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7-31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通用航空是我國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民航局兩翼齊飛的戰略目標,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改革的現狀,并對未來的改革發展方向提出一些想法。 關鍵詞:通用航空;空域改革;通信導航監視;ADS-B;航空器制造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
摘要:通用航空是我國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方向,是民航局“兩翼齊飛”的戰略目標,本文主要研究了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改革的現狀,并對未來的改革發展方向提出一些想法。
關鍵詞:通用航空;空域改革;通信導航監視;ADS-B;航空器制造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筑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用于通用航空器起降的機場稱為通航機場,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用于航空器起降的起降點,目前我國共批準備案了290個各類通航機場,2019年底通航機場第一次在數量上超過了民用航空機場,標志著我國通用航空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期刊推薦:《中國民用航空》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是研究民航發展的重大問題、宣傳中國民航政策法規、報道行業重要工作動態、展示中國民航企業形象的重要陣地;是發布中國民航權威統計數據、進行行業前景分析的重要媒介;是交流國際國內民航業信息、介紹民航先進管理經驗和最新航空技術的窗口。
自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后,通用航空的發展從基本停滯到飛速發展,五年間通航機場數量成倍增長,通用航空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快速增長,但是高速增長背后也隱藏著一直以來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頑疾,低空空域改革開放步伐緩慢,航空器飛行監管能力不足,航空器制造能力嚴重不足等,解決好這些問題成為目前最重要的任務。
中國的空域現行的是航路航線網絡,所有的空域均是空軍管轄,民航的航路寬度基本在八公里到二十公里之間,高度沒有特殊限制均是地面到無限高。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時的軍民航機場交錯分布,民航和軍航共用一片空域,相互之間影響較大,航路結構也因為采用飛臺的程序導航模式造成航路彎曲較多,航路結構矛盾點多,而且軍民航使用的標準不一致,導致軍民航的飛行沖突多發,空域資源利用率極低。隨著航空業的快速發展,舊有的空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需求,歷經多次改革現在基本實現了航路內空域劃歸民航管轄,航路外歸空軍管轄,基本滿足了民用航空的發展需求,但是隨著通用航空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低空空域改革又稱為新的難題。我國全國的低空空域尚未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標準實施分類和管理,沒有劃設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也沒有劃設通航航路航線,現在通用航空使用低空空域需要民航和軍航的批準協調,審批難度大,環節多,時間長,導致通用航空器飛起來難;雖然我國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在一些試點地區取得一些進步,但仍然沒有改變過去已審批為主的管理模式,由于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造成在運行中缺乏統一的標準,計劃審批隨意性大,各地區之間的尺度把握也不盡相同,造成空域使用難仍然是制約通航發展的重要瓶頸。
在2018年民航局印發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未來我國將建成由1個國家信息管理系統、7個區域信息處理系統以及一批飛行服務站組成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全國低空飛行服務國家信息管理系統、區域低空飛行服務區域信息處理系統和飛行服務站組成三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為低空飛行活動提供有效的飛行計劃、航空情報、航空氣象、飛行情報、告警和協助救援等服務。2019年隨著低空目視飛行航圖的發布,低空空域限制收集和目視障礙物限制的完善,我國的低空空域改革將逐步實現與國際接軌,通用航空機場的空域使用情況,相關的航行通告等也可以在平臺上及時公布,用戶的需求也將得到初步滿足。但是通用航空空域的相關法律體系建設仍應該加快完善,通用機場的建設審批權限下放到省級的監管局,配套的空域使用管理規定和飛行計劃申請也應該簡化,可以參照國外的標準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由機長和通航機場負責,除特殊飛行任務外不需要進行預先申請和批準,只需要在飛行前按照規定進行飛行計劃報備和說明,簡化程序,減少環節,真正的為通用航空飛行提供便利,擴大低空空域開放,優化飛行服務,提高審批效率。
完善低空空域監管,提升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建設,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通用航空聯合監管機制,在方便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同時,加強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加快低空飛行服務站建設,利用先進的導航監視設備對通用航空器進行全流程跟蹤,航空器也應當配備甚高頻通信設備、高精度導航設備、二次雷達應答機和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保障航空器操作人和監管人員能夠持續的進行雙向通話。特別是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是國際民航組織確定的未來主要監視技術,ADS-B技術將衛星導航、通信技術、機載設備以及地面設備等先進技術相結合,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校的空中交通監視手段,能有效提高管制員和飛行員的運行態勢感知能力,擴大監視覆蓋范圍,提高空中交通安全水平、空域容量與運行效率。因為通用航空航空器機型組成復雜,作業區域和作業時間靈活多變,作業種類繁多,對通信導航監視等服務的需求差異較大等特點,所以推進通用航空ADS-B監視的建設與應用,在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全面實現ADS-B監視,在報告區域根據航空活動需求建設必需的ADS-B地面設施。根據通用航空活動的特點,優先在教學訓練、海上石油服務、農化飛行、航空護林等作業區域與時間相對固定、飛行活動較為密集、對監視服務信息需求較大的通用航空活動區域建設和應用ADS-B。對“低慢小”航空器,特別是無人機,應該充分利用電子圍欄和5G通信導航技術對航空器進行實時有效的監控,對不同任務性質的無人駕駛航空器,應該從飛行時間和飛行范圍等多方面進行精細化分類管理,對無人機出廠設置,飛行能力限制和實名制注冊等多方面進行監管,確保各類航空器安全有序的運行,確保飛行安全。
通用航空運營之外,通用航空器的研發制造維修等也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全面發展的弱項,目前使用的通用航空器主要依靠進口,對外依存度較高,近幾年國家鼓勵通用航空器的自主研發和制造,密集推出了一系列的規章政策扶持國產航空器制造,鼓勵大飛機與小飛機制造商聯動,加強適航審定和航空器運行評審能力建設,大幅提高通用航空器的研發制造水平和自主化率,明顯提升國產通用航空器的的比例,提高通用航空器關鍵技術和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能力,提升國產化水平,制造更多種類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質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的維修、通用飛行人員的培訓和航空器的金融租賃等通用航空的下游產業也需要加大扶持力度,對通航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建立統一的標準,完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推動上下游服務業共同發展。
通航產業過去幾年蓬勃發展,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定位日益清晰,各種監管政策日益完善,只要我們繼續深化低空空域改革,簡化飛行程序,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應急救援渠道,降低通航市場準入門檻,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體系,我國的通用航空將邁入新的高度,通航的發展必將無限光明。——論文作者:吳文強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