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7-06-03所屬分類:農業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園林工程論文發表了鞍山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和問題,論文介紹了鞍山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對鞍山市城市綠化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考察、調研和分析,肯定了了綠綠化工作的成果,也從中總結出綠化工作的發展規律和存在的現實問題。
這篇園林工程論文發表了鞍山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和問題,論文介紹了鞍山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對鞍山市城市綠化工作進行了認真的考察、調研和分析,肯定了了綠綠化工作的成果,也從中總結出綠化工作的發展規律和存在的現實問題。
關鍵詞:園林工程論文,綠化,大樹,問題
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城市急劇擴容,高樓鱗次櫛比。隨之而來的綠化工程也轟轟烈烈火起來。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鞍山在城市建設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鞍山的變化有目共睹。國家生態環保理念也深得人心,鞍山正在爭創生態城市,園林綠化工作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鞍山對新建小區要求綠化率要達到30%。對舊有小區改造要求綠化率要達到25%。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這也為園林綠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夠不負盛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對綠化工作精益求精。為此我們對鞍山市的園林綠化工作進行了一次認真的考察、調研和分析。多年從事綠化工作的經驗發現,鞍山園林綠化尚存在許多問題,且愈演愈烈,有待提高和改善。
1鞍山城市園林綠化的現狀
1.1政府對園林投入越來越大
鞍山要建生態城市,必須加大投入這是自然的,朋友跟我說過,他2014年最多的一天參加評標共18個標段,評到下半夜1點鐘。每個標段至少3家綠化公司參與,其中有的標段6-7家綠化公司參與?梢姲吧綀@林綠化工程的火熱程度和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大。
1.2苗木胸徑越來越大
搞林業的人都知道,20世紀80年代工程用苗胸徑3公分以上就達標,近幾年逐漸提高,5公分、8公分、10公分、12公分、15公分、20公分、30公分、50公分甚至更大,問題是苗圃地可能有這么大量,這么大的苗嗎?不久前我們被邀在一個別墅小區幫忙指導栽樹,干了一輩子林業,真是開眼界啦,看見商家真是下大力氣,大手筆耗巨資綠化,30萬元栽植4株紅豆杉,冠幅達5米多,栽植地經500公分的水曲柳和柞樹,1株4萬多元,其中柞樹已經死亡。苗木胸徑越來越大,只差沒栽名木古樹了。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方式萬萬要不得,往往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1.3栽植風險越來越大
山地苗木大樹進城土壤和環境差異大,運輸成本增加,長途運輸影響成活,大樹栽植根部損傷大,成成活力低,盡管加上了高科技手段:保濕劑、保水劑、生根粉、各式營養液等措施,仍然風險很大。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鞍海路上的油松栽上是很漂亮,大樹成行,郁郁蔥蔥,可一年下來,陸續清除,樹干上掛了滴流,根部也扎上了小針,還是無法適應新環境氣候條件。換了一茬又一茬。山地氣候環境、土壤結構、立地條件,與馬路邊上的鋼筋水泥灼烤和汽車尾氣的排放無法比擬。所以栽植風險越來越大。
1.4防護難度越來越大
隨著城市亮化、美化、綠化、香花的要求,彩色樹種紛紛引進,為城市美化增添了色彩。有些邊緣種類,耐寒程度差,每當冬季來臨,防護期長,防寒工作量很大。大樹要搭起迎風杖子,灌木要縫上防寒被子,球形灌木要全包起來,只差蓋個取暖房子了,養護成本越來越高,防護難度越來越大。
1.5城市大樹越來越缺
也可能鞍山城市發展腳步特快的原因,總覺得綠化效果不明顯,大樹進城多年,卻不見綠樹成蔭的效果,感官上,還是一座鋼筋水泥的堡壘,非常缺乏大樹,經常看到綠化好的路旁和隔離帶,沒過幾年全毀了重修路,然后再綠化。馬路修了好長時間剛剛軋上瀝青,不久又刨開了,修管道,這樣的事情已經親歷了好幾次,不知管理者當初為什么總是考慮不周全呢,所以烈日灼烤下的鞍山太渴望有一片綠洲了。
2存在問題及解決方法
2.1栽植密度有悖植物生長規律
現在綠化已經達到了馬上成林效果,栽植密度大,沒有給栽植的樹木留下生長空間,樹木需要的光水氣熱,都不能滿足樹木生長所需,所以很難長成大樹,本來只能栽兩棵大喬木的地方確擠下了4甚至6棵,那就像2個人的飯分給4個人吃,短時間還可以,長時間結果會如何,相信每個人都明白,這種有悖植物生長規律的做法,必須制止。要按照不同樹種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密度栽植。
2.2大樹進城成活率低
大樹進城多年,城市卻非常缺乏大樹,究其原因成活率不高,生長無后勁,栽植密度大,營養空間有限,生長立地條件差,人工造微地形用土,一般都是取之工程施工中挖出的生土,營養上比較貧瘠,土壤酸堿度差異大,加上長途運輸,根部失水等諸多原因,大樹進城成活率低。應到苗圃地選擇適當的工程用苗栽植綠化效果要好。
2.3公路綠化效果雷同缺乏特色
鞍山綠化效果千篇一律缺乏特色,因某條路綠化效果好,領導表揚了,以后的綠化就模式化了,一律動用土石方造微地形,工程浩大,模文彩帶,球灌大小組團,彩色小喬木,大喬木、草坪。進入鞍山快車道綠化基本一樣,缺乏應有的特色,人工造景明顯,缺乏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觀。應該根據地形自然特點營造不同效果的綠化景觀,
2.4防護成本和人工巨大得不償失
防護問題,投入成本和人工巨大,冬季漫長,養護成本特高。松柏科死亡率仍然很高,應該盡量掌握適地適樹原則,選擇適應本地氣候土壤條件的鄉土樹種,避免防護成本過高。
作者:姜萬 陳大君 單位:鞍山市實驗林場
推薦閱讀:《廣東園林》(雙月刊)創刊于1979年,由廣東園林學會主辦。本刊力爭為廣大風景園林及相關行業專業人士和院校師生提供及時、真實、權威的科技信息服務。2006年我刊將增設“名園賞析”和“華南園林樹木”兩個專欄。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