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0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本文結合農學專業的特點,從實習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方面提出了評估農學專業實習基地質量的指標體系。本文所構建的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選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評價指標和13個二級評價指標,并通過權重反映各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摘要:本文結合農學專業的特點,從實習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方面提出了評估農學專業實習基地質量的指標體系。本文所構建的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選擇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個一級評價指標和13個二級評價指標,并通過權重反映各指標在指標體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給各項指標確定了A、B、C三個評價等級,可以從量化的角度對目標進行評價和比較。
關鍵詞: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評估體系
提高地方農林院校農學專業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養,培養解決農林業生產實際問題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要求和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劃”的目標。實習基地的建設是專業系統化實踐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是實施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平臺,是學生了解社會、行業和生產實踐的橋梁,是高等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1]。建設和管理好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對提高農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現狀
石河子大學農學專業是石河子大學前身——石河子農學院成立之初最早設立的專業之一,經過59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辦學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在西北乃至中亞有影響的專業。2007年,農學專業被遴選為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目前農學專業已建成穩定的4種類型的校外實習基地:
(1)“科研型”校外實習基地是利用石河子市的科研單位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如新疆農墾農科院和石河子市農業科學院。
(2)“企業型”校外實習基地是專業和行業共同建立的校外實習基地,專業通過在企業掛牌穩步推進此類基地建設,如種子公司、農牧團場、技術推廣站等。
(3)“合作型”校外實習基地,特指大學附屬實驗場。
(4)“經營型”校外實習基地是指專業教師在科研中建立自主管理的企業和研究所,“自主管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集校內基地與企業實習基地的優點于一身,既有利于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又可以節約實習成本,如新疆石達賽特科技有限公司、石河子大學棉花所等。采用集中、分散和校內、校外雙向指導模式建設和管理專業校外實習基地。集中指的是一種類型實習單位接納10名左右或更多的同一專業研究方向學生進行實習,而分散則是在同一實習單位實習的學生是由專業的不同研究方向組成,其特點體現為:
(1)學生集中實習,有利于專業對同一研究方向學生專業知識的傳授、專業技能的培養和生活、安全的有效管理。
(2)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在同一實習單位的不同崗位實習,優點在于:一是避免了實習單位接收能力有限,學生擁擠在同一地點實習效果差;二是由于專業研究方向不同,可相互間取長補短,且每個崗位僅有1—2名實習學生,企業指導教師有精力指導,有利于企業指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為企業人力資源建設提供全面、詳細的一手資料,也有利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提高。確定創業型班的專業實習配備具備栽培、育種、信息和農作制度研究背景的3位專業指導教師,并將認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三位一體,結合實習崗位,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專業實習目標的要求,細化專業實習內容,凝練專業實習專題。
這樣,一方面可以完成學校規定的實習教學環節;另一方面有利于學生與企業和行業的對接,有利于實施學校和社會全員育人。雖然農學專業已建成相對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和規范化的實習環節,但在實習基地建設和學生實習內容上存在部分形式主義,對實踐教學基地逐步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實踐基地建設就是簽個合同掛個牌,好壞一個樣。實踐基地教學活動隨意性較大,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與安排。鑒于以上存在的問題,專業圍繞如何根據自身特點穩步推進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科學評價校外實習基地的實施效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二、校外實習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過程、結果、效果等方面綜合決定了其建設水平,因此必須通過設置多種指標,且相互補充才能科學反映建設成效。專業按照加強基地改革與建設、完善基地條件與管理、注重辦學特色與成效、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等原則[2],圍繞農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方案和對專業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和綜合實習等實踐環節的教學要求,結合專業實踐教學經驗,從過程評價、管理評價、結果評價與效果評價四個方面提出了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的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主要包括4個一級評價指標和13個二級評價指標(見表1)。
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管理是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通過幾年來對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研究,認為地方農林院校農學專業必須有效利用好社會和行業資源,建設與專業學生就業需求的多元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且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應充分體現現代農業生產管理模式,勝任學生從事與農學有關的教學、科研、技術開發與推廣、經營管理等工作,確保對具有創新、創造和敬業精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農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從量化的角度對校外實習基地進行了評價,因而有一定的應用、推廣價值,但該評價指標體系中尚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還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實踐中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武志云,王利平,高曉平.加強校內外實習基地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26(5):95-97.
[2]張烈平,吳曉鳴,李德明.工科校外實習基地評價指標體系的探討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3):30-33.
[3]李群英.地方高師院校戴明環教學質量與保障體系構建[J].職業時空,2008,(1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