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1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是目前我國完善治理體系,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也是當前我國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文就針對我國現階段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必要性進行研究,發現當前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下一步如何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提出相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是目前我國完善治理體系,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也是當前我國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本文就針對我國現階段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必要性進行研究,發現當前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存在的突出問題,為下一步如何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生態環境,生態文明,環境治理,現代化
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1 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性
近年來,雖然我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也取得了相應的建設成果,但生態環境問題依然日趨嚴重,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依然影響著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與我國所要建設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不相匹配,更與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悖。在“十三五”發展的重要時期,努力形成這種新格局,不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應當擺在突出位置,其緊迫性和重要性愈加突顯。
1.1環境保護形勢所趨
隨著生態環境問題的不斷加劇,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加深。對于政府公共管理而言,環境保護是其重要內容,更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特別是在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今天,對于生態環境的治理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與個人,都要以更加現代化的方式去保護環境,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這是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所必需的條件。
1.2順應時代潮流的需要
從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興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開始至今,善治已經成為大多數國家和政府所遵循的理想治理模式。而這種模式也是在現代化進程中不斷總結和摸索出來的。環境問題的惡化曾經給許多國家帶來沉重打擊,也付出過慘痛代價,因此,當今世界各國在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的同時,也更加重視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性,逐漸轉變發展方式,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治理同步推進。在這種時代潮流下,國家也應當調整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來的經濟增長模式,將環境問題作為緊迫問題來對待,形成“先保護、再發展”的思路,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1.3人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
生態環境與人民的福祉和健康息息相關,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民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關注也大大提高。尤其是近幾年各城市和地區的霧霾頻發,將國家的環保部門推上輿論頂端,F如今,人民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已經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的敏感度大大提升,對環境問題的容忍度也愈發降低。
這種關注度在很大程度上突顯了人民對環保部門監察工作和環境質量的不滿意,也側面顯示了我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不到位。另一方面,我國即將在2020年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愈發強烈,這種期盼和生態環境的質量形成了鮮明對比。沒有了綠水青山,再多的金山銀山也無法實現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這種熱烈的期盼和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關注,也更加昭示著我國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1.4政府作為治理主體的功能存在弱化
當前,很多自然環境的破壞與生態環境的失衡,都與我國各級政府在發揮治理作用時存在功能弱化現象有關。有些地方政府只重經濟效益發展,忽視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流于形式,搞面子工程,在上級檢查時以應付為主,使得生態環境持續惡化。這不僅與我國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相違背,更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不相稱。要想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偉大成功,各級政府就應當發揮好主體功能,擔起主要責任。因此,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真正落到實處是應有之舉,更是造福后代之舉。
2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生態治理現代化水平不高成為我國在環境治理方面的突出短板。正確認識這些短板,將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完善與提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1對生態環境治理的認識不到位
雖然我國現階段一直在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但這個理念并沒有深入人心,對生態環境治理的認識還只是簡單地停留在保護環境上。無論是各級政府工作人員,還是企事業單位人員或者人民群眾,他們并沒有認識到生態環境治理和綠色發展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以及個人對綠色生活方式的踐行。缺乏了這些認識,也就無法按照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要求來行動。
2.2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制度建設仍需完善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雖然強調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但各地在經濟建設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忽視生態治理,只是簡單地保護環境,忽略了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相關的生態文明建設,制度建設滯后,生態文明建設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相關建設脫節,這顯然無法達到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要求。
2.3生態環境治理主體沒有形成多方參與
生態環境的治理并不是單一的政府治理的責任,應該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所在。雖然現階段人民群眾對環境污染的關注度是前所未有的,但總的來說,人民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總體素養還不是很高,表達公共利益的渠道還不夠通暢,參與方式和參與途徑依然缺乏,多方主體參與的治理機制還未形成。
2.4法律法規不健全
有學者認為,我國現階段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的相關法律法規仍然是不健全、不完整的,一些法律法規還存在欠缺和不科學的地方,甚至相關法規已經落后于現有制度。這就使得我國在資源開發、管理、利用等方面存在極大漏洞,使得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無法落實。
3 對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路徑思考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是一個重要問題,這事關中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更關系到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實現。結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面來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3.1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理念的現代化
堅持和落實綠色發展的生態理念,堅持節約和保護優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保護和發展相統一;各級領導干部應當深刻領會和貫徹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增強自身的生態意識,真正意識到生態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好壞,也真正認識到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失去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人類也無法幸福美好地生活。
3.2實現生態環境治理主體的現代化
對于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大眾而言,他們都是生態環境治理的重要主體。不同的主體應當在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不同的優勢作用。
首先,對于政府而言,應當發揮第一責任人的作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確保人民生態權益的實現。同時要加強制度供給,在提供法制化、市場化的制度前提下,對各方治理主體形成有效規范和約束。
其次,對于企業而言,要堅持綠色生產的經營理念,根據世界發展潮流適當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式,努力生產節能環保的產品;同時使用新材料、新技術降低能耗和污染,踐行企業自身的生態環境責任。企業因此也會在社會公眾的支持下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最后對于社會大眾而言,應當努力擴大公民參與。缺乏了公民參與,生態治理就無法實現現代化。公民自身應當選擇合法、有效的途徑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為生態環境治理出謀劃策,發揮公民參與的作用,共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
3.3推進生態環境治理方式的現代化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其中的現代化正是要以現代化的方式和手段來推動生態治理。首先是規則治理,規則的存在是國家穩定的保障,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應當在法律法規的準繩下進行,推進全體社會成員對規則的遵循,這樣才能使現代化治理有序向前推行。其次是文化治理。
“天人合一”、馬克思生態哲學觀等思想都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應當把這種文化理念深深根植于人們的內心之中,并將其轉化為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讓全社會形成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美好氛圍。最后是科技治理。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離不開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持與幫助,科技將會大大提高生態環境治理的成效。在當今的互利網時代,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能夠很好地開拓多方治理主體有效參與治理的方式和途徑,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有序進行。
3.4實現生態環境治理法律體系的現代化
要想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就必須實現生態環境治理法律體系的現代化,這離不開我國頂層制度的設計和規劃。在我國現行的法律體系下,生態環境建設等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總領性法律缺失,甚至一些法律法規已經落后于現有的制度建設。 因此,我國必須加快出臺和形成現代化的生態環境治理法律體系,完善、修改、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與時俱進地完善環境生態環境治理法律體系,切實推進生態環境依法治理。
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一環,更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成敗。缺乏良好的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建設構想就無法實現,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就無法得到滿足,人民的幸福生活也無法實現。因此,不斷推進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 10- 28(01).
[2] 習近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N].人民日報,2014-02- 18(01).
[3] 俞可平.生態治理現代化越顯得重要和緊迫[N].北京日報,2015- 11- 02.
[4] 杜飛進.論國家生態治理現代化[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6(3):1- 14.
[5] 巢哲雄.關于促進國家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的思考[J].環境保護,2014,42 (16):44- 46.
[6] 盧智增.西南民族地區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研究——以廣西博白縣為例[J].學術論壇,2015,38(9):115- 119.
相關閱讀:生態環境保護方向論文如何寫(2篇)
生態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會關乎到現代化建設全局,以及我國經濟建設的長遠發展。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