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24所屬分類:論文發表指導瀏覽:1次
隨著,國際競爭力越來越激烈,國內很多作者選擇將論文發表國際期刊,提高自身在專業領域中的學術價值和認可度。以下是為大家介紹的生物醫學專業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案例。
案例一:
近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劉國珍教授帶領的集成器件和智能診斷(ID2)課題組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發表綜述文章 “Advances in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 (NAATs): COVID-19 point-of-care diagnostics as an exampl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是英國出版商 Elsevier 旗下具有高影響力的國際期刊,也是生物技術與生物傳感器領域排名靠前的核心期刊, 它2021年影響因子為10.62,SCI一區。
案例二:
近日,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青年教師楊潤懷團隊在國際期刊《高級材料科技(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ies)》(IF=7.8)上發表題為《3D打印內置微馬達的光驅微型游動機器人(3D-Printed Light-Driven Microswimmer with Built-In Micromotors)》的論文。該院研究生陳引為第一作者。
微型游動機器人一直是醫療器械的熱門研究領域,其技術的突破有望帶來新的人機交互和機器人技術,為臨床診療提供新的解決方案。其中,光控微納機器人往往需要大功率且高精度的光源,尤其是其光源往往要小于機器人尺寸才能控制方向,因此限制了其在復雜體內環境的使用。
綜上,生物醫學專業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的案例,大家可根據自身需求做出了解,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可找學術顧問指導,保證比作者自己找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成功率高。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