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淺述目前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現狀及改善建議

發布時間:2017-10-17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

摘 要: 發展生態家禽產業是貴州省產業扶貧戰略的重要內容,生態家禽產業是農村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作者對貴州生態家禽發展現狀展開研究,分析生態家禽發展的優勢及其制約因素,提出貴州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定位、措施、機制及完善建議。 關鍵詞:生態家禽,

  發展生態家禽產業是貴州省產業扶貧戰略的重要內容,生態家禽產業是農村擺脫貧困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作者對貴州生態家禽發展現狀展開研究,分析生態家禽發展的優勢及其制約因素,提出貴州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定位、措施、機制及完善建議。

  關鍵詞: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對策建議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的決策部署,全面推進家禽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實現生態家禽全產業推進、裂變式發展、泉涌式增長,省家禽養殖工作專班對全省生態家禽養殖與經營情況進行了系統調研,結合我省生態家禽發展現狀,通過“SWOT”分析,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1貴州省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現狀

  1.1產能及結構調整情況

  行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省家禽存欄達8936.79萬羽,出欄5059.08萬羽,禽肉產量8.36萬t,禽蛋產量7.89萬t,同比分別增長3.7%、7.64%、6.36%、1.15%。其中:省內地方優質家禽品種養殖規模增長迅速,養殖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地方特色優勢家禽占全省家禽存欄總量比例達43.3%。其中:綠殼蛋雞存欄1411萬羽,綠殼雞蛋產量達1.1萬t,分別占全省的15.79%、13.94%,同比分別增長5.1、9.5個百分點;烏蒙烏骨雞、瑤雞等地方優質生態禽存欄2360.77萬羽,占全省家禽存欄總量26.42%,同比增長9個百分點。

  1.2品種資源及分布情況

  我省家禽品種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品質優良。全省共有地方特優家禽品種13個,其中:雞品種8個,分別為長順綠殼蛋雞、矮腳雞、高腳雞、黔東南小香雞、烏蒙烏骨雞、威寧雞、竹鄉雞、瑤雞,目前存欄分別為534.63、5.5、0.8、28.24、25.9、5.3、104.2、25.47萬羽,其中長順綠殼蛋雞、矮腳雞已列入全國28個國家級重點保護家禽品種;鴨品種3個,分別為三穗鴨、興義鴨、中國番鴨,目前存欄分別為210、5、1.5萬羽;鵝品種2個,分別為平壩灰鵝、織金白鵝,存欄分別為10、5萬羽。本地家禽品種養殖較為分散,除綠殼蛋雞在全省9個市(州)34個縣(區)均有養殖外,其余品種主要養殖于原產地。引進品種主要以具有穩定遺傳性狀與推廣養殖技術成熟的鐵腳麻、青腳麻、882、羅曼粉等品種為主,養殖量約為5312.8萬羽,產蛋量5.1萬t,是我省家禽規;B殖的主打品種,也是市場供應的主要品種,主要分布集中于黔中、黔北地區。另外,目前我省養殖量較大但尚未進行品種資源認定的有黔畫烏雞、烏蒙鳳雞、納雍土雞、松桃綠頭野鴨等。

  1.3主體培育與引進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肉雞1~3萬羽規模場(戶)為1656個,3~5萬羽規模場(戶)85個,5~10萬羽規模場(戶)31個,10~50萬羽規模場(戶)15個,50~100萬羽規模場(戶)4個,100萬羽以上規模場(戶)3個。蛋雞存欄1~5萬羽規模場(戶)315個,5~10萬羽規模場(戶)36個,10~50萬羽規模場(戶)43個,50萬羽以上規模場(戶)1個。全省共有種禽場41個,正新建或改擴建種禽場56個。通過加強招商引資活動,吸引省外家禽龍頭企業入黔發展家禽產業,2017年以來,共引進各類家禽企業53家,如六和集團、北京德青源集團、上海博潤、特驅希望等知名企業。同時,加大地方經營主體培育力度,500余家省內企業業務發展迅速,逾1000個農業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專營生態家禽養殖。

  1.4市場經營與品牌建設情況

  從市場調研信息來看,我省家禽市場總體呈現供不應求,截至2017年6月,周邊省份向我省輸入活禽為6067萬羽,輸出活禽1041萬羽,其中雞1032萬羽,逆差5026萬羽。根據對貴陽市數字化禽蛋配送中心禽數據分析,進入我省的活雞主要來自云南、廣西、陜西、四川、重慶,約占48%。省內主要來源為清鎮、惠水、息烽,占比約52%。鴨、鵝主要由廣東、湖北、廣西進口,占比約92%。品質建設方面,全省現有無公害禽類產地共435個,生產規模達10745.7萬羽;無公害產品139個,生產規模達2144.9萬羽;共174家規模養殖場、合作社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品(產地)認定,較2016年底增加11.5%。長順綠殼蛋雞、赤水烏骨雞等8個禽類品種獲認定地理標志產品,納雍土雞、納雍烏骨雞等地理標志證明正等待國家工商總局審核認定。全省已形成羅甸樂飛雞、普定高腳雞、平壩灰鵝、苗王湖野鴨、桃花雞、興義矮腳雞等區域性生態禽品牌37個,各經營主體注冊婁山百鳳、仡佬蛋、云上貴州、紅瓦綠蛋、臺茶雞蛋、百靈樹雞等自主品牌或商標76個。

  1.5生產經營模式及產業扶貧情況

  目前全省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作進行,在生產組織上,涌現出一批可復制、可借鑒的典型模式和經驗,如長順縣綠殼蛋雞“龍頭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納雍縣土雞養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松桃縣“園區+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市場”模式、石阡縣“政府+合作社+養殖大戶+散戶”模式、“村集體+貧困戶”模式等。省家禽專班系統提煉出“1244”蛋雞生產模式(即指1個綠殼蛋雞養殖產業,2個雞舍,養400只雞,年收入40000元以上)和“1125”肉雞生產模式(1戶貧困戶,每戶建100m2雞舍,每戶養2000只雞,年收入50000元以上),計劃將試點建設后,在全省推廣運行。在利益聯結機制上,充分利用企業、合作社帶動作用與“三變”改革成效,不斷總結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力求貧困戶收益最大化。

  一是以養代訓型:在貧困鄉鎮建設培訓基地,通過以養代訓的方式選派貧困戶入駐參與養殖收益,成為養殖能手后退出基地并自行與公司合作代養。二是生產發展型:采用“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按照“五統一”管理方式(即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疫苗藥品、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市場銷售),吸納貧困戶參與養殖,享受利益分成。三是入股分紅型:通過鼓勵和引導貧困農戶將土地資源、扶貧資金和“特惠貸”資金入股企業實現“三變”,入股資金按比例年度分紅。四是務工就業型:通過公司養殖基地、孵化場、飼料加工廠、屠宰加工廠等就近吸納貧困戶就業,助推貧困農戶脫貧。通過發展生態禽產業,全省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共538家企業、902個合作社帶動42692戶農戶發展生態禽養殖,其中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3戶(9萬人),實現帶動農戶人均增收3627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增收3189元。

  2貴州省生態家禽產業“SWOT”分析

  2.1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優勢分析(Strength)

  2.1.1生態環境優勢:貴州氣候溫和多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生態自然資源保護良好,空氣清新、水土干凈,是生產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天然理想場所。全省現有林地面積880萬hm2,草地面積428.7萬hm2,茶園面積41.9萬hm2,果園面積39.5萬hm2,按照每667m2養殖30只雞計算,僅茶園、果園面積就可養殖3.6億只家禽,發展潛力較大。同時,生物多樣性賦予全省良好的家禽飼料作物資源,可用作飼料的天然草地微管植物多達1410種,而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為動物防疫添加了一道天然屏障。因此,關于生態禽的定義范圍可擴大到“凡是在貴州境內養殖的禽類均為生態禽”。

  2.1.2品種資源優勢:長期的家禽養殖歷史、特點鮮明的生態自然條件,促使貴州具備了品目眾多、資源豐富的家禽品種,除已進行品種資源認定的13種外,諸如赤水烏骨雞、黔畫烏雞、烏蒙鳳雞、納雍土雞、松桃綠頭野鴨等一批品種已緊鑼密鼓地開展品種認定,還有一大批“有實無名”的“土雞”、“土鴨”、“土鵝”正逐步受到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這些寶貴的品種資源為發展具有典型貴州特色的生態禽產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1.3交通區位優勢: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貴州的扶持力度,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運輸網建設加快,G60滬昆高速、G76夏蓉高速、G56杭瑞高速及貴廣高鐵、滬昆高鐵、渝黔快鐵等的通車,極大縮短了貴州連南通北、貫穿東西的距離,省內“縣縣通高速”則促進了各區域“1小時”經濟圈的形成,貴州已成為西南交通樞紐。全國畜牧業發展的“東退西進”步伐正在加快,未來貴州將在綠色優質畜禽產品生產和交易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2制約全省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的因素分析(Weakness)

  2.2.1種源供應:當前規模化養殖的外來肉雞與蛋雞品種,可依靠引種調運或已建立的種禽基地(如息烽特驅希望、清鎮溫氏)解決種苗供應問題,種源供應不足主要表現在本地優質品種。一方面,長順綠殼蛋雞、烏蒙烏骨雞、竹鄉雞等地方優質家禽種禽場僅24個,因缺乏資金投入,新建或改擴建工作進展緩慢,種禽繁育體系不健全。部分優質家禽品種如興義鴨、矮腳雞等未得到充分保護、開發和利用,種禽管理粗放,與其它品種雜交,導致本地品種群體羽色雜亂,生產性能參差不齊,存欄量逐年急劇下降。另一方面,具備良好生產性能的家禽品種選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良好的產肉性能、產蛋性能等遺傳性狀的穩定表現,需要進行系統性的篩選與祖父母代種禽群建立,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不可一蹴而就。

  2.2.2成本控制:經測算,我省家禽養殖成本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如種苗購進成本3.8元,比國內均價高0.8元;相同飼養周期內,飼料花費較其他地區普遍高0.5元。以常規肉雞品種882為例,省內養殖出欄成本價約為12元,由山東省調運至我省屠宰銷售僅11元左右,我省養殖出欄的肉雞幾無任何價格優勢。

  2.2.3規范標準:當前,全省已然形成家禽生態養殖理念,即充分利用生態自然優勢,采取放牧飼養方式,延長家禽養殖周期,提高品質。但關于家禽生態養殖方式無統一性、科學性的養殖技術規范,產品品質評價無標準鑒定,從而導致優質禽(蛋)產品缺乏科學理論數據作為支撐,與同類產品比較優質的體現暫無說服力。如:同一品種在不同養殖方式或同一養殖方式不同品種所產禽肉(蛋)營養物質、微量元素、感官口感等,這些支撐數據需要立項解決獲取。

  2.2.4冷鏈物流:據省商務廳調研數據顯示,我省現有冷庫容量無法滿足我省綠色優質農產品大規模發展需求,冷鏈物流體系不成熟,冷鏈配送能力薄弱,難以實現長距離短時間配送,冰鮮農產品銷售半徑被極大縮小。經向蘇寧公司咨詢,以電商平臺銷售肉禽到省外,每只雞物流成本占整只雞價格的40%,省內冷鏈物流建設的滯后,也是制約全省綠色優質家禽(蛋)產品走向省外的關鍵因素。

  2.2.5屠宰加工:受家禽消費習慣影響,活禽交易仍是流通的主要方式,已運營的肉禽屠宰場僅1家(貴陽市數字化禽蛋配送中心,日屠宰量約為3萬羽),鼓勵支持白條禽上市的指導意見未出臺,家禽定點屠宰場建設滯后;另一方面,從事家禽產品精深加工的企業偏少,鮮活產品易受市場波動影響的短板難以快速補齊。

  2.3當前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的機遇分析(Opportunity)

  2.3.1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工作的客觀要求:發展生態家禽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是省委、省政府重要決策部署之一。在《中共貴州省委辦公廳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貴州省綠色農產品“泉涌”工程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黔委廳字〔2017〕35號)中,生態禽被列為全省“泉涌”發展的重點綠色農產品之一,政策氣候環境已然形成。省家禽專班已代省政府起草了《關于支持家禽產業發展促進精準扶貧八項措施》(代擬稿)》與《加快生態家禽產業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2017—2019年)(送審稿)》,出臺后將進一步奠定生態禽產業大發展的主基調。

  2.3.2優質生態禽蛋產品市場消費的現實需求:隨著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與需求越來越多,對食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沿海等發達城市,對綠色優質的禽肉、禽蛋消費需求日益增長,如貴州竹鄉雞養殖有限公司在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一線城市可實現年銷售10萬羽竹鄉雞、150t綠殼雞蛋的業績,高端市場開拓具有挖掘潛力。

  2.3.3畜牧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趨勢:發展重點產業是推進畜牧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產業結構不合理、產業鏈條延伸不夠等突出問題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切需要推動農業調整,結構上規模創品牌,提高畜牧業占農業的比重,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核心、以規模為重點,擴大農產品有效供給。發展重點產業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必須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選擇一批重點產業裂變、突破發展,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以供給側改革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2.4生態家禽產業發展的挑戰(Threat)

  2.4.1市場挑戰:一方面,全國家禽市場已呈飽和狀態,特別是雞蛋產量常年位居全球首位,占比達40%,造成家禽市場競爭激烈,利潤大幅度下滑,一大批中小型養殖企業被市場淘汰已成必然,同時由市場引起的禽(蛋)產品價格波動與周期性漲跌,勢必影響省內生態禽產品流通;另一方面,省外家禽產業發展起步早、技術成熟,集約化養殖縮減了成本,低價禽蛋產品勢必會對省內生態禽產品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2.4.2環保壓力挑戰:隨著全國環保督查對各地、各行業提出的整改意見,全省大力發展生態家禽產業必須要充分考慮養殖用地審批、環保評估、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等如何兼顧。兼之全省目前大力推廣林下生態禽放養,過度放牧破壞林地、草地,對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威脅較大。

  2.4.3融資擔保挑戰:當前影響省內家禽生產經營主體擴大規模與結構調整的瓶頸仍是資金不足的問題。長期以來,農業投融資難度較其它行業大,金融支持與撬動作用不明顯,農業產業投融資與擔保機制相對滯后,導致經營主體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從而影響生產經營活動。

  2.4.4疫病風險挑戰:禽流感等重大疫情時有發生,對家禽產業造成極大影響,由于傳播機理不明,防控形勢嚴峻,防控難度較大,加上媒體的過分渲染報道,更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造成社會人群的恐慌,影響消費者對禽產品市場的信心,直接威脅到我省生態禽產業的穩定發展。

  3對策措施

  3.1強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

  立足貴州本地特色家禽種質資源,加強對長順綠殼蛋雞、烏蒙烏骨雞、竹鄉雞、黔東南小香雞、威寧雞、三穗鴨等地方特色品種資源保護與開發,大力實施以優化品種、提高品質、創建品牌為核心的“三品”戰略,建立一批種質活體資源庫、原種雞場、擴繁場、商品場等配套的生態禽良種繁育體系。

  3.2完善養殖標準與服務體系

  加快制定完善生態禽標準體系,以地方特色品種為重點,制(修)訂完善長順綠殼蛋雞、烏蒙烏骨雞、黔東南小香雞、三穗鴨等一批生態禽生產技術規程、產品質量標準等,指導督促各地制(修)訂完善地方優勢特色品種、企業生產技術規程、生態放養等標準,支持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加強生態禽疫病防控,落實重大禽疫病強制免疫政策,積極開展動物疫病凈化創建場與示范場建設,支持動物防疫合作社、動物防疫公司等開展社會化服務。支持規模企業、合作社配套完善生態禽(蛋)產品檢驗檢測設備,加強生產過程痕跡管理,充分利用物聯網、網絡、視頻等技術手段,實現產品生產和質量安全的全過程可追溯,確保不發生重大疫病風險。

  3.3大力支持發展新型經營主體

  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引進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探索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貧困農戶參與的組織化程度,扶持建立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大力推廣農村“三變”模式經驗,大力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農戶”、“政府+龍頭企業+家庭牧場”、“養殖場+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貧困農戶”、“村集體+貧困農戶”等合作模式,引導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通過產業發展、土地流轉、就近就業實現增收脫貧致富。

  3.4推動全產業鏈同步發展

  制定完善全省家禽定點屠宰規劃,建立“規模飼養、定點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制度規范,支持市(州)所在地、重點縣依托家禽規模養殖企業,加快推進家禽定點屠宰和白條禽上市,新建屠宰加工生產線10條以上。支持修文縣打造成為我省家禽屠宰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加工基地和重要流通中心,完善冷鏈物流、市場信息、質量檢測、電子商務等配套設施。支持在清鎮市、息烽縣、納雍縣建設現代化肉雞屠宰加工基地。引導支持息烽陽郎雞、三穗麻鴨、永興板鴨等產業鏈條完整、加工基礎較好、初具品牌效應的重要產區和重點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加快發展生態禽產品精深加工,大力開發休閑食品和旅游商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3.5加大品牌營銷推廣力度

  培育貴州“兩雞兩蛋”公共品牌。培育打造長順綠殼雞蛋、烏蒙烏骨雞、赤水竹鄉烏骨雞、榕江小香雞、三穗麻鴨、永興板鴨、松桃綠頭野鴨、納雍土雞等一批區域品牌、公共品牌。大力培育發展一批企業品牌,支持企業、合作社開展省級以上名優品牌(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等)評選認定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全省十大生態禽(蛋)品牌評選”等推介活動,集聚要素資源,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提升品牌影響。支持幫助貴州優質禽產品通過電視、報刊雜志、網絡、微信、微博等各類媒體資源開展宣傳推介。鼓勵在省境內高速公路開展家禽產品宣傳推廣。在省內外采取集群組織推介的形式,參加或開展生態禽產品展示交易、專題推介、招商引資、經貿洽談等活動。

  參考文獻:

  [1]貴州省委、貴州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的意見[R].2015.

  [2]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相關閱讀:家禽科學雜志最新投稿論文目錄

  《家禽科學》本刊是山東省唯一以宣傳禽應用技術為主、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綜合性養禽?瑸槿珖竽莲F醫類優秀期刊。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刊本著服務“三農”,建設“小康”的宗旨,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建設農村小康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