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助推鄉村振興新視角: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發布時間:2021-05-06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鄉村振興需要人才培養的支持,鄉村旅游產業的提質與升級需要大學生群體的參與。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人才培養與輸出的重要來源,在解決專業的應用性與適用性的問題中需要突破對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的障礙。以遼寧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

  摘要:鄉村振興需要人才培養的支持,鄉村旅游產業的提質與升級需要大學生群體的參與。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專業作為人才培養與輸出的重要來源,在解決專業的應用性與適用性的問題中需要突破對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與提升的障礙。以遼寧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為例,通過對新環境中“雙創”教育與訓練的困惑分析,以產教融合實踐邏輯為路線,對培養方案的實施和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進行了探討。

助推鄉村振興新視角: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關鍵詞:鄉村振興;旅游管理;雙創;培養與提升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出臺,是對“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這樣關鍵詞匯的具象說明。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需要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更需要人才培養的支持,這必然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應用的適應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旅游業中重要的旅游資源形式,鄉村旅游產業提質與升級需要大學生群體的參與,不僅是農村籍大學生的返鄉創業,同樣需要城市籍大學生的熱情關注與融入,既要“思創融合”[1],更要體現“雙創”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提升。作為高等教育中的旅游管理專業是向旅游業進行人才輸入的重要渠道,其人才培養兼具專業性和職業性的特點,在應對適應性上更強調多元化和實踐性。遼寧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在新一輪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中側重呈現了對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契合了對“應用性”的實踐,這也對解決當下大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實踐困惑提供了一個動能方案。

  一、大學生“雙創”能力培養的實踐困惑

  高等教育階段的“雙創”訓練經歷了從單純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做助手、與指導教師共同參與創新創業項目,到自主提出創新創業項目解決行業問題等的三個階段,實踐形式也從大學生創新創業(簡稱:大創)訓練項目的培育到各種級別競賽項目的真操實練。目前遼寧省(2020)普通高校大學生“雙創”競賽項目已經達到104項,與旅游管理專業“雙創”競賽有關的達到13項。實踐過程伴隨著教育過程而生并互相促進,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提出為轉折點“,雙創”教育與訓練正經歷著第四個階段[2],期間的變化是與教育、行業(企業)、政府、社會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而發生發展的,在這種變化中對困惑問題的執著解決,成就了今天的“雙創”教育與訓練的新格局。新格局中的新適應要求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在服務于鄉村振興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新的理念和技能。以高校視角而言,目前困惑主要表現在:

  (一)系統性、專業化的農業教育的缺失

  農業教育問題不是農業高校的專屬,鄉村振興也不是只有返鄉大學生的參與,需要的是各層次高等教育的有針對性的幫助與服務。受學科背景影響,普通應用型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依托的學科包括農學、林學、地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史學、生態學……,除了確定的農業大學(學院)之外,綜合類大學在課程體系安排、校企合作選擇、實踐基地建設時與“三農”相關的領域很薄弱,甚至是缺失,停留在理念提倡、課堂的事例教學、新技術專題介紹、認識參觀的淺層面,要進行深層次參與提供助力并融入專業性的教育,因缺少課程基礎和實踐訓練而顯得力不從心。遼寧科技大學的旅游管理專業前身隸屬于工商管理專業,后因國家學科專業調整,變更為一級學科,依托管理學和經濟學歷經近二十年的發展,雖已涉足綜合性專業教育領域,但是涉農教育一直處于邊緣化狀態,沒有系統性、專業化課程教學,僅在教師課題申報中能看到微薄數量的題目,個別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在畢業論文確定的研究方向中更是難見有關鄉村旅游方向的題目。

  (二)基于“互聯網+”的農旅文融合研究與實踐亟待深入

  2015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同年原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提出“互聯網+旅游業”的快速發展,2016年中央1號文件對“互聯網+農業”做出部署,2020年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诨ヂ摼W平臺的農業、旅游業、文化產業已經進入深度融合階段,數字化“雙創”教育與能力提升刻不容緩,而多年以來旅游管理專業的師生依然停留在對“三大”(旅行社、酒店、景區)傳統旅游產業的熱衷,無論是課程體系、實習基地,還是畢業實習(論文)的選題都很難見到涉農領域。一方面,自有的師資力量缺乏鄉村產業成果轉化的動力,不足以支撐教學內容的傾斜和保障;另一方面,旅游專業的學生對鄉村創業實踐環境的失望和宜居性的抵觸,使得參與和服務浮于表面“,雙創”教育與實踐要真正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助力,需要突破口走向深層次。“融合”問題的提出不僅限于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還需要有人才的配套與服務,而高校作為輸出人才的重要基地,更需要有專業教育的調整與支持,此時的專業教育與服務經濟如何“融合”成為了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高等教育要解決的重中之重的問題。

  二、助推鄉村振興視角的產教融合實踐邏輯

  (一)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的滲透與呈現

  十九大報告中針對職業化教育提出了要“深化產教融合、校企融合”[3],而融合發展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助力是專業教育急需思考的問題,必然倒逼人才培養結構與模式發生轉變。職業教育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的過程,也是職業教育與鄉村產業間“產教”逐步融合及其作用發揮的過程[4]。旅游管理專業兼具專業化與職業化教育的特征,在探索“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逐步確立了以OBE教育理念為基礎的體現“雙創”能力培養的教育方案。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理念[5],為呈現結果、目標(SLOs:學生學習成果)與需求,在課程結構安排和實踐能力培養上強調螺旋式上升與立體化遞進,在融合培養主體上需要政府、企業、學校、社會多層次開展教育實踐。

  于高校而言人才培養的結果是其參與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學生學習成果的轉化對其“雙創”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對于非農類的綜合性大學中的旅游管理專業而言,人才培養的OBE理念的滲透重點強調學生行為能力的培養,這種培養需要課程體系的呈現。在旅游管理專業教育的課程體系中融入通用能力,能夠使課內、課外以及社會實踐結合成一個培養整體,其中整體中“雙創”要素的對接是其助推產業振興、服務地方經濟的責任擔當,更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實踐能力的有力保障。

  (二)“三螺旋模型”理論的支撐

  在經歷過以政府為主導的抑制型發展、企業自由發揮的動力不足的高風險階段之后,創新創業步入了多主體共同參與階段,最具有活力的參與主體之一就是“大學”。這種“多主體”參與并在彼此融合互動中達成目標已經成為共識,埃茨克威茲(Etzkowitz,1995)將這種共識以一種關系模式提出(即“三螺旋理論”),作為創新的實際參與者,三者通過相互作用進行各種形式的結合,每一方在保持傳統身份的前提下,還可以發揮其他機構范圍之內的作用,從而交叉形成彼此重疊的三螺旋區域,這一區域也成為創新的興奮劑[6]。

  依據“三螺旋模型”理論(主要是“三螺旋III”)的觀點,政府提供創新創業教育條件保障、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大學進行創新創業人才教育培養[7],社會給予文化氛圍侵染。其中,學校依據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以及人才需求特征,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確定旅游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旅游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利用企業提供的實踐基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利用企業提供的實習崗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產生新觀點,培養其創新能力,在一定的積累程度上進行創業活動。

  三、遼寧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體系

  遼寧科技大學旅游管理專業以旅游管理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簡稱“國標”,2018)為依據,進行了著重體現五大變化的大綱修訂[8]。在呈現“雙創”能力方面,以“分層次模塊化實踐”教學體系為重點,以跨專業(創新)綜合校內仿真實踐、“雙創”教育為特色,通過與校內其它學科專業實現資源共享,走內涵式可持續發展之路,形成“大學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模式。在以實現32(理論學時)+16(課內實踐)學時的專業核心課為代表的課改基礎上,輔以專業選修課+素質拓展教育課的模塊教學體系(即2018版培養大綱),培養目標面向應用與畢業要求、培養方案突出“雙創”能力素質要求,選擇與突出培養“雙創”能力有關的課程進行了關聯矩陣設置,如表1所示。學生從入學開始,四年浸潤在商業環境中,實踐與理論學習配合,由淺入深,逐步深入,從新手、逐步到熟練,直至畢業。

  四、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能力的提升設想

  (一)多主體“雙創”教育協同培養與支持

  一直以來對大學生的“雙創”能力培養問題熱度不減,涉及鄉村振興為背景的研究熱點更多的是對大學生返鄉創業的研究[9]。讓具有濃厚冶金工科背景的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發自內心對“三農”問題進行關注,甚至切身融入,是一個挑戰。

  相關知識推薦:旅游類論文發表哪些期刊快

  (1)校內課程思政中“三農”情懷與處事價值觀的融入。新培養方案中專業核心課的1/3學時設置為實訓課,這是對專業技能應用與素質要求的體現。但是如何體現“課程思政”、如何將“三農情懷”融入專業素養教育、如何將“處事價值觀”根植于鄉村振興的政治方向[10]的大局觀是教學相長的過程,需要長期堅持與投入。專業核心課方面講授涉及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法規、旅游消費者行為等問題時,將鄉村旅游規劃與開發問題進行融入,教師科研團隊將鄉村旅游問題作為專業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確立下來,代表性成果涵蓋SCI期刊、CSSCI期刊、農業領域國際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很好的詮釋了教學與科研的互為轉化與支持。未來在實踐中,從大學生“雙創”項目訓練到畢業論文題目方向的確定,將鄉村旅游(含紅色旅游)作為重點鼓勵基點,實現項目和論文數量個位數的突破。(2)校外搭建的實踐基地向鄉鎮企業拓展。旅游管理專業早于2016年和遼寧龍源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集團優先安排學生從事旅游規劃、市場營銷、資產運營等崗位的畢業實習,之后經過近四年的發展、鞏固,先后建立了包括千山旅游集團、遼寧省中青旅、大連香格里拉酒店、北京柏悅酒店、北京人衛酒店、上海迪士尼樂園等在內的實習基地20余家,但無一例外均與鄉村旅游和鄉村規劃沒有關聯,期間只有2人次在鞍山綠泰佳葡萄主題公園進行過為期兩個月的餐飲服務工作,但因為近似于鄉土氣息的初級農家樂的經營模式,學生反映實踐能力有限。所以,未來考慮在選擇實習基地時會向綜合生態園、溫泉與度假鄉村旅游景區傾斜,他們的發展軌跡與鄉村旅游市場發展有著高度的契合,與之建立實踐基地合作關系,學生會真正的走出課堂在廣闊的天地中感受鄉村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無疑會對涉及“三農”問題的鄉村振興的發展有著更深的認識,而不只是拘泥于關注農村籍學生返鄉創業的群體,當城市學生對此有了認知以后,主動走入鄉村關注農民幸福感[11]、建立旅游創客空間[12]、借助旅游電商實現扶貧攻堅[13]、為鄉村旅游規劃出謀劃策,幫助鄉村改善宜居環境,提升文化水平都是可以期待的,學生的實踐能力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二)鄉村振興項目引入“雙創”競賽

  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在實踐中檢驗[14]“,雙創”競賽是實踐能力的展示平臺。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參與“雙創”競賽,更樂于選擇旅游創意類的項目。在校內以“大創”項目為基礎,學生多是以創新論文作品和創業計劃書為展示成果,幾乎看不到實際成果的轉化。進入省級以上的“大創”項目具有明顯的創新技術特點,同時伴隨公司制企業化運營模式,而這些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所欠缺的。為此在遼寧科技大學第十五屆創新實踐班的招生中有意吸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加入,人數占比為26.3%,達到歷史最高點,這些學生進入二年級以后將會成為參與“雙創”競賽的主力軍,帶動專業學生全員參與競賽。以鄉村振興未來發展趨勢[15]為突破口,以農旅文融合為背景的助推鄉村旅游發展[16-17]的規劃、運營、模式等成果產生與轉化將更有可操作性。為了配合成果轉化中對數字化農業的需求,旅游管理專業于2019年成功獲批國家教育部第二批產學研合作項目,將和山東瘦課網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旅游管理數字化課程教學改革項目,未來為學生提供實踐基地和崗位。作為前期預演,學生于2020年首次參與“第六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涉及自媒體與古村落風俗風貌旅游重塑問題,是在學生自主創建并運營的微信和西瓜公共號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盡管項目止步于校級選拔,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說明學生的實踐領域已經開始關注鄉村問題,競賽項目內容實現了旅游創意的突破。

  (三)“分眾”主體精準課程培訓

  教育部于2018年頒布了《高等學校鄉村振興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18~2022年)》是對國務院(2018)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在高等學校實施中提出了具體要求。遼寧科技大學有著深厚的冶金工科背景“,三農”問題在我校的經濟管理相關專業中被涉獵的領域一直處于劣勢,而旅游管理專業無論是從學科性質還是應用實際卻天然的與農業經濟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旅游管理專業在對2018版的大綱修訂中明確提出了“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其中對“雙創”能力的畢業要求提出了“基礎知識+實踐能力+雙創素質”的對接目標。為彌補因學科背景和課程總學分限制而使各類課程設置結構和實踐比例安排中直接涉農課程和培訓的缺失,利用第二課堂、創新實踐班、新技術專題、畢業實習等環節安排涉農課程的學習和進行專題培訓,幫助學生掌握涉農問題的創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熟悉創業基本方法和流程;并根據參訓學生的能力進行配套設計,靈活調整培訓課時、內容難度,提升學生創新創業核心素養和服務“三農”的技術能力[18]。

  以2018版培養方案的修訂為起點,旅游管理專業2017級的學生已經在大學二年級的下學期開始按照新大綱的要求調整課程安排和學時計劃。課內實訓首次將全國鄉村旅游示范點的案例引入教學,針對遼寧省內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為主導,以校級、省級“大創”項目為平臺成功申報了鄉村農旅融合的項目。另外,借助新技術專題形式已經完成2期涉農專業培訓講座,給學生拓展了專業領域,踐行了“雙創”能力培養與提升的構想,未來將形成動態調整與螺旋上升的良性助力與發展格局。——論文作者:柳光露,任成好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