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9-14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隨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企虧損加劇,導致煤機市場嚴重萎縮。以嘉華機械公司為例,在系統分析嘉華機械公司發展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查研究,提出了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則是新形勢下我國中小煤機企業保生存的關鍵之舉。
摘要:隨著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煤企虧損加劇,導致煤機市場嚴重萎縮。以嘉華機械公司為例,在系統分析嘉華機械公司發展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調查研究,提出了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綜合競爭力,則是新形勢下我國中小煤機企業保生存的關鍵之舉。
關鍵詞:新形勢,轉型升級,煤機企業
0引言
煤炭“黃金十年”期間,隨著產量的快速增長,煤機裝備制造業緊跟其后,煤機企業的生產規模、生產能力爆發式的增長。前些年,國外煤機企業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和先進的技術蜂擁而至,民營企業依靠低廉的成本、靈活的體制和機制異軍突起,其他制造行業也紛紛轉入煤機行業。同時,國內各類煤機企業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新建,多個因素的合成導致了全國煤機制造總規模井噴式增長。目前,我國已成為煤炭機械裝備研制和使用大國。
據統計,2012年涉及生產煤炭機械裝備并取得“安標”許可證的企業總數約5000家[1],煤炭機械制造工業總產量達500萬t,位居世界第一,行業產能過剩已經形成。進入“十二五”時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受國家宏觀經濟減速、國際煤價下跌等因素影響,煤炭需求增速放緩,煤炭價格直線下跌,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全線下降、煤炭行業面臨生存困境。
由于設備投入量大幅減少,導致煤機市場需求量急劇下滑,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甚至惡性競爭,利潤空間極度壓縮,較大面積的煤機企業開工不足,處于放假停產狀態,對于本已處于競爭白熱化的微利、甚至零利的煤機行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四川華鎣山廣能集團嘉華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嘉華機械公司”)生存也面臨嚴重挑戰。
然而,危機往往伴隨著機遇,為了維持煤炭企業安全生產,雖然企業成套裝備投入減緩,但設備改造、大修需求量將會持續上升。嘉華機械公司通過充分的市場調查,以及對原綜采成套裝備客戶的走訪,抓住煤炭企業設備投入下降而設備改造、維修業務大幅增長的機遇,決定實施從制造型企業向修造型企業轉型戰略,走“設備再制造”之路,助推企業改革脫困,力保員工隊伍穩定,使企業在惡劣市場環境下求得生存。
1公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嘉華機械公司緊緊抓住煤炭發展黃金時期的機遇,取得了較大發展。但傳統工藝技術及煤機產品比重較大,裝備、技術、人員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公司生存,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問題。
1.1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
1)產品以煤機為主,其他行業涉獵較少,生存能力不強。嘉華機械公司定位為煤機制造企業,產品生產以各型煤機為主,公司命運與煤炭行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受市場低迷、價格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生存面臨嚴重挑戰。
2)產品附加值低,總量增長過快而利潤增長較慢,盈利能力差。如主打液壓支架綜采三機成套系列產品中,公司僅負責鉚焊件制作、精度要求不高的加工件以及部件總裝,附加值低,利潤薄,沒能很好的增加積累以抵御市場風險。
1.2設備設施陳舊,工藝技術落后
1)本部設備陳舊,已不能滿足產品加工精度要求。公司本部設備基本是20世紀70年代建廠時購置,新增設備較少,雖然從分公司調配部分機械設備回本部,但整體裝備仍然較為落后,質量保證能力弱,工效低。
2)新工藝新技術使用少,產品沿用舊的工藝技術,經濟性較差。
1.3科技成果轉化差,研發能力不足
專業項目設計人才不足,高素質的研發創新人才短缺。產品研發設計能量不足、水平不高,導致設計先天缺陷多、工藝性差、成本高;研發的新產品規范化、系列化、標準化步伐緩慢,創造的新成果轉化為商品不及時;成熟的傳統產品瘦身美化、結構調整力度不強;專利與核心技術保護意識不強,科技管理不夠規范。
1.4管理粗放,員工技能較差
風險控制能力不足,改革改制壓力較大;規劃實施緩慢,戰略管理不力;制度流程滯后,崗位職責不清;成本管理粗放,精細核算差距較大;規模擴大戰線拉長,職能分散交叉重疊,資源不足管理缺位;廠房緊臨家居、噪音影響較大;員工收入較低、分配機制不活等,都嚴重影響制約著公司發展。
2轉型升級的思路
2.1指導思想
在“十二五”時期發展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復雜地質條件下的難采煤層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技術、長距離連續運輸機技術,持續優化改進,形成標準化、系列化、定型化拳頭產品,并不斷創造客戶有效的新需求,力爭在煤礦綜采自動化裝備制造上尋求新突破;堅持由“制造”向“修造”轉型戰略,規范設備修理技術管理,建立修理工藝規范和檢測規范,精細質量管理,創嘉華機械公司“設備再制造”優秀品牌,力爭在煤機再制造市場開辟一片新天地;堅持走非煤產品研發和市場開發之路,圍繞周邊產業特點,結合市場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非煤產品,形成一定市場規模,創造嘉華新的經濟增長點。
2.2產品定位
堅持以傾斜(大傾角)、薄煤層等復雜煤層條件綜采液壓支架、帶式輸送機、平巷人車等煤機生產為主,以液壓支架改造、修理等煤機設備大修為輔。堅持以設備生產制造為主,以煤礦綜采整套解決方案與開采生產全程服務為輔。堅持立足煤炭企業以煤機裝備制造為主,同時加大非煤產品研發力度以非煤產品生產為輔。
2.3市場定位
堅持“立足川煤市場、擴大全國市場、走向國外市場”的基本思路,以國內外復雜地質條件下的急傾斜、薄煤層等難采煤層開采、高端綜采裝備、中小煤礦綜采和設備大修需求為服務對象,開展綜采技術咨詢與全程服務,為用戶提供整套解決方案,協助承包煤礦或采煤工作面,提高市場占有率。堅持立足煤機市場,拓展非煤市場,實施“依托煤機求生存、跳出煤機求發展”戰略,努力在穩定煤機市場的基礎上,開拓非標準自動化生產線、環保機械、新型農機、定型鑄造產品市場。
3轉型升級關鍵措施
3.1構建企業轉型升級管理體系
嘉華機械公司為保證轉型升級規劃的順利實施,確保組織到位,責任到位,目標到位,人員到位,在公司內成立實施領導小組,由公司執行董事任組長,公司總經理任副組長,公司班子其他副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并明確領導小組及各成員職責,為保障項目工作有序推進、發展目標圓滿實現提供組織保障。
3.2延伸煤機產品深度,提升公司生存能力
堅持急傾斜液壓支架等綜采三機成套設備的生產,優化設計,形成系列化產品。作為多年生產煤機設備的專業廠家,公司的生產設備、生產工藝都是按照煤機生產來配置的,且具有一定的市場占有度。因此,必須穩定公司現有液壓支架、刮板機、轉載機市場份額,保證公司生存所需基本總量。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推行綜采三機設備再設計。煤炭行業市場下滑,各煤企投資收緊,綜采成套裝備新投入較少,設備改造再利用增多。根據市場現狀,提高對煤企設備改造的參與度,對煤企現有綜采設備進行再設計,改造后滿足客戶使用需求,達成雙贏目標。
加強公司綜采成套設備配件銷售力度,擴大市場份額。嘉華機械公司為全國各地客戶生產的液壓支架主機已達8000多架,擁有龐大的潛在配件市場,充分利用好現有的客戶資源,掌握客戶需求第一手信息,放開思路,因地制宜,針對不同的客戶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提高配件銷售量。加強煤機技術服務,將優勢轉化為效益。公司擁有專業的煤機設計人員,還有一批實踐經驗豐富、技術過硬、能吃苦耐勞的售后服務人員,能夠為用戶提供綜采工作面設計,生產系統布置,設備配套、采煤方法、地面三機聯合試運轉等方案;提供綜采人才培訓基地,為業主培訓綜采工藝技術所需的操作、維修及管理人員;提供指導綜采設備安裝、試生產、綜采工作面回撤等全過程服務,將技術服務優勢轉化為效益。
3.3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繼續依托川煤、廣能機械化采煤工藝技術,推動煤機產品的優化、改進和升級,在現有大傾角、急傾斜、薄煤層綜采技術上不斷的總結完善,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定型化、系列化、標準化成套產品。結合當前礦井人力成本高、勞動力缺乏的現狀,大力推動綜采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研究運用,促進公司綜采裝備向自動化、智能化升級。積極推動非煤產品研發,瞄準中國制造2025政策方向,全力研發自動化裝備、環保設備及新型農業裝備,研發方式要靈活,產品定位要準確,可采取自行研發、合作研發等方式,開發適應市場需求、適銷對路的產品[2]。
3.4建立設備維修線,提升設備大修能力
針對煤礦成套裝備投入少、設備維修需求大幅提升的狀況,大力開展設備大修業務。嘉華機械公司成立大修中心,負責承接各型液壓支架、刮板機、采煤機等綜采設備改造、大修業務,以及各型千斤頂、電機、皮帶機等配件修復業務。同時整合車間管理資源,將各車間維修鉗工、維修電工、裝配鉗工協調充實到大修中心,提升設備改造、維修業務能力,為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建立高壓電機維修線。針對集團內部高壓電機委外維修價格高、時間長的狀況,擴大原有電機維修范圍,將電壓等級10KV電機維修作為目標,建立高壓電機維修線,占領集團內部高壓電機維修市場。
2)建立千斤頂維修線。嘉華機械公司作為專業的液壓支架生產廠家,經過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擁有了一批液壓支架用戶。隨著煤炭行業的衰退,客戶對液壓支架及千斤頂的維修需求逐步加大,為滿足客戶需求,嘉華機械公司決定將原外委維修的液壓支架千斤頂改為自行維修,以提高公司在惡劣市場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3.5夯實基礎,提升經營管理能力
1)完善制度體系,規范管理流程,提高效益,加強各項基本管理制度建立完善[3],重新修訂基本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煉、可執行、高效的制度體系。
2)結合當前經營形勢,科學設計公司管理組織架構,精簡機構,修訂完善機構及崗位職責,規范管理流程,全力推進制度化、流程化、規范化管理進程。
3)嚴格內部控制,強化企業崗位責任落實、狠抓良好工作秩序形成、提高經濟效益、保證資產安全、經營決策有效執行、提高員工積極性。
4)加強內部審計,對內部規章制度執行,重點工作安排落實情況加強效能監察。對銷售、招標、采購,工資分配等工作加強內部審計,并將內部審計延伸到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及時堵塞管理漏洞,持續改善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成效。
4轉型升級成果
截至2017年年底,嘉華機械公司實施從“制造型”向“修造型”轉型戰略管理初見成效,從原來的承接皮帶機滾筒、小型低壓電機等零星配件維修,到具備采煤機、刮板機、轉載機、成套液壓支架大修能力,以及液壓支架改型改制能力。維修收入不斷增長,從原來不足200萬元增長到2746.38萬元,取得較好經濟收益。實施轉型戰略以來,嘉華機械公司逐漸走出困境,實現了“保生存、保飯碗、保穩定”的目標,基本做到了“生產員工有事做、財務資金不斷鏈、骨干隊伍不流失”。
嘉華機械公司在惡劣的市場環境下,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積極探索管理創新保生存,通過實施從“制造型”向“修造型”轉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達到“保生存、保飯碗、保穩定”的目標。這也表明嘉華機械公司實施從“制造型”向“修造型”轉型實踐是正確、有效的,使企業在惡劣市場環境下取得了生存權。通過對嘉華機械公司實施戰略轉型研究,在國家供給側改革、煤炭行業去產能的大環境下,中小煤機企業只有充分分析自身優劣勢,以及市場狀況,合理制定轉型升級戰略[4],才能在煤炭行業新形勢下求得生存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勇.煤炭機械裝備制造業發展態勢與主要任務[J].煤炭經濟研究,2013,33(4):32-36.
[2]宣舒浩.新形勢下我國煤機企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J].煤炭經濟研究,2016,36(8):19-22.
[3]胡松星.關于煤機企業改革的措施和對策[J].經濟師,2013(11):282-283.
[4]翟國棟,朱仰招.新常態下煤機企業的發展分析[J].煤礦機械,2015,36(6):1-2.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