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關于控規中豎向規劃相關問題的研究

發布時間:2018-09-06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一般而言,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豎向規劃應該隨坡就勢、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各自特點和內在的要求。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必須保證各項用地在平面上的和諧性及高程方面的協調性,促進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控規,豎向規劃,研究

  摘要:一般而言,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豎向規劃應該隨坡就勢、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各自特點和內在的要求。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必須保證各項用地在平面上的和諧性及高程方面的協調性,促進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控規,豎向規劃,研究

規劃

  前言

  控制性詳細規劃簡稱為控規,將上一層次規劃作為依據,將具體的地塊細分,并且對其規劃管理要求、使用性質和各項控制指標進行細分,對規劃的控制功能進行強化,且對下一層次規劃的編制進行指導。在城市管理中,控規所形成的法定文本及圖則將直接提供相應的法定依據。

  基于目前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實施細則》,很少提及“場地豎向規劃”方面的內容,和實際操作的要求差距很大,這些缺陷肯定會導致各項用地在空間與平面上的沖突,局部與整體、用地與工程敷設、排水等的矛盾。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為了有效的避免和解決上述問題,必須認真做好場地的豎向規劃,發揮工程項目的景觀效果、工程合理性和造價經濟性。針對“控規中的豎向規劃問題”,下文將具體進行分析和闡述,為控規中豎向規劃提供借鑒和參考。

  1場地豎向規劃應遵循原則

  一般而言,在控規中,場地的豎向規劃往往在規劃好的用地范圍內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充分的結合地質和地形等環境條件,還要確保用地適宜于管線敷設、功能分區、交通運輸、地塊劃分、排澇、地塊性質和防洪的需求。所以,為了做好場地的豎向規劃,必須結合場地實際情況,隨坡就勢、因地制宜,綜合考慮其目的特征和內在要求,將高程分布規劃好。在規劃過程中,不可以將豎向規劃看成改造地形、平整土地的簡單過程,其真實目的是確保各項用地在平面上和諧,在高程上協調,以此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2場地豎向規劃應重點解決問題

  依據《城市用地豎向規劃規范》及《城市規劃編制方法》等的實踐經驗和要求,在控規中,豎向規劃必須重點從高程方面解決如下四個方面的問題:①綜合考慮地質條件和地形條件,因地制宜,努力美化城市環境;②場地地形的整治與利用,確保地塊適合地塊和地塊性質等平面布局的相關要求;③滿足交通運輸和城市道路的需求,為交通組織提供便利;④解決好地表排水,同時還要滿足排澇和防洪等方面的要求。

  3各要素規劃構思

  3.1豎向與平面布局

  一般而言,城市用地地貌特征和地形特征決定著城市用地布局結構,然而豎向規劃研究的內容就是努力把自然狀態下的用地改造成為城市建設用地,充分的協調和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確保自然和城市之間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自然生態與城市社會共生共存,實現可持續發展。所以,在控制性詳細性規劃中,必須重點處理場地豎向與開放空間、公建、生產、居住及生產用地之間的關系。

  總體而言,在選擇公建用地時,必須選擇防澇條件和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確保城市建設更為經濟、方便,提升城市抵抗災害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的運用山體至高點,以此形成對景,于軸線兩周布置高低錯落的建筑群落,構成一個有韻律、有秩序的有機整體,形成景觀節點。

  針對居住用地,因為居住地一般具有布置靈活、人流量大和車流量大的特點,對室外場地和用地坡度具有很大的適應性,在考慮場地的豎向規劃時,必須順其自然。針對坡度介于8至25°之間的,規劃地面形式應該盡量采取混合式布置,貼近自然,并且地塊不宜規劃太大;針對自然坡度在8°以下的,規劃地面適宜采取平坡式。

  針對生產用地,因為其具有體量大、運輸量大和建筑進深等特點,對場地的尺寸要求比較嚴格,所以,一般選擇坡度小于10°的寬敞地段,選擇的地塊一邊必須面向交通道路,利于貨物的對外運輸,同時地塊的大小也有具體要求:條件不受限制的,可以把若干廠區放在一個臺地上,便于分工協作;條件受到限制的,至少確保每一個車間都位于同一塊臺地上面。針對開敞空間,比如大型露天市場、體育場、停車場和公園綠地等,盡量使用田填量較大、填方較深的用地,既可以避免因不均勻沉降造成損失,又可以減少建筑深基礎。

  3.2豎向與道路交通

  在確定城市其他用地豎向規劃時,道路豎向是最關鍵的控制依據,同時也是重要的規劃管理依據;谒淖饔煤偷匚,在道路豎向規劃時,既要強調和其他用地豎向上的協調,又要包括自身的技術要求。一般而言,平面布局與道路豎向規劃息息相關,相互影響,豎向高程變化決定平面線型變化,在控規中,經常調整平面布局,以此解決豎向中存在的矛盾。尤其在對山地地區的道路進行豎向規劃時,必須和平面規劃交叉進行、相互反饋,這就是優化方案的必經之路。針對城市中已經明確為控制高程,例如防洪(潮)堤、現狀道路、主要景觀點、鐵路和對外公路高程等都可以成為道路豎向規劃的基礎。

  3.3豎向與排水

  針對各種建設用地,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有效的組織地面排水的形式。建設用地可能會遇到洪澇災害的威脅,此時究竟采取“排”還是“防”,是選擇回填還是筑堤,這些問題都必須綜合考慮所在地區年均降雨量、自然地形、水文條件、地質條件等,比選不同種類的方案,確定合理的排水方式,協調確定最終的排澇防洪方案。

  具體來說,為了有效的解決建設用地附近道路下面的排水情況,用地的高程必須必周邊道路高,一旦遇到困難,必須確保建設用地的高程比附近道路的高程高出0.2m左右,防止其成為“洼地”。為了有效的避免建設用地遭受地下水的浸泡,便于地下管線維護和建筑基礎安全穩固,地下水位的高程應比用地的高程低。一般而言,多年平均水位必須比雨水排出口內頂低,確保平時情況下,排水系統可以處于順暢狀況。依據建設用地防潮的規定,確保城市建設用地的安全。

  3.4豎向與城市景觀

  城市景觀和城市風貌特色及地區之間與豎向關系在平面布局及用地選擇時,已經有非常完整的構思方案,然而,作為豎向規劃本身,就是實現這些方案設想的重要手段。具體而言,文物點、原有地形特征點、標志性地物和風景點,確保城市有根源于斯和土生土長的認同感。在塑造城市景觀特色時,關鍵要源于對城市地形和城市自然環境創造性利用。

  然而自然界線塑造、保護和利用都是景觀不可替代的財富,例如重慶的山城、珠海海灣特色及上海外灘等都形成當地獨具特色的景觀特色和不可替代的標志。室外保護工程具有安全防護的功能,與此同時,這也是室外環境與建筑的有機組成,它們對景觀質量與環境的影響非常大,例如在那些功能非常單一的地區,采取和植被相結合的護坡,可以獲得良好的環境質量,尤其是針對山區室外工程設施,出現的頻率非常高。

  4實例解析

  本文提及的案例為一個小丘陵地區場地的豎向規劃項目。通過分析項目所在地的地形,場地的坡向呈現為東西兩邊低、中間高,場地豎向高程標高范圍為8.2~60.0m。在這個高程范圍內,11.0~18.0m高程范圍內主要分布有現有的村莊用地;全區用地總面積的56%集中分布在10~20m高程范圍內;全區用地總面積的6.0%主要分布在30.0m以上的高程范圍內;全區用地總面積的18.5%主要分布在20.0~30.0m高程范圍內;全區總用地面積的17.5%主要分布在10.0m以下的高程范圍內。在此次規劃過程中,主要將10.0~20.0m高程線當作大地塊標高的總體控制線;地形原貌保留區為高程范圍在30.0m以上的用地;大地塊標高的總體控制線為高程范圍在10.0m以下的用地;大地塊挖方區為高程范圍在20.0~30.0m的用地。

  與此同時,在規劃完成后,場地的坡向依舊維持原貌,也就是北邊略高于南邊、兩頭低中間高。采取這樣的措施后,既和地形地貌及村莊取得了良好的銜接,又滿足了土石方就地平衡的基本原則,與此同時,也和排水及道路豎向取得完美的結合。通過框定大塊地標高,然后再控制小塊地的標高。

  基于“角點控制法”,對規劃進行詳細控制?傮w而言,依據地塊范圍內土石方總體平衡原則及地形現狀,綜合考慮排水規劃及道路豎向規劃,對道路圍合地塊進行各角點豎向標高控制,原則上,確保相應道路變坡點、交叉點、轉折點略低于地塊角點標高20~50cm,并且將每一個地塊的場地豎向控制坡度及排水坡向標志出來,為下一層次的規劃提供參考。

  5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城市規劃的一種手段,豎向規劃采取從二維到三維的方式對每一塊用地的高程進行規劃控制,這個過程涉及的因子非常多。本文對場地豎向規劃應遵循原則、場地豎向規劃應重點解決問題、各要素規劃構思進行重點闡述和分析,以期促進我國城市規劃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馮炳燕.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的給排水規劃探討[J].廣東建材,2007(05):16~18.

  [2]張彩娥.基于城市設計思想方法的控規指標優化研究[D].安徽建筑大學,2014.

  [3]段亞瓊.控規全覆蓋下的交通規劃內容與技術方法初探[D].長安大學,2014.

  [4]劉雷.控制與引導——控制性詳細規劃層面的城市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4.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