數能發表
另外,要預防雞只的機械損傷和生物性傷害,場區需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和老鼠及鳥類的預防。
4.3 出欄期的飼養管理
出欄前 2 個星期將需要出售的雞只單獨成群,有藥物預防疫病的拌飼應當停止、嚴格執行 7d 以上的休藥期。為保證品質不能用飼料添加劑添加到補飼的日糧中,不能惡意催肥。放養活動時間和育成期一樣。
5 場區的糞污管理
圈舍 + 放養結合的養殖方式,圈舍仍必須具備現代化養禽場對糞污處理的條件、建設的要求并購置相關糞污處理設施設備?筛蓾穹蛛x后進行生物堆發酵,投入低、易操作,利用有益微生物能夠快速地分解糞便有機質發酵后的雞糞再經過烘干處理,即可成為無害的優質有機肥,提高糞便的肥料轉化率,對于養殖戶來說后期消納利用范圍更大,也能有一定的收入。該肥可廣泛用于經濟作物、農作物種植,種養結合。
6 衛生防疫的管理
雞群的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后期的經濟效益。既重視建設布局和修建過程中的硬件設施設備配置,又重視在投產后及時制定規范的防疫管理制度。
場區出入管理要嚴格,避免外來人員和運輸工具及飼料物資等未經嚴格消毒就進入圈舍。定期做好圈舍消毒,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時,要更換衣服、更換膠靴、戴帽,經消毒池消毒后方可進入。消毒池內的消毒液要經常更換,保持有效。冬季應放入適量鹽,防止結冰。生產區穿戴的衣鞋等均不得穿出區外,用后洗凈,并用 28m L/ m3 的甲醛熏蒸消毒,有疫情時可加大到 42m L/ m3 。
整個雞場環境、道路、雞舍周圍定期用氫氧化鈉或次氯酸鈉液噴灑消毒,每周 1~2 次。雞場周圍以及場內污水池、排糞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 1~2 次。所有器具(包括飼槽、水槽)必須常清洗消毒。育雛水槽、飼槽每天須清洗消毒 1 次。
7 結語
綜上所述,雞的生態化養殖技術不是傳統的家庭式養殖模式,本質上也是一種規;B殖。養殖過程中的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需要嚴格按照標準化養殖場實行。另外,在放養期間雞群的健康管理難度有所增加。為保證品質飼料的選擇面較窄、成本方面控制較難。目前該養殖技術尚處于初級階段,選擇生態化飼養方式更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和預估,有較好的風險承受能力。——論文作者:唐蘋蘋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