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1-1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2021年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要確保廣西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本文以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為例,了解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就業現狀,發現貧困醫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探析相關的幫扶路徑,提出解決就業問題的相關措施,助力精準扶貧。
[摘要]2021年是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要確保廣西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順利就業。本文以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為例,了解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就業現狀,發現貧困醫學生就業中存在的問題,探析相關的幫扶路徑,提出解決就業問題的相關措施,助力精準扶貧。
[關鍵詞]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就業現狀;幫扶路徑
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909萬人,相比2020年大規模的增長必然使就業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而醫學專業畢業生人數同樣出現每年呈增長趨勢。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作為高校貧困生中的弱勢群體,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抵抗未知風險難度大,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在認知、思想、心理、就業等方面將面對更大的挑戰。因此,研究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就業現狀并探析幫扶路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收集及整理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近三年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就業情況,并對520名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進行了調查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就業現狀,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相關解決措施,特編制了廣西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就業狀況調查問卷,以廣西科技大學醫學部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為調查樣本,共發放問卷552份,獲得有效問卷520份,有效率94.14%。采用excel表格統計數據和SPSS軟件統計分析對就業意愿、就業選擇、就業困擾、對就業指導的想法等問題進行綜合分析。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中男性86人,女性434人,男女性別比為0.2∶1。職業均為學生。文化程度為?394人,占75.77%,本科126人,占24.23%。
2.2 就業意愿
首先,從畢業后的計劃來看,根據調研數據顯示,45.58%被調查者表示以直接就業為主,27.69%被調查者表示先工作、后深造,18.85%被調查者表示繼續深造。其次,從“先就業后擇業”的態度來看,70.00%被調查者表示比較同意。第三,從對當前畢業生就業形勢的態度來看,56.15%被調查者表示現在就業困難大、對就業形勢很是擔心,41.15%被調查者表示通過努力可以找到工作,僅2.69%被調查者表示完全不擔心。
2.3 就業選擇
在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問題上,78.85%被調查者認為可以是與專業有一定關聯性的工作、不一定要專業對口,認為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只占15.19%。在選擇就業地區問題上,75.19%被調查者選擇自己理想喜歡的城市,46.92%被調查者選擇經濟較發達或東南沿海城市,極少數被調查者認為沒有特別的要求或由父母決定。在就業方面考慮家人的意見問題上,55.96%被調查者不一定會考慮家人的意見,先根據就業市場情況而定,優先考慮自己的意愿;36.54%被調查者會考慮家人意見。
2.4 就業困擾
在實現就業的前景預測問題上,62.12%被調查者對自己實現就業感到有壓力,22.31%被調查者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感到自信的只占15%左右。在就業的困擾問題上,77.88%被調查者有焦慮心理,其次為自卑、挫折、急躁、依賴、從眾等心理。在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問題上,40.77%被調查者認為是專業能力不足,36.54%被調查者認為是對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16.35%被調查者認為是求職方法欠缺。在畢業生擇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上,41.35%被調查者認為是畢業生期望值過高,28.46%被調查者認為是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不夠完善,19.23%被調查者認為是用人單位聘用過于挑剔。
2.5 對就業指導的想法
從就業心理指導在就業過程中作用方面來看,超過90%被調查者認為就業心理指導是重要的,超過93%被調查者認為學校就業前培訓指導對就業能起到作用。從畢業就業指導應加強哪些內容方面來看,被調查者所選回答占比由高到低依次:為錄用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搭橋(81.35%)、收集和發布社會人才需求信息(76.54%)、宣傳和解釋國家有關畢業生就業的方針政策(75.38%)、制訂畢業生就業的總體安排計劃(70.00%)、畢業生就業狀況的(數量和去向)的統計分析(63.85%)。
3 近三年的就業情況
3.1 近三年就業率
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近三年就業率不穩定,2020年貧困醫學生就業率較201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為6.44%。對口就業率呈每年增長趨勢,見圖1。
3.2 就業單位性質和層次
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近三年就業單位種類較多。選擇醫療衛生單位人數占比最高,且較為平穩。其次為私營企業,近三年人數占比呈下降趨勢。高等學校(含民辦)呈增長趨勢,見圖2。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近三年就業層次以綜合性醫院(二級)為主,但人數占比呈下降趨勢。綜合性醫院(三級)人數占比逐年上升,2019年較2018年增長1.47%,2020年較2019年增長2.05%。綜合性醫院(一級)、其他醫療機構、其他非醫療機構人數占比變化較小,見圖3。
4 造成就業困難的因素
通過對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近三年的就業數據分析、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及訪談,結合學界近幾年的相關研究發現,廣西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在就業方面還存在職業定位不準確、就業期望值偏高、綜合素質能力不強、就業心理調適能力差以及就業指導精準不到位等困難因素。
相關期刊推薦:《農村經濟與科技》雜志是農業綜合類中文科技期刊,創辦于1990年,月刊。側重對農村經濟與科技熱點問題的研究,探討國內外農村經濟與科技發展新動向,關注“三農”問題,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理論支撐,為振興農村經濟獻計獻策。
4.1 職業定位不準確,導致就業意愿不確定性
當前的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對自身的不夠了解,就業心態不夠成熟,對于自身的職業定位不準確。本次調研結果表明:有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意愿不明確,不清楚自己未來工作的形式。另外,超過一半的學生對于所學專業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疑慮,缺乏足夠的認識,同時對他們所學專業的就業前景認知淺薄,導致他們本身就缺乏對自己專業對口工作的積極性,影響就業的質量與效果。同樣的,這也是他們的就業意愿不明確的一個重要原因。
4.2 就業期望值偏高,綜合素質能力不強,導致就業選擇局限性
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在選擇就業區域時,調查結果顯示,更多選擇經濟較發達或東南沿海城市;在選擇就業單位時,從近三年的就業單位性質可以看出,選擇在基層單位就業的非常少,更偏向選擇單位層次高,發展前景好,個人發展機會多的單位,整體的就業期望值偏高。而目前,我國“一帶一路”以來,整個國家的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加上龐大的畢業生人數,使得就業供求關系出現了巨大變化,就業機會不平等現象也就愈發凸顯。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因受到家庭環境、教育環境及生活環境的有限影響,在實踐能力、興趣特長及技能方面不突顯,整體的綜合素質能力相對不強,加之就業期望值偏高,就會導致就業選擇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4.3 就業心理調適能力差,導致就業困擾性
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因長期受家庭環境及學校環境成長影響,處于對事物缺乏自信狀態,導致心理調適能力較差。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對自己的就業有一定的壓力,存在焦慮、自卑、急躁等心理現象,對未來感到迷茫,不知所措。其次,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學歷層次低,就業層次不高,導致貧困醫學生在就業與升學的選擇之間猶豫不決,往往就顧此失彼,喪失了最好的機會;诖,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就業壓力也進一步增大。研究還表明:近三年的對口就業率持續升高,但是整體的就業率在持續下降,這也是就業壓力來源的一個因素。與此同時,研究也表明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心理健康呈顯著負相關,因此大多數學生采用消極應對的方式對待就業。以上無一不體現了貧困醫學生就業存在困擾性。
4.4 就業指導精準不到位,導致職業規劃迷茫性
從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近三年的就業率中得出,2020年較2019年的就業率下降明顯,提升就業率顯得格外重要。在調查中,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認為精準的就業指導是必要的,且精準就業指導對他們的職業規劃具有一定的引導作用的,兩者占比均在90%以上,可見如何做到精準、有針對特殊群體的就業指導機制對于貧困醫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精準就業指導為學生們提供了近年來的就業趨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給學生們提供了有效的就業引導。鐘云華等人也在他們的研究中體現了就業指導的重要性,需要切實切入到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中,以便提高貧困醫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與向上社會流動的能力。
5 幫扶路徑的分析
為了能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充分就業,應從主觀和客觀方面進行共同聯手,從主觀方面來說,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應當充分認識自我,了解自我,了解目前的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技能及就業核心競爭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從客觀方面來說,對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實施精準有效的心理幫扶,提升學生自我認知,同時,構建一主體二側翼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5.1 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理念
大學是學生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形成就業觀的關鍵時期。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作為高校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需要我們進行更多的引導。如今正處在國家經濟大格局變化的時期,貧困醫學生的就業觀也應順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新,高校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高校應加強引導貧困醫學生轉變就業觀念,樹立新的就業觀和擇業觀。高校應基于貧困醫學生在校人數,展開一定次數的就業宣講,讓貧困醫學生樹立堅定的職業信心和正確的職業觀念;高校應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讓學生在課程中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高校應利用現有的平臺精準推送相關就業信息,為構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搭橋,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擺正貧困醫學生就業心態。
5.2 強化專業技能,拓寬扶貧路徑,提高就業核心競爭力
專業技能是醫學生求職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過硬的專業技能往往能帶來更好的就業機會。因此,加強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專業技能至關重要。高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實際情況,積極調整教學模式、更新教學內容;高校應重視醫學生的實踐能力,將醫院環境搬到實訓課堂,在實操訓練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同時,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也需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高校鼓勵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積極參加創新創業比賽,在比賽中給予精準指導,提高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高校要轉變精準扶貧思維,精準扶貧不僅僅局限于資助的方式,還更應該拓寬扶貧路徑,如與學校所在市醫院合作聯動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讓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各項能力,提供就業核心競爭力,為之后的就業奠定基礎。
5.3 實施精準有效的心理幫扶,提升學生自我認知
根據研究結果,貧困醫學生就業心理對其困擾十分嚴重。目前,在我國精準扶貧進程中,解決貧困群眾的心理問題刻不容緩,解決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心理問題更是重中之重。為了改善學生的心理壓力給他們所帶來的就業困擾,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精準幫扶。高校應尤其重視貧困醫學生的心理健康,定時定量的給該學生人群做心理評估。必要時,還需進行一對一的心理咨詢。在心理幫扶的過程,可以通過“評估+引導、激勵+資助”的模式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克服就業的自卑心理。另外,增強他們的信心,幫助他們正確的認知自我也是尤其重要。為了改觀貧困醫學生的自我認知問題,高校應有針對性的對貧困醫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以此增加他們的信心。
5.4 構建一主體二側翼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就業指導是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所需的一個重要指導,對他們確定工作方向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高校目前的就業指導還不夠完善,實踐探索遠遠不夠,貧困醫學生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滿足,求職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這從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學生的思考與方向的選擇。為了讓他們對未來的選擇方向更明確,需要高校針對建檔立卡貧困醫學生的特殊性進行有質量的個性化就業指導,以教育教學實踐為一主體,職業咨詢及擇業指導為側翼構建就業服務體系,從而建立貧困醫學生可持續發展機制。高校可以拓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內容,不僅是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對未來選擇進行分析,還可以從家庭因素及社會因素來評析自己選擇的可行度。另外,還需要學生了解社會層面的趨向性,引導學生提早進入社會實踐中,以便充分了解社會現狀,這不僅符合精準扶貧的“精準引導的標準”,還有利于學生對自己人生方向的進一步確定,從而加快貧困醫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論文作者:黃婷婷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