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6-30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農業科研基地是農業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是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展示的重要平臺。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基地投入的增加,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好基建項目,推進基地建設與發展,已成為農業科研院所的發展重點。文章以浙江省農業科學
摘要:農業科研基地是農業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是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展示的重要平臺。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基地投入的增加,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項目越來越多,如何管理好基建項目,推進基地建設與發展,已成為農業科研院所的發展重點。文章以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楊渡科研創新基地(以下簡稱“楊渡基地”)擴建項目為例,結合實際工作,闡述了楊渡基地近10年來的基本建設情況,分析了基本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科學合理規劃、配備建設團隊、建立科學的基建管理制度和創新工程管理機制、加強基建項目財務管理等加強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基建項目;管理;楊渡基地
農業科研基地是農業科學研究的重要載體,是科技創新和現代農業展示的重要平臺[1]。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省級農科院大力推進基地建設,如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占地383hm2,總投資約12億元;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莊行綜合試驗站占地約150hm2,總投資約10億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溧水和六合基地占地約300hm2,總投資2億多元[2];山東省農業科學院2013年開始在濟陽建設118.54hm2綜合試驗示范基地,投資概算3.9億元。隨著國家對農業科研基地投入的增加,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項目越來越多。然而,目前我國地區間農業科研單位基礎條件發展不均衡,對農業科研基地建設的重視程度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也不一樣,基地職能部門的管理體系和運行模式各不相同,導致農業科研基地建設項目在管理過程中的規范性、科學性以及標準化方面均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因此,如何管理好農業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設項目,更好地推進農業科研基地建設與發展,為科研人員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和實驗條件,已成為農業科研單位亟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楊渡科研創新基地基本建設現狀
1.1基地發展歷程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于2005年在海寧市許村鎮楊渡村征用土地57.83hm2,建立了楊渡科研創新基地(以下簡稱“楊渡基地”)。根據科研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該院于2010年開始規劃在楊渡基地周邊擴征土地166.67hm2,啟動實施基地擴建項目。該項目于2011年取得浙江省發改委項目建議書立項批復,2011年11月被列入省“十二五”重大建設項目規劃(實施類),2017年被列入省政府投資重大項目。根據總體規劃設計,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分步實施”的要求,分畜牧獸醫研究所科技牧場遷建項目(以下簡稱“科技牧場”)、楊渡基地擴建北區項目(以下簡稱“擴建北區”)和楊渡基地擴建南區項目(以下簡稱“擴建南區”)3個子項目向省發改委報批,規劃建設生態科技牧場等十大區塊(見表1)。經過近10年的規劃、建設和運行,楊渡基地目前已成為科技創新、示范推廣和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
1.2基地建設情況2010—2019年,楊渡基地的基本建設以擴建項目為主,該項目總投資約33232.6萬元(見表1)?萍寄翀、擴建北區、擴建南區3個子項目于2012年開始逐步完成可研、初步設計及環保、規劃、國土、建設等前期審批工作,于2015年12月開始正式進行招投標和施工建設,科技牧場和擴建北區子項目已于2018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擴建南區正在建設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計建設了23個工程,其中,已通過竣工驗收的工程有20個,在建的工程有3個,還有即將開工的工程6個。在23個已建工程中,項目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程4個,>500萬~1000萬元的工程5個,>200萬~500萬元的工程4個,>50萬~200萬元的工程7個,20萬~50萬元的工程3個(見表2)。
2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根據2010—2019年楊渡基地基建情況,筆者從規劃設計、工程前期和過程管理、資金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參考借鑒不同類型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中的經驗教訓,發現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規劃設計不盡合理,施工、技術變更多農業科研基地建設之初都有一個整體規劃,以決定基地的定位和日后的發展,基建項目必須符合規劃才能促進農業科研事業和基地整體建設的發展[3]。目前,一般農業科研基地建設項目的可研、初步設計和施工圖二次設計精度不夠,比較粗糙[4],在實際施工建設過程中會出現較多需要修改和完善之處,導致工程施工、技術變更聯系單較多,有時嚴重影響工程進度。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可研編制和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單位往往不是同一家,可研一般委托發展規劃單位編制,停留在可行性研究規劃階段;另一方面,以招標方式產生的設計單位往往偏向于建筑類設計,其對涉及農田水利、溫室大棚、動物畜舍等農業建筑設施,特別是設備與土建交叉較多的施工缺乏經驗。
2.2基建力量不足,專業人員缺乏由于農業科研基地偏遠,工作累臟苦,院本部自愿扎根基地建設管理的工作人員不多,懂基建專業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5]。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基地辦目前在職6人,其中,基建管理人員只有2人,且都是10年前從其他專業轉崗而來的,相對這么多的基建工程,基建力量明顯不足,專業人員和專業知識均缺乏。該院基地辦2018—2019連續2年招聘引進1名基建專業碩士事業編職工,工作不到3個月便主動離職。究其原因,基地遠離市區,收入相對不高,生活和工作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績效量化作用不明顯,職稱職務等激勵機制不完善[6]。
2.3內控制度不健全,過程管理難度大,工期普遍延誤針對農業基建工程內容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將3個子項目分別分成5個、14個、10個單體工程招標實施,已建23個工程涉及施工單位15家、監理單位5家、設計單位6家。面對基建工程投資大、涉及面廣、小而分散、內容復雜等問題,一些基建管理環節的內控制度并不完善,如聯系單審批制度、工程資料歸檔制度等不健全。那么多的單體工程、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直接增加了管理成本,加大了管理難度。即便有跟蹤審計、監理等專業人員參與,管理效率還是低下且成效不明顯[7],基建工程在合同期內完成的往往很少,個別工程甚至延誤半年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建設單位基地管理部門自身缺乏專業基建知識,對涉及聯系單變更、工程合同管理、資料歸檔整理等不夠重視,對監理和跟蹤審計部門要求不高、監督不嚴;另一方面,監理和跟蹤審計部門缺乏責任心,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監理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不太明顯,在質量、進度等管理上難免存在松懈和疏漏之處[8]。
2.4缺乏專業財務管理,資金管理難度大在基建管理過程中,資金管理和施工管理同等重要,兩者缺一不可[9]。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楊渡基地擴建項目總投資3.3億多元,專項資金近1.5億元,從預算到竣工決算需要在幾年內完成,時間緊、任務重,資金統籌管理難度相當大。在實際基建管理中,該院基地管理部門沒有獨立的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在工程預算和造價控制、聯系單的審核簽證等方面不夠專業,導致工程款支付不及時、變更簽證延后、個別工程結算超預算等現象時有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建設單位對基建財務管理不夠重視,面對基地建設的復雜性、多樣性,財務管理水平明顯落后于工程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基地基建財務沒有相應的會計聯系人配套機制,會計人員未能深入基建現場,對基建工程缺乏了解,對資金缺乏統籌管理,造成部分專項資金執行率低,資金使用效率不高[10]。
3加強農業科研基地基本建設的對策
3.1科學合理規劃,注重與當地政府溝通,加強基建前期管理農業科研基地建設規劃設計復雜,設計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到施工過程中技術、施工變更聯系單的多少和投資額控制,甚至影響項目建設的進度。因此,基地基建項目在報批可研時就要明確總體規劃、目標定位、功能分區和建設內容;初步設計批復后一定要完善施工圖設計,注重土建和設備的交叉施工設計。在環保、財政、發改、國土、規劃、建設等前期審批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與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主動聯系對接,加快審批手續的辦理,更好地推進基地建設和發展。
3.2增強基建力量,合理配備建設團隊,建立科學的管理制度農業科研基地的建設離不開幾支實力雄厚、配備合理的具體實施建設團隊,如基建團隊和不同的設備采購團隊等。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根據基建工程和設備采購的專業技術要求,實行院所兩級管理模式,基建工程由院統一建設,設備工程由研究所招標,院所明確責任、共同推進;▓F隊特別需要基建工程方面的專業人才,因此,要把引進專業人才當作一個任務來抓,在當前形勢下也可招聘勞務派遣性質基建專業人員充實力量。一個好的建設團隊既要有一個好的領頭人,也要有扎實專業技術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員工,團隊內分工負責,凝心聚力,團結互助;üこ痰膶嵤╇x不開制度的管理與監督,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先后出臺了《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基本建設管理辦法》、《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楊渡科研創新基地擴建項目管理細則(試行)》等規章制度,同時,完善了重大事項變更審批、聯系單審批等基建內部管理制度,保障了基建管理的規范性。
3.3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加強基建過程管理和合同管理首先,合理的建設團隊需要有好的管理模式作保障,以更加有效地推進工程建設;ü芾砣藛T可選擇垂直管理和平行管理模式,垂直管理指在工程數量較多的情況下1名基建人員可管理多個工程,平行管理指所有工程里的某個環節如工程量清單編制、招投標、決算審計等均由1名最熟悉的基建人員管理。其次,基建過程中可采用全過程跟蹤審計,全程參與項目前期、建設期和竣工決算工作。在監理單位的選擇上,可采用評定分離的方法,將評標和定標分開,然后在入圍名錄里選定;建立對監理單位的考核、履職情況檢查機制,督促召開工作例會。最后,要加強合同規范管理,實行統一標準或分級授權,明確合同代表人、代理人和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權限,確保合同要素齊全、內容準確,最好有對外簽訂合同的內部審核制度。同時,要加強合同執行管理,強化合同嚴肅性,防止工期延誤,如果工期延誤,在提交決算審計材料時,一定要有工期延誤報告或說明。在合同的約定范圍內,督促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跟蹤審計單位盡職盡責,落實專人管理,加強工程建設進度管理,確保工期目標實現。
3.4加強基建項目財務管理加強基地建設財務管理,科學概算,規范執行,有效監督,嚴格控制基地建設成本,提高基地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是農業科研單位財務人員應盡的職責[9]。因此,農業科研基地自身最好有1名專業財務管理人員;農業科研單位最好能建立財務聯系人制度,為基地建設搭建溝通的橋梁。財務聯系人能嚴格執行報銷程序,參與基建全過程,掌握工程進度款支付、跟蹤審計、聯系單變更、控制價超概、竣工結算審計等進度和情況,使基地建設資金能規范有序地運行,確保施工進度、工程質量、工程造價始終處于最優控制狀態,從而完成農業科研單位基地建設所承擔的重要任務[9]。
4結束語
農業科研單位基地建設是一個從征地到規劃、設計、立項、審批、資金、招標、建設、決算審計、資料歸檔、設備采購安裝的系統工程[11],整個工程都需要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也離不開院所兩級黨政領導的重視和一個優秀的管理團隊去付諸實施。農業科研基地的基建管理是一門科學,要以科學合理規劃、配備建設團隊,以及加強基建前期管理、過程管理、合同管理和財務管理等基建管理手段為策略,與時俱進,建立科學的基建管理制度和體系,創新工程管理模式和機制,實現農業科研基地的基本建設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標準化,持續推進農業科研基地建設與發展,為科研人員創造良好的科研條件,為現代農業持續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論文作者:吳永志茹水江蔣定彩陳小龍李向冬
相關期刊推薦:《現代農業科技》(Modern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是由安徽省農業科學院主辦,于1972年創刊。設有農藝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學、林業科學、農業工程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農村經濟學等欄目,涵蓋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