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

發布時間:2022-03-11所屬分類:學術成果常識瀏覽:1

  堿性土壤修復是使土壤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性狀得到一定的改善,提高其經濟效益,是從事農業人員撰寫論文的方向之一。本文學術顧問給大家分享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撰寫這一方向論文有所幫助。

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

  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一、堿性土壤鋅鎘比對小麥籽粒鎘積累的影響

  摘要:我國北方地區小麥鎘(Cd)污染形勢嚴峻.土壤鋅(Zn)與Cd存在顯著的交互作用,但兩者關系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區域調查及大田實驗,探究了北方堿性小麥土壤鋅鎘比(Zn/Cd)與小麥籽粒Cd含量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土壤Zn/Cd與小麥籽粒Cd含量顯著負相關.施加硫酸鋅(增Zn)及深翻耕措施(降Zn)均能顯著提高土壤Zn/Cd,并降低小麥籽粒Cd含量.其中,增施100 mg·kg-1的Zn2+,可將土壤Zn/Cd增加61.2%,并使小麥籽粒Cd含量降低9.28%;將土壤0~30 cm及30~60 cm土層互換的深翻耕措施,可將土壤Zn/Cd增加45.8%,并使小麥籽粒Cd含量降低13.5%.綜合區域調查及大田實驗數據,發現當土壤Zn/Cd小于50時,小麥籽粒Cd含量全部超標且有98.4%的樣品超標1倍以上;而當土壤Zn/Cd大于100時,小麥籽粒Cd含量超標風險顯著降低至11.9%.該閾值的確定對于小麥Cd污染防治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小麥;鎘污染;堿性土壤;鋅鎘比;閾值;

  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二、應用于堿性土壤上重金屬污染的超積累植物種植研究

  摘要:以調查區的嚴格管控區土壤為研究對象,挑選了酸模、龍葵、月季、金盞菊、萬壽菊、油牡丹、鳳仙花7種植物進行了大田試驗,考察超積累植物對土壤中Cd、Pb富集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植物體內或同種植物體內各部位重金屬的含量存在較大差異;酸模、金盞菊、龍葵、月季地上部分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地下部分,說明重金屬在這幾種植物的莖葉里積累較多。金盞菊、鳳仙花、萬壽菊、龍葵對Cd的富集較強,有利于修復Cd污染的土壤。除鳳仙花外,其他6種植物對Cd的轉運系數均大于1,對Cd的轉移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依次為酸模、金盞菊,龍葵、油牡丹、月季、萬壽菊。就單株而言,積累生物量從大到小依次是酸模、金盞菊、萬壽菊、月季;就每畝而言,積累生物量從大到小依次是金盞菊、酸模、月季、萬壽菊。綜合植物對重金屬的富集系數、植物自身的轉運系數、整株生物量以及植物的經濟價值等考量,萬壽菊、金盞菊、月季在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同時還可兼顧提升經濟效益,酸模作為有效降低Cd、Pb含量的重金屬修復植物,可推廣應用于堿性耕地的重金屬污染修復。

  關鍵詞:堿性土壤;重金屬污染;超積累植物;酸模;月季;金盞菊;萬壽菊;

  堿性土壤修復方面發表過的論文三、施用有機肥對堿性土壤理化特征與作物生長的影響

  摘要:以改良堿性土壤為目的,以生物質有機肥為試驗材料,以廣泛食用的白菜(Brassica rapa var.glabra Regel)為種植作物,開展盆栽試驗研究.有機肥施加量為1%、2%和3%,以不施加為對照,每個處理重復3次.白菜栽種3個月后,對不同處理下土壤理化性質、酶活性、作物氮、磷含量及產量進行了測定.統計分析表明:施用有機肥可顯著降低堿性土壤pH,增加土壤有機質、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并明顯提高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P<0.05).此外,施用有機肥顯著提高了作物產量,降低了作物根冠比,提高了葉片氮和磷含量(P<0.05).

  關鍵詞:有機肥;土壤肥力;酶活性;作物產量;堿性土壤;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