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基于 OBE 理念的應用型本科“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探索

發布時間:2021-12-14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 要: 為了培養契合畜牧企業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筆者結合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將 OBE 教育理念應用于畜牧企業信息化的課程教學,提出了獨具特色的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即按照課程目標設定( define) 內容設計( design) 課程實施( impl

  摘 要: 為了培養契合畜牧企業信息化管理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筆者結合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將 OBE 教育理念應用于“畜牧企業信息化”的課程教學,提出了獨具特色的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即按照“課程目標設定( define) →內容設計( design) →課程實施( implement) → 課程評價( assess) →改進提高( improve) ”的流程來改進課程,提升了“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教學實效,以期為其他課程改革提供可借鑒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 OBE 理念的應用型本科“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探索

  關鍵詞: OBE 理念; 畜牧企業信息化; 課程改革; 應用型本科;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

  在調查中發現,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與畜牧企業信息化需求的契合度不夠。既懂畜牧養殖知識又具有信息化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十分匱乏,畜牧企業信息化人才缺口成為制約畜牧企業信息化發展的瓶頸。因此,為了培養出適合畜牧企業信息化管理需要的人才,改革“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教學迫在眉睫。

  1 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的意義

  “畜牧企業信息化”是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的專業課之一,承載著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性知識與基本素養,其教學效果決定著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然而,該課程現有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模式等與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契合度不夠。

  OBE 是 成 果 導 向 教 育 ( outcomes - based education) 的簡稱,其三大核心理念是“成果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持續反思改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OBE 關注四個問題: 1) 教師想讓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什么; 2) 為什么要讓學生取得這樣的學習成果; 3) 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成果; 4) 如何知道學生已經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

  課堂教學對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探索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建立以“學習成果產出”為導向的新型教學模式,把教學的中心放在學生“學到了什么”上,而不是教師在課上“教了什么”上,時刻關注“學生能學到什么”[1],強調對學生適應未來和社會綜合能力的培養,錘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高校培養出契合畜牧企業需求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2 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

  “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作為應用型本科動物科學專業課程之一,主要培養學生畜牧企業信息化管理與應用能力。以 OBE 的“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持續性改進”的理念為指導,結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課程教學團隊探索出了一套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所謂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就是按照目標設定→內容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改進提高的流程來構建課程。筆者用 A1 ~ A6 表示課程的知識目標,用 B1 ~ B5 表示課程的能力目標,用 C1 和 C2 表示課程的素質目標; 用 M1~ M4 表示課程的內容模塊; 用 F1~ F6 表示在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 用 Z1 ~ Z4 表示所采取的課堂組織方式。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的 “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改革 DDIAI 模式見圖 1。

  相關知識推薦:畜牧獸醫科技信息雜志怎么投稿

  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的設定,選取適合教學目標達成的教學內容,在達成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方式來實現教學目標。

  2. 1 課程目標設定

  授課教師充分了解畜牧行業的發展趨勢,根據畜牧企業不同崗位職業能力素質的要求設定教學目標。

  經過調查雛鷹農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眾品食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永達食業有限公司等大型畜牧企業以及河南裕嘉種業有限公司等部分中小型畜牧企業,分析畜牧企業在信心化管理方面的需求,結合 “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與動物科學專業學生的畢業要求之間的匹配關系,以學生為主體,把課程的教學目標細化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2]。具體內容見圖 1 中“目標設定”部分。

  2. 2 課程內容設計

  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貼近畜牧行業發展前沿,與畜牧企業接軌,讓學生能及時了解實際生產管理過程中需要的理論知識和能力,提升教學內容與學生畢業要求的契合度。本課程構建了以下“四模塊”課程內容體系。

  1) 種豬信息化管理模塊。本模塊對應教學目標 A1、A2、A3、B1 和 C1。通過學習本模塊內容讓學生掌握畜牧企業的種母豬進場、配種、妊娠檢查、轉舍、分娩、防疫、疾病、離場事件管理; 種公豬進場、采精、體況、轉舍、離場事件管理; 豬群建群、轉入、變動、轉舍、存欄管理等基本知識。學生學完本模塊內容,信息化管理軟件的基本操作能力會得到提高,同時也培養學生認真細致、踏實努力的職業道德素質。

  2) 豬場倉庫信息化管理模塊。本模塊對應教學目標 A4、B1 和 C1。通過學習本模塊內容讓學生掌握畜牧企業倉庫中原料、飼料、藥品、疫苗、低值易耗品出入庫操作及飼料生產管理、防疫程序設置、防疫提示與疫苗使用管理,提升學生的信息管理能力。

  3) 數據報表信息化管理模塊。本模塊對應教學目標 A5、B2、B4 和 C1。通過學習學生主要掌握動物生產報表、統計報表、會計報表查詢及軟件期末結算。期末結算主要是生產相關財務數據的影響與控制等知識,能為畜牧企業的管理決策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 畜牧企業信息化案例分析模塊。本模塊對應教學目標 A6、B3、B4、B5 和 C2。學生了解本學科及現代畜牧企業信息化管理的前沿技術,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的信息搜集與整合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語言表達能力。

  2. 3 課程實施策略

  “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的教學改革以學習成果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學方法設計結合課程內容特點和課程教學目標的需求,綜合、靈活地運用情景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和項目驅動法等教學方法。為了有效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上采取不同的課堂組織形式,如“微課堂”“網絡課堂”“研討課堂”和“分享課堂”等,滿足“90 后”“00”后學生學習方式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以保障學習效果,從而實現從灌輸課堂向對話課堂轉變、從封閉課堂向開放課堂轉變、從知識課堂向能力課堂轉變、從重學輕思向學思結合轉變[3]。

  2. 4 課程考核評價

  借鑒 OBE 教育理念的評價模式,本課程從不同層面( 教師、團隊與企業) 、不同維度( 素質、能力、知識) 對學習效果進行全方位評價,構建“個人表現評價+團隊綜合表現評價+企業評價”的“三融合”全過程考核評價方式,制訂個人表現評價辦法、團隊綜合表現評價辦法和企業評價辦法; OBE“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評價辦法見表 1。

  2. 5 課程實施效果及持續改進

  基于成果導向的反思改進設計要依據該課程的學習成果達成情況,持續、適時、動態地調整課程內容、教學策略和成果評估,形成課程教學的 DDIAI 閉環管控體系,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了評估學習產出并進行有效的持續改進,教學團隊設計了“畜牧企業信息化” 能力指標達成度調查問卷和“畜牧企業信息化”課程學習效果及教學狀況調查問卷,分別從學習效果、學習狀況、教師授課情況等方面要求學生做出評價,指出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根據統計分析數據,尤其是達成度較低的指標點,對該課程進行改進。

  3 結論

  將 OBE 教學理念應用于“畜牧企業信息化”的課程教學,提出了獨具特色的 DDIAI 課程改革模式,通過“教—學—考評—改進”的良性循環實現對教學過程的持續改進,體現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持續性地改進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教學結果和學生能力的培養作為核心,使課堂實現了時間、空間和內容上的開放,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教、學、做、研”一體化,提升了“畜牧企業信息化”的課程教學實效,符合應用型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要求。——論文作者:劇小賢

  參考文獻:

  [1] 劉長海,楊燕,陳智棟.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 22) : 116-117.

  [2] 楊井坤.畜牧獸醫專業基于 OBE 理念的動物微生物及免疫課程的教學設計[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 10 下) : 258-259.

  [3] 宣苓艷,申彥利,李軍.基于 OBE 教育理念的土木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實踐[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8,35 ( 2) : 127-129.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