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3-26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針對電力電纜埋于地下不利于故障定位的問題,文中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電力電纜的現實影像轉換到虛擬屏幕中,使得電力電纜故障定位更加方便、快捷。該故障定位策略通過將電纜當前所處環境的圖像編碼數據與位姿數據投射到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中,同時能夠將獲取的圖像
摘要:針對電力電纜埋于地下不利于故障定位的問題,文中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電力電纜的現實影像轉換到虛擬屏幕中,使得電力電纜故障定位更加方便、快捷。該故障定位策略通過將電纜當前所處環境的圖像編碼數據與位姿數據投射到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中,同時能夠將獲取的圖像與典型模型庫進行對比和匹配。用此步驟生成的圖像源數據觸發三維定位注冊,實現故障電纜的快速定位,并將故障電纜的虛擬影像顯示到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中。文中所述的電力電纜故障定位策略,能夠實現在不開挖電纜、不現場勘探的情況下,快速、準確地定位故障電纜。通過將電纜狀態真實地顯示在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上,方便檢修人員快速找到故障。該電力電纜故障定位方法不受電磁波的影響,在非故障線路段檢測時也無需停電,顯著減少了檢修難度與停電時間。
關鍵詞:電力電纜;增強現實;故障定位;圖像編碼數據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不斷加速,對于電力電纜的應用越來越多,現存的城市架空線路必要時也需要改為地下電纜的電力傳輸形式[1] 。電力電纜雖然較為美觀,不會影響地面的城市建設,但由于其位于地下,一旦發生故障會給電力檢修帶來較大的困難。尤其是對電力電纜故障的快速、準確定位,通常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不利于供電可靠性的提升[2] 。因此,開展電力電纜故障定位的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與潛力。
電力電纜線路與架空線路相比具有獨特的優勢,包括占地面積小、供電可靠性高、電壓降較小、故障率低以及防雷擊等。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建設、發展與電力電纜使用率的提高,其故障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比如短時的瞬時故障與接地故障、工程施工、地質災害等,均會造成電纜各種各樣的故障出現[3] 。因此如何快速定位電纜的故障點,對減小停電時間具有較為關鍵的作用。根據目前的了解,電力電纜故障定位通常采用電磁感應的裝置進行。但其存在抗干擾能力弱、操作復雜的問題,且無法直觀識別電纜的故障類型[4] 。
基于此,文中提出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定位電纜故障。該方法可增加運維的效率及可視化程度,對提升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時間均具有重要意義。
1 增強現實技術
1.1 增強現實概述
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是屬于人工智能的產物之一,其基本原理可表述為在真實自然環境中顯示 AR 設備所收集的虛擬數據、三維模型等。將不在現場的事物以可視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即 AR 技術可以將虛擬影響與現實相結合。而這種結合可從一定程度上打破空間的界限,給予用戶近乎于真實的體驗[5-13] 。
現階段,增強現實技術已應用于多個領域。寶馬汽車公司已開發了 AR 汽車維修技術,牛津大學利用該技術創新地使用了相關設備的引導系統,我國相關團隊也在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恢復歷史文物,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此外,增強現實技術在醫學、體育、教育及文娛活動等領域均有重要的應用。
該文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電力電纜故障定位,采用計算機輔助系統,結合已有的電力電纜資料數據,建立與之相同的模型數據庫。然后通過增強現實技術所收集到的數據資料與數據庫相匹配,對比得出特征圖,以上步驟有利于三維注冊階段的精度與速度。增強現實下的電力電纜可清晰地顯示在現實環境中,使得運維檢修人員可直觀、快速、準確地發現故障,判斷故障地點與故障類型,具有較強的真實度,從而實現電纜故障的快速定位。
1.2 系統框架
如圖 1 所示,該文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電力電纜故障定位方法,利用虛擬投影與影像傳感器的混合跟蹤注冊技術,同時綜合利用圖像處理先進技術,具體的系統結構主要包括 4個步驟:
1)通過放電傳感器對電纜進行實時監測,若發現故障,則及時獲取三維坐標;
2)根據步驟 1)所得的坐標結果,將攝像機轉向故障所在位置,自動捕捉故障點圖像進行三維注冊并獲取相關數據;
3)利用圖像處理模塊對圖像進行邊緣完整性校驗與優化,拼接成完整圖像;
4)信息輸出是將呈現的三維影像轉換到二維空間中,并通過圖片的形勢融合輸出顯示。
1.3 關鍵技術
1.3.1 三維注冊
增強現實技術的關鍵點就是實現虛擬數據與現實世界的無縫結合,以達到最優的人體感官效果。而三維注冊技術的作用,就是將虛擬坐標與現實坐標進行拼接與校對[14] 。
可采用 OpenCV 開發包的相機標定方法進行三維注冊,以獲取內外參數矩陣。
1.3.2 顯示輸出
顯示輸出是將增強現實處理結果可視化的過程,將檢測結果呈現到運行人員視野內。這一過程雖然是結果顯示的最后一步,但卻能直接影響用戶的體驗,因此對顯示輸出的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
相關論文文獻您還可以了解:增強現實技術方向的論文文獻
該文結合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工程能夠實現有針對性的外形輪廓自動識別、拼接與匹配。在顯示輸出中要經歷一個邊緣檢測的過程,若邊緣檢測結果出現模糊或不完整,則需要視頻采集設備繼續重復視頻資料數據收集工作,直至達到預想的結果為止。進行圖像識別和虛擬信息的匹配與融合,最終呈現給運行人員一個完整、準確的圖像。
2 電纜故障分析
電纜故障定位檢測是運行人員處理電力電纜故障的前期工作,故障定位的時間長短,決定了此次故障處理的效率及停電時間的長短,最主要考慮的是時效性與準確性[15] 。
2.1 電纜故障處理模式
實際運行檢修工作中,工作人員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驟,主要為前期工作準備、電纜故障類型判斷、推斷故障范圍、電纜路徑定位、精確定位和故障處理。詳細流程如圖 2所示。圖2 電纜故障處理主要流程
2.2 故障定位系統架構
故障定位系統總體架構需要多個步驟與多種設備共同配合完成,還需要通信設備能夠及時的將信息數據傳回總臺,如圖 3 所示。通常故障發生后,一般從最易發生故障的電纜接頭處開始,運檢人員通過增強現實顯示設備,包括增強現實眼鏡、頭盔等視頻采集裝置掃描到的真實現場情況,獲取真實的現場環境與圖像,然后將這些數據傳回總臺服務器[16] 。
3 系統流程
如圖 4 所示,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電力電纜故障定位系統,主要流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獲取增強現實顯示輸出設備的當前位置編碼數據信息,以及與之相匹配的所在環境對應的當前圖像編碼數據,為后續的數據處理與校對做資料準備。
2)將所述的當前圖像編碼數據與特征圖形庫中的預制數據做對比匹配分析,確定與當前圖像編碼數據匹配,生成三維注冊的數據資料,這些數據包括外形數據、視角數據和空間距離數據。
3)進行三維定位注冊,調整當前位置編碼與目標圖像的虛擬數據,進行三維注冊編碼。建立電纜的視頻采集數據與增強現實顯示設備的匹配坐標系,進而調整位置關系。
4)獲取生成所述三維注冊指令的觸發時刻,根據觸發時刻與目標圖像數據,調取虛擬電纜數據庫中對應的空間圖像數據。
5)對空間數據進行編碼,將編碼后的空間距離相關數據與其對應關系發送至增強現實顯示設備中。將電纜的實際情況顯示至預先設定好的現實環境中,以此判斷電纜的運行狀態是否良好或處于何種故障狀態。
4 算例分析
根據某城鎮供電所 12次電纜故障定位處理的情況,比較人工檢修與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的定位時間。
其 中 ,硬 件 采 用 ARTRAY 公 司 的 ARTCAM274KY-WOM 型號相機,鏡頭為 M1614-MP2 型號,有效像素為 1 628×1 236。數據處理計算機為戴爾計算機,i7處理器,4 GB運行內存。
在以上條件下,詳細記錄電力電纜故障診斷結果,如表 1與圖 5所示。
結果表明,常規人工檢修情況下的電纜故障定位時長平均達到 7 h 以上,最長用時 9.63 h;而通過 AR 增強現實技術的電纜故障定位用時可降低至 1 h 左右,顯著縮短了故障定位時長,提升了供電可靠率。
5 結束語
通過實際案例的比較,表明文中基于增強現實技術的電力電纜故障定位策略,能夠快速、便捷、準確地找出電纜故障位置,便于檢修與減少停電時間,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且可大幅提高運行人員的操作安全性及當地電網供電可靠性。
但是,增強現實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一方面,增強現實設備較為昂貴,且對通信要求較高,維護成本會增加,初始投資較大;另一方面,增強現實技術在電力電纜方面的應用僅可通過視覺感官來判斷故障與否以及故障類型,但對于電纜內部故障無法作出準確判斷。在未來的應用中,探索多種電力電纜故障識別、定位方法的結合,具有較大的研究潛力。——論文作者:卞佳音,徐 研,張 玨,單魯平,陳文教
參考文獻:
[1] 喻尚,周鳳星,張智恒.基于相敏檢波的地下電纜故障精確定位系統[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9 (12):56-60,68.
[2] 唐陽,李君豪,熊雙菊,等.基于小波分析的地下電纜故障定位仿真研究[J].電子科技,2019,32(9): 60-64.
[3] 楊靜,朱曉嶺,董翔,等.基于護層電流的高壓電纜故障在線監測和診斷[J].高電壓技術,2016,42 (11):3616-3625.
[4] 馬奎,羅益民,劉偉.基于電磁感應原理的定位跟蹤系統電路設計[J].包裝工程,2017,38(11):153-158.
[5] 韓海韻,彭林,陳晰.增強現實技術最新進展及其在電網的應用前景[J].電力信息與通信技術, 2018,16(3):26-33.
[6] 常潤.增強現實技術及其在變電站運維工作中的應用[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7.
[7] 郭子興,張曉林,高巖.基于雙目視覺的增強現實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子設計工程,2018,26(23):1-6.
[8] 會勤,周育才,左萃,等.變電站三維智能虛擬運檢系統[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7,32(4):73-78.
[9] 鄧麗,魯琛瑤,邵宇鷹,等.增強現實技術在電力系統故障源標識中的應用[J].系統仿真學報,2014, 26(10):2386-2390.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