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4-10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如今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也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影響到了公民的切身利益。為此,本文主要針對網絡謠言虛假信息產生的原因展開研究,并針對這些原因制定出刑法治理對策,維護網絡秩序,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網絡謠言,虛假
如今網絡謠言層出不窮,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也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影響到了公民的切身利益。為此,本文主要針對網絡謠言虛假信息產生的原因展開研究,并針對這些原因制定出刑法治理對策,維護網絡秩序,也是維護社會和諧發展。
關鍵詞:網絡謠言,虛假信息,刑法治理
當今時代,互聯網技術迅速普及,給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但與此同時,網絡謠言問題也應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其具有范圍廣、效率高、傳播速度快等特點。不僅威脅了社會穩定,同時,也對網絡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防范網絡謠言勢在必行。
1網絡謠言的產生原因
1.1權威性的缺失
在網絡謠言產生時,真相是中止該問題的有力武器,但由于事件的模糊性以及權威聲音的缺失,為網絡謠言的傳播和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若相關部門未能對該問題及時加以制止,便會錯過最佳的解決時機,從而造成更大范圍的惡劣影響,甚至威脅社會的安定和諧。
1.2媒體的信任度問題
在謠言問題產生時,政府應通過恰當手段對信息進行公開,并進行正面的疏導,這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對策。媒體在當今社會輿論發展中,具有著較高的權威性。但仍有個別媒體,無法履行其責任和義務,最終導致整個媒體行業的公信力下降,從而加快了網絡謠言的傳播和擴散。
1.3網絡監管不到位
我國關于網絡傳播的法律法規,目前仍存在著不夠健全和完善的問題。近年來,針對愈發猖獗的網絡謠言問題,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相關法規。但從其實際內容上看,均是表明了政府對該問題的重視和打擊態度,卻并未對具體的方法加以闡述,故十分缺乏可行性。國家監管工作的缺失也為網絡謠言的傳播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空間[1]。
2網絡謠言的刑法治理與防范對策
2.1完善犯罪立法體系
在我國的現行刑法中,雖已明確規定對網絡謠言可進行定罪處罰,但仍在較多方面存在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細化和完善。但隨著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隨之也會滋生更多的網絡問題,進而也突出了法律的滯后性。為此,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大法律完善和犯罪打擊力度。
2.2單行刑法的制定
需將現行法律中各種不同的罪名,通過單行法規的方式進行完善和規劃,為刑法實施提供便利條件,從根本上遏制網絡謠言的傳播泛濫,加大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網絡謠言的治理手段較多,但刑法法規是其中重要的途徑之一,制定和完善新法規勢在必行,通過該方式,可有效避免實施過程中出現重罪輕判的問題,同時也提升了該法律的可操作性。
2.3嚴格打擊恐怖信息傳播
需對當前惡意傳播和編造虛假信息謠言的問題加以重視,并通過制裁的手段對其進行一定懲罰,以免對國家利益和社會的安定秩序造成威脅。若個人侮辱罪、誹謗罪等,已損害了國家和社會的利益,則該罪名可直接轉化為公訴犯罪,對其進行嚴厲懲罰。
2.4提升刑法明確性,規范性
由于當前的法律法規還不夠規范和明確,進而無法對網絡謠言進行有效管理。隨著《解釋》法律的出臺,對非法經營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誹謗罪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并對網絡誹謗行為進行明確說明。該法律的出臺,為網絡謠言犯罪打擊提供了完善、充足的法律依據。但從目前實施現狀看,仍有不完善之處,如該法律中“轉發500次以上”,再此并不包括“轉發”,因此需對其內容進行細化,若包括則基本等同于凡是發布、捏造該謠言的人員均可構成犯罪。為此還需對該部分內容進行明確闡述,以此強化法律的規范性[2]。
2.5政府部門應強化監管機制
2011年,我國成立了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互聯網運行進行管理和指導,各地方政府也紛紛成立了網絡輿論監管部門,杜絕網絡安全事件的發生。但仍有個別政府,對當前的網絡事件采取老套做法,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將矛盾擴大化。故在今后發展中,應在國家的支持和引導下,成立網絡監管部門,并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對網絡謠言進行有效管理。近年來,由于政府部門工作落實不到位,為網絡謠言的發展與傳播提供了平臺和空間。在網絡謠言發生時,若可掌握具有權威力和影響力的媒體,如微信、微博、網站等,便可在第一時間對謠言進行正面回應,與媒體進行充分交流與溝通,引導社會輿論,從而阻斷網絡謠言的傳播。
2.6提升網絡謠言防范意識
提升網民對于網絡謠言的防范意識,是治理和防范網絡謠言的前提和基礎,要充分認識到其對于社會的危害,從思想上提高重視程度,樹立正確、積極的防范意識,從而將網絡謠言扼殺于萌芽狀態。在此過程中,政府也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將謠言帶來了危害降至最低。
3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謠言的產生原因,并對其刑法治理與防范對策進行了研究。網絡謠言的產生不僅影響個人發展,同時了威脅了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為此,國家以及各地政府應積極行動起來,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并制定出針對性的謠言治理措施,為國家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輝.論網絡謠言非司法治理策略———基于網絡造謠和傳謠主體的心理特征[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7(05):65~67.
[2]陶國根.網絡謠言治理與政府網絡輿論引導能力建設———以湖北石首“6.17”事件為例[J].長江論壇,2015,4(02):61~65.
相關閱讀:高校網絡輿情及實施策略
這篇互聯網發展論文發表了高校網絡輿情及實施策略,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對高校網絡輿情的分析成為熱點,也引起了高校管理者的關注,論文分析了校園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產生的原因,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建立依托校園媒體的網絡輿情分析平臺,對高校網絡輿情的引導提出實施策略。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