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2-21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農村的建設發展速度也比較快,尤其體現在公路設施的建設上。公路是聯系農村與外界的最有效交通途徑之一,其順利建設會推動農村的全方位發展。現階段,我國的農村公路出現了一些較為常見的病害,嚴重阻礙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處于飛速發展的階段,農村的建設發展速度也比較快,尤其體現在公路設施的建設上。公路是聯系農村與外界的最有效交通途徑之一,其順利建設會推動農村的全方位發展,F階段,我國的農村公路出現了一些較為常見的病害,嚴重阻礙了其正常功能的發揮,因此需要找出原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進一步的損失產生。本文對目前我國現階段農村公路存在的病害及其產生的原因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一系列養護防治措施,希望為有關部門提供借鑒。
【關鍵詞】農村公路,病害,原因,措施
現階段,我國農村的路基路面出現的病害導致很多農村公路的使用會受到交通量和車輛承載量的限制,嚴重阻礙了農村居民的正常出行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公路管理部門要及時研究農村公路病害形成的原因,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保證農村公路的質量,延長其使用壽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
1農村公路病害及其原因分析
農村公路路基存在的典型病害主要包括路基翻漿、沉陷、缺口、滑坡和水毀和坍塌等;路面存在的典型病害主要為坑槽、松散、裂縫、翻漿和沉陷等。公路長期暴露在大自然中,并且容易受到車輛重荷載、暴曬、雨雪、嚴寒酷暑以及凍融等災害的考驗。因此,錯綜復雜的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公路病害。
此外,路基填土高度達不到要求,容易導致地下水上滲,使地面水無法排除,嚴重時灌溉水會浸蝕路基;作用于路面的荷載難以實現有效的擴散,路基翻漿和沉陷等嚴重變形情況極易出現。排水設施不完善,農村公路的排水設施僅設有一些比較基本的橋涵、邊溝,截水溝、排水溝、盲溝和急流槽等排水設施嚴重缺乏,使地下水、地表水對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地損壞,路基沉陷、翻漿、沖刷、坍塌也隨之出現,進而使得瀝青路面松散、剝落、龜裂,水泥路面卿泥、錯臺、斷裂[1]。
2農村公路的養護措施
2.1多渠道籌集資金
多渠道籌集自然村“村村通”公路建設資金:①積極主動向交通上級部門爭取補助資金;②整合資金,優化建設,即把發改、民宗、財政等興邊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較少發展項目的資金進行整合,將用于農村建設的有限資金集中使用確保“村村通”公路工程的順利實施;③發動群眾,用好用活一事一議政策,在群眾自愿的原則下,用民主方法籌集資金。
2.2路肩方面的養護
路肩方面的養護措施具體可以總結為六點:①路肩應適當保持為橫坡,硬路肩橫坡應與同類型路面橫坡相同,路肩為土或者草皮材料時,橫坡應設置為超過路面橫坡的1%或2%,這樣可以保證其排水效果,對于橫坡過大的土路肩要用良好的砂性土進行填補與壓實,橫坡過小的土路肩按照規定的坡度進行鏟削整修;②保證路肩的平整堅實,對一些存在車轍、坑槽或、路面產生錯臺或出現一定堆積物的高路肩,必須及時采取整修或者清除措施,要除掉積水和淤泥,使用建設原路肩的土進行填平壓實,硬路肩的治理可以參照相同類型的路面治理方法。
、蹏澜诼芳缟戏N植農作物和堆放雜物,保證橋頭、平曲線內側和一些陡坡路段沒有堆料現象,要在公路的路肩意外設置備料臺;④對于一些較窄的路面或者交通運輸量相對較大的路線,可以利用當地的砂石、礦渣等材料,按要求加固、硬化路肩,這樣可以減少路肩養護的工作量;⑤及時修復流水、擠壓等因素損壞的路基邊緣;⑥若土路肩的縱坡大于5%,在該路段合理設置截水槽或硬路肩。
2.3邊坡方面的養護
路基邊坡坡面包括自然山體和人工修建兩種坡面,路堤與路塹邊坡的坡面分為加固防護的和不防護兩種。邊坡的養護維修可以總結為五點:①要保證邊坡的坡面狀況良好,平實無裂縫及時檢修,加固邊坡的各種設施,保證其正常使用,嚴禁在邊坡上及路堤坡腳、護坡道上進行挖掘、種植或建設其他設施;②要經常觀察路塹邊坡的情況,及時處理危巖、浮石和滑塌體等,避免其不穩定對居民的出行產生危害和堵塞。
、廴籼钔谅返牡踢呉驔_刷出現了缺口,要及時使用粘性好的土壤進行修補,填土路堤邊坡修理時,要把原坡面挖成階梯形狀,分層夯實,保證與原坡面的平順銜接;④若土路塹邊坡出現沖溝,及時填塞搗實,對潛流涌可以隔斷水源,開溝將水引導至路基外;⑤對沖刷嚴重的沿溪路段,可采用拋石防護、石籠防護、護坡、擋墻等加固方式[2]。
2.4排水設施的養護措施
具體總結為三點:①保證排水設施的暢通,在汛前、雨中、雨后進行及時巡檢,修復沖刷、淤塞或損壞的區域;②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質等條件對邊溝、排水溝、截水溝等進行加固,當流量較大或縱坡坡度為1~2%可使用松土,當流量較大或縱坡度為3~4%時,可使用黏土,溝底鋪砌片石,在溝壁使用草皮進行加固;③定期檢查暗溝,沖洗清除堵塞、淤積,保證其暢通[3]。
2.5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規范臺賬管理
結合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實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辦法和技術規范,明確管養職責與工作流程,落實了每條線路養護責任人或組織,用制度管人管事,按規范或標準運作。對農村公路基本情況、橋涵登記卡、維護資料、管養人員情況等詳細檔案,實行痕跡化管理,細化臺賬內容,嚴格管理,運作規范,運轉高效的發展軌道。
2.6轉變傳統管養模式,促進農村公路發展
重建設、輕管養,一度是農村道路發展的“通病”。新一輪農村道路發展中,建好、管好、養護好、運營好的“四好”理念成為基本遵循,全省上下在建、管、養并重,創新管養機制上進行了更加富有成效的探索,積極推進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構建責任明確、運轉高效的管養體制機制,加快實現農村公路以建設為主向建管養運協調發展轉變,促進貧困地區交通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
、俳⒔∪r村公路管理機構機制。充分發揮鄉鎮政府、村委會的作用,基本建立鄉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和充分調動沿線村民的積極性,切實維護好路產路權。加強公路路政管理,全面推行管護“路長制”工作機制,壓實縣、鄉、村三級行政主要負責人對農村公路的管護責任。
②平穩有序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路面以養護質量為重點,建立養護質量與計量支付相掛鉤的工作機制。吸收沿線群眾參與,助推沿途群眾脫貧致富。農村公路大中修等專業性工程,實行市場化養護,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化養護隊伍實施,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農村公路養護市場的監督管理,不斷創新農村公路養護模式,完善養護考評機制。
、厶岣呖茖W化決策水平,提升管養質量和效益。健全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科學決策機制,不斷提高養護工程的設計、施工、質量檢測、工程驗收等環節的管理水平。加強農村公路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規范農村公路檢測評價工作,努力提升養護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4]。
3結語
農村公路在我國農村的經濟建設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相關部門應重視農村公路的病害問題,總結公路的結構問題,結合當地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保證農村農路的正常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澗.農村公路病害及其養護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50):262~263.
[2]田春秀.農村公路病害及其養護措施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27):73+75.
[3]韋浪波.農村公路養護技術管理及病害防治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6,23(04):167+170.
[4]程海維.農村公路常見病害原因分析及處治[J].交通科技,2013(05):83~85.
相關公路期刊推薦:《建材與裝飾》雜志是由成都市新聞出版局主管、成都市新聞出版發展中心、成都市裝飾技術研究應用協會聯合主辦的具有全國統一認刊號的省級綜合性建材科技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