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2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在一些貧困農村,由于先天發展條件存在弊端,也受到很多自然條件的影響,促使貧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沒有進步空間。下面文章在此背景下展開研究,發現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并針對這些特點,提出了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途徑,從而大力推動貧困農村經
在一些貧困農村,由于先天發展條件存在弊端,也受到很多自然條件的影響,促使貧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沒有進步空間。下面文章在此背景下展開研究,發現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并針對這些特點,提出了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途徑,從而大力推動貧困農村經濟的發展進程。
關鍵詞:農村經濟,脫貧,發展研究
1前言
貧困地區農村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環節經濟水平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質量,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梢哉f,沒有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壯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將很難得到實現。正是依此為出發點,就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做進一步的改進和探索嘗試。
2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的特點
貧困農村經濟的發展特點多,有外在的,有內在的,有近期的,有遠期的。而匯總起來,主要體現在這幾點:1)缺少村辦企業。村辦企業少,個別村落有,但是效益較差。甚至一年下來,也就只有幾千塊錢的收入,難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而沒有的占多數,多數為集體經濟“空殼村”。2)缺少創業帶頭人。每個村落都有特色的資源,都有潛在的致富門道。而這些資源始終開發不出來,與缺少創業帶頭人有著直接的關系。久而久之,山河依舊,集體經濟始終為零。3)缺少創收來源。村辦企業沒有,創業人有缺失,村落賬戶沒有經費來源,盤活經濟的工作運轉將更加艱難。
3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途徑
3.1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明確長期的發展目標
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想要上層面、上規模、上水平,制定詳細的發展規劃,是不可缺少的。為此,應切合實際的制定規劃,明確今后5年乃至10年應興建的項目、創收的資金等等。如此有了規劃,民眾搞經濟才有目標。在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應遵循這四項原則:第一,規劃要有新意,切合實際,站的高,放的遠,要鼓舞人心,振奮民眾。第二,規劃要詳細,不能放空話。說到底,這一規劃的制定,實際就是未來村級經濟發展的藍圖,為規劃的編制應體現每個階段的發展要求,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指南和依據。第三,規劃要體現未來,要有向心力,展現努力到位的廣闊前景。
3.2挖掘核心發展項目,確保自實際出發切實高效
村級經濟的發展沒有特色項目的支撐,想要搞的多好多遠都將是空話。為此,應切合實際地挖掘核心發展項目。實際項目的選擇,宜養、宜中、宜果、宜林,做到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切實能為搞好經濟提供幫助。選擇項目時,這幾個環節應落實到位:第一,深入調查,切合實際,擬定項目;第二,廣進言路,征求意見,篩選項目;第三,技術咨詢,專家指導,證實可行性;第四,籌措資金,人才引進,推廣項目。
3.3依托特有的資源優勢,逐步興建產業基地項目
農村經濟搞得好,農戶經濟收入穩定,興建產業基地項目,是重要的前提。為此,依托農村特有項目,因地制宜,搞好開發投資,逐漸興建產業基地項目。做到:庫區搞好水產養殖、林區搞好水果種植、礦區搞好礦產生產。興建產業基地項目,注意這幾點:第一,規模要上的去,種植基地至少13.33~33.33hm2;養殖基地至少200~300頭牲畜;礦產基地至少可開采3~5年。第二,技術有保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第三,效益有保障。效益是出發點,沒有效益,搞好經濟,就是空話。一個良好的產業基地,必須要有好的經濟效益。
3.4堅定不移地搞好精準扶貧工作,更好促進集體經濟的更快發展
所謂精準扶貧,是指扶貧開發能夠實行精確瞄準、定向打擊,工作的定向性、針對性、時效性得到全面提升。實施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方式的重大創新,是扶貧開發思路的重新定位。認真做好精準扶貧工作,讓最困難的地方得到最有力的政策扶持,讓最貧困的群眾得到最好的資金扶持,就能早日實現貧困村的整體脫貧。農民脫貧了,富裕了,就能反過來支持村里興辦實體,增加收入,幫助村里發展生產,增強后勁。
3.5處理好閑置不用資源,拓寬利用途徑,廣進財路
不少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不富裕,但是卻閑置不少的資產和資源。如廠房、辦公用房、校舍、林場、荒山等。對這些閑置資產,要采取積極的、主動的、有效的辦法去盤活。盤活的辦法有三個:一是改造。把那些過時的、落后的資產加以技術改造,推舊出新,重新利用。二是出賣。把那些有買家、有價值的資產,一次性賣出去,將死錢變活錢,然后集中資金辦大事。三是租賃。把那些一時找不到買家,或者不適合出賣的資產,想辦法租賃出去,收取租金,擴大財路。
3.6充分認識農村經濟的重要性,列好議事議程常抓不懈
對貧困地區農村經濟的發展,必須要有清晰地認識,意識到發展村級經濟的重要和緊迫性?紤]到這一塊發展的任務繁重,今后務必將其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來抓,將其列為重要的議事議程,常抓不懈。同時,要責任到人,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分管領導協助工作,齊抓共管。
參考文獻
[1]朱秦杰.重慶農村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新出路[J].南方農業,2015,9(3):88-89.
[2]刀波,烏小花,宋志光,等.武陵山區貧困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59-65.
[3]李發華.對貧困地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思考[J].北方經濟,2006,(15):74-75.
推薦期刊:農村經濟與科技農業技術論文投稿
《農村經濟與科技》雜志是農業綜合類中文科技期刊,創辦于1990年,月刊,大16開,內文64頁,是湖北省農科院主管,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與農村經濟與科技雜志社主辦的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類農業科技期刊!掇r村經濟與科技》側重對農村經濟與科技熱點問題的研究,探討國內外農村經濟與科技發展新動向,關注“三農”問題,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理論支撐,為振興農村經濟獻計獻策。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