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2-2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時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畜牧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機遇期,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本文系統識別了我國畜禽養殖產業發展和環境污染現狀特征,
摘要 “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時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畜牧業發展轉型的重要機遇期,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是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的重要任務,也是推動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本文系統識別了我國畜禽養殖產業發展和環境污染現狀特征,分析了潛在的環境監管問題。基于保障畜禽養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結合污染防治宏觀形勢判斷,研究提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 5 項重點戰略任務 14 條優先行動,分別是建制度———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規、政策和標準,抓減排———推進污染防治設施建設,控源頭———強化分區分類管理和源頭控制,推技術———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示范和推廣,夯基礎———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監管基礎能力建設。
關鍵詞 畜禽養殖; 污染防治; 可持續發展; 戰略政策研究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發展迅速,在保障城鄉畜禽產品供應、促進農民增收、活躍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畜禽養殖業不斷發展,養殖廢棄物排放量也大幅增加,對區域環境安全構成威脅。
1 我國畜禽養殖污染特征識別
1. 1 區域差異明顯、規模化水平不高
我國畜禽養殖業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 養 殖 總 量 大, 2010 年數據顯示我國豬、牛、家禽年末存欄量分別達到約 4. 6 億頭、1. 1 億頭、53. 5 億只[1],肉類產量、蛋類產量居世界第一,奶類產量居世界第三。二是產值占比高,2010 年全國畜牧業總產值達到 20826 億元,約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 30. 0%[2],自 2006 年以來,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穩定在 30% 以上,畜牧業已經成為一些地區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三是區域差異明顯,2010 年我國生豬、蛋雞和奶牛優勢省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 92% 、68% 、88%[3]。四是規;讲桓撸2010 年全國生豬、蛋雞和奶牛規模養殖比例分別為 66% 、82% 、47%[4]。
1. 2 污染要素多元化、潛在危害堪憂
我國畜禽養殖環境污染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污染物產排量大、占比高,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數據顯示,2010 年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比例分別為 45% 、25% ,分別為當年工業源排放量的 3. 23 倍、2. 30 倍[5]。二是區域差異明顯,全國共有 24 個省份的規;B殖單元 COD 排放量占到本省農業源污染物排放總量的 90% 以上。山東、黑龍江、河北、遼寧、河南、內蒙古等 6 個省份的規;B殖單元 COD 排放量合計占到全國的 50% 以上。三是污染點源面源共存、污染要素多元化,大規模養殖單元和中小規模養殖單元造成畜禽養殖污染“點面共存”[6],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從水體逐步擴散到大氣、土壤等環境要素[7]。四是潛在危害堪憂,飼料來源的抗生素、生長調節劑、銅、鐵、鉻、錳、鋅、砷等物質,隨著糞肥還田在土壤中過量累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構成威脅[8]; 人畜混雜極易導致人畜共患疫病,口蹄疫、豬肺疫、大腸埃希氏菌、炭疽、真菌孢子等疫病風險較高[9]。
2 我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潛在問題分析
2. 1 我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穩步推進
( 1)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規標準體系逐步健全。國務院有關部門陸續制定發布了《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畜禽場環境質量評價準則》、《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規范》、《畜禽場環境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農業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導則》、《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畜禽養殖產地環境評價規范》等。 2004 年,國家啟動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立法工作。浙江、福建、寧夏、四川、廣西、山東等省份相繼出臺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
( 2)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工作不斷推進。通過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工作,初步掌握了全國畜禽養殖污染狀況。畜禽養殖業污染減排工作納入國家" 十二五" 節能減排工作體系,環境保護部已將農業污染納入"十二五"環境統計范圍。
( 3)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資金投入逐步加大,科技支撐得到加強。近年來,國家通過實施中央環保專項資金項目、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項目、" 三河三湖" 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項目、湖泊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農村戶用沼氣工程、大中型沼氣工程、農村清潔工程、綠色能源示范縣等,加大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資金投入力度。
2. 2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能力建設滯后
我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項法規缺失,難以為監督執法工作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職能交叉嚴重,缺乏有效的協同工作機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管工作效率?h級以下環境監管機構建設速度緩慢,管理機構和人員嚴重不足,畜禽養殖污染環境監測、監察執法能力有限。
2. 3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資金投入不足
隨著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各級政府部門加大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資金的投入力度,然而相對于畜禽養殖污染點多面廣、遺留問題復雜、治理基礎薄弱的現狀特征而言,資金投入明顯不足。資金的支出結構有待優化,信貸、稅收等激勵性和補貼性資金缺乏,未能有效調動企業和農戶的治理積極性。
2. 4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政策能效有限
我國畜禽養殖環境管理制度與產業發展政策脫節,過度凸顯行政管理政策,環境經濟政策和產業激勵政策相對缺失,對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引導力度不足,未能充分體現激勵和引導作用,缺乏支持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程建設、設施運行維護、技術服務的環保產業扶持政策。
2. 5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推廣緩慢
我國目前針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指南、標準、規范的技術管理體系仍不健全,相應的技術評估工作進展緩慢,仍未建立專項技術目錄發布制度。企業和養殖戶在選擇技術模式時缺乏有效的指導,導致工程項目的可行性不足,未能達到預期的環境效應。同時,缺乏持續的激勵政策推動技術模式的研發、集成、優化,適用技術推廣進程緩慢。
3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形勢判斷
3. 1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 2003 - 2010 年全國畜禽養殖產業數據,采用趨勢外推法初步估算到 2015 年全國畜禽養殖總量將達到 14 億頭( 豬當量 1) ,其中,規模以上養殖總量將達到 7 億頭 ( 豬當量) 。采用系數法初步測算,到 2015 年,全國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年產生量預計將分別達到 5000 萬 t、250 萬 t,按照現有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水平估算,全國畜禽養殖化學需氧量、氨氮的年排放量預計將分別達到 1260 萬 t、80 萬 t。 3. 2 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重點突出采用相關性分析對養殖總量占到全國 80% 以上、COD 排放總量占到全國 80% 以上、承載量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位于重點流域區域范圍內的省份進行分析,得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重點省份是山東、黑龍江、河北、遼寧、河南、內蒙古、湖南、四川、吉林、廣東、安徽、江蘇、湖北、江西、山西、云南等 16 個省份。重點治理省份的畜禽養殖量約占全國畜禽養殖總量 70% 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全國 80% 、75% 以上,涉及海河、淮河、遼河、松花江、黃河中上游、太湖、巢湖、南水北調沿線等國家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和區域。
4 環境保護戰略導向與任務
4. 1 完善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規、政策和標準
( 1) 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法規制度建設。環境保護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應共同推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盡快頒布實施,研究制定實施細則和具體落實措施。各地應結合本行政區域具體情況,推動制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規、規章和管理制度,明確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總體應求、職責分工、管理措施等。
( 2) 研究制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政策措施。各地應出臺針對商品沼氣設施建設、有機肥生產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的信貸、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對采用最佳可行技術、生態養殖等清潔生產技術的養殖單元實施補貼。制定并落實因劃定禁養區導致的搬遷和關閉經濟損失的補償措施,明確補償范圍、補償對象、補償標準等。
( 3) 制定修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標準規范。加快制定畜禽養殖生產環境安全控制標準,嚴格控制飼料中抗生素、激素、銅、鋅,以及鉻、砷等重金屬物質使用量。建立和完善畜禽養殖業污染環境監測技術標準體系。各地應組織制訂地方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標準。研究制定畜禽養殖環境監測、廢棄物綜合利用、沼液沼渣利用等技術規范,以及規;笄蒺B殖場( 小區)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等技術文件。
4. 2 推動畜禽養殖污染設施建設
( 1) 建立畜禽養殖污染減排核算體系。各地應按照國家“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要求,做好畜禽養殖業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減排工作。依據《“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核算細則》要求,開展本地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減排并做好核算工作。抓緊建立規;笄蒺B殖場( 小區) 化學需氧量、氨氮減排的監測、統計、考核體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 2) 科學制定畜禽養殖污染減排方案。各地應制定減排實施計劃,明確減排項目清單,層層落實減排任務,列入“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中的規;笄蒺B殖場( 小區) 污染治理項目必須按期完成,確保減排目標實現。應在實地調查、監測驗證和試驗研究基礎上,選取適合本地的畜禽養殖污染減排技術。
( 3) 加強減排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各地應統籌安排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建立畜禽養殖污染減排設施長效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技術咨詢服務體系,積極推動設施的專業化運營管理。加強減排設施的日常督查、定期核查、隨機抽查,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確保設施穩定運行和減排效果。
4. 3 強化分區分類管理和污源頭控制
( 1) 科學劃定畜禽禁養區。2015 年前,各地應認真組織完成畜禽禁養區劃定工作。2013 年前,國家水污染防治重點流域和區域范圍內的縣( 市、區) 應率先完成禁養區的劃定,合理確定禁養區以外區域的養殖總量、品種和規;。各地應加強畜禽養殖禁養區環境綜合整治,依法關閉和搬遷禁養區內的違規養殖單元。在編制畜禽養殖產業發展規劃時,應充分考慮不同區域的環境管理要求。有關部門加強禁養區的環境監督執法工作。
( 2) 實行畜禽養殖污染分類管控。鼓勵規;笄蒺B殖場( 小區) 采用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有機肥生產、污水資源化利用全過程控制的減排措施,積極倡導“種養結合、以地定畜”理念,將糞污處理后就近還田利用。散養密集區域應采用“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或者依托現有規模化養殖場( 小區) 的治污設施。養殖專業戶應適度集約化經營,逐步推行廢棄物的統一收集、集中處理。
( 3) 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源頭控制。各地應依法開展畜禽養殖產業發展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確保產業發展符合區域環境功能定位和環境保護要求。加強建設項目工程監理,嚴格項目驗收,確保綜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效果。各地應加強飼料生產和使用的環境安全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嚴格控制飼料中抗生素,防止銅、鋅、砷等超標。
4. 4 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示范和推廣
( 1) 加強實用技術研發、篩選與示范。通過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項目,對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技術研發予以支持,重點研發高效堆肥技術、廢棄物中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脫除技術、沼液沼渣綜合利用技術、廢棄物利用環境風險防控技術等。通過試點示范,摸索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模式,為大范圍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礎。
( 2) 建立技術推廣與服務體系。建立區域性或省級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構建科研成果轉化和推廣平臺,及時發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技術信息。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科技下鄉活動。各地應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專家和技術人員隊伍建設,定期組織專家咨詢、技術人員培訓等活動。
4. 5 加強畜禽養殖環境監管基礎能力建設
( 1) 完善畜禽養殖業環境監測體系。各地應按照《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等要求,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和專用儀器設備,全面提高畜禽養殖業環境監測工作水平。加強對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農村人口集中居住區等環境敏感區域周邊的畜禽養殖業環境監測。鼓勵安裝污水排放在線監測、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視頻監控等設備。
( 2) 加強畜禽養殖業環境監督執法。按照《全國環境監察標準化建設標準》等要求,增配畜禽養殖污染監督執法所需的快速采樣、取證等現場執法裝備。依法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按照《畜禽養殖場( 小區) 環境監察工作指南( 試行) 》,規范畜禽養殖業環境執法工作。各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應進一步加大對畜禽養殖業環保督察力度,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落實環境監管責任。
( 3) 提升畜禽養殖環境信息化管理;诘谝淮稳珖廴驹雌詹楹蛿祿⻊討B更新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業污染源普查數據庫,建設全國畜禽養殖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全面掌握各地畜禽養殖污染源分布、主要污染物排放、廢棄物綜合利用、污染防治設施建設、環境管理相關制度執行等情況,為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減排和畜禽養殖業環境監管工作奠定基礎。 ——論文作者:呂文魁1 王夏暉1 孔 源2 張慧遠1 丁小慧1
參考文獻
[1]劉秀鳳. 中荷合作治理畜禽污染[N/OL]. 中國環境報,2012 - 12 - 13( 6) [2013 - 04 - 25]. http: / /www. cenews. com. cn /xwzx / cysc /qygm/201212 /t20121212_733629. html.
[2]劉增勝,李希榮,陳偉生. 中國畜牧業年鑒[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1 - 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全國畜牧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 2011 - 2015 年) [EB /OL]. http: / /www. moa. gov. cn /zwllm/ ghjh /201109 /t20110921_2292641. htm,2011 - 09 - 02 /2013 - 04 - 25.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2011 中國農業發展報告[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10.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全國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十二五” 規劃[EB /OL]. http: / /sts. mep. gov. cn /gzdt /201212 /t20121231 _ 244521. htm,2012 - 12 - 31[2013 - 04 - 25].
[6]夏星輝,周勁松,楊志峰. 黃河流域河水氮污染分析[J]. 環境科學學報,2001,21( 5) ,563 - 568.
[7]吳二社,張松林,劉煥萍. 農村畜禽養殖與土壤重金屬污染[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 3) ,285 - 288.
[8]黃治平,徐斌,張克強. 連續四年施用規;i場豬糞溫室土壤重金屬積累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7,23( 11) ,239 - 244.
[9]周華. 淺析畜牧業生產生態化的重要性及發展途徑[D]. 重慶: 西南大學,2011.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