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19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拳擊運動員在接受高難度訓練中,需要進行運動量極大的拳擊訓練活動,在這種訓練狀態下,難免會出現傷病的情況,出現傷病以后,拳擊運動員可能很難在繼續進行自己的拳擊事業,這無疑也是一種遺憾,為了防止拳擊運動員出現傷病問題,就必須加強優化拳擊運動員
拳擊運動員在接受高難度訓練中,需要進行運動量極大的拳擊訓練活動,在這種訓練狀態下,難免會出現傷病的情況,出現傷病以后,拳擊運動員可能很難在繼續進行自己的拳擊事業,這無疑也是一種遺憾,為了防止拳擊運動員出現傷病問題,就必須加強優化拳擊運動員的訓練方法,避免傷病的出現,也可以提升訓練的有效性。
關鍵詞:拳擊運動員,傷病問題,訓練方法
1 預康復方法概述
在對預康復的訓練模式進行研究之前,訓練人員首先要充分理解預康復這種新型的訓練概念,預康復是一種全新的訓練思維,訓練團隊在制定針對運動員的訓練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對每一個拳擊手的身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根據其身體情況來制定訓練的目標指向。訓練人員還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具體情況來安排訓練工作,達到有效協調各個訓練元素的目的。開展多個運動員的訓練活動時,既要加強針對性,同時也要保證訓練的整體性,對訓練符合進行有效調節,通過強度適中的訓練活動,來提升成績,使運動員的成績可以保持穩定提升,而不是爆發式提升。完成一個階段的訓練活動之后,訓練人員還需要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果進行跟蹤式調查,為下一次訓練方案的制定做好準備,同時還要重視運動員給出的反饋,以此來掌握不同的拳擊手的具體訓練規律,將訓練活動向著簡單化發展。
2 制定合理的治療指標
為了更好地開展預康復以及康復治療模式,訓練人員需要給拳擊手開展與其生理指標有關的測試活動。
在運動員接受了高強度以及搞運動量的拳擊訓練活動之后,訓練人員需要在訓練結束之后,對運動員的血乳酸值進行評定,開展這項指標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了解運動員在接受了一階段的拳擊訓練活動之后具有復合強度情況,訓練人員同時還需要對其心率進行測試。在完成訓練活動的半個小時之后,訓練人員需要對其進行尿蛋白項目的測試工作,在訓練的次日早晨需要進行同樣的指標測試,這項測試活動主要為了了解,拳擊手的在接受高強度訓練之后,身體的恢復情況。
除了前面兩個方面的測試內容之外,測試指標還包括運動員的血紅蛋白質指標,這個指標可以使訓練人員對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所了解。
3 康復模式分析
康復以及預康復訓練手段是一種具有結合性特點的治療方法,訓練人員要將訓練方案建設在對運動員有所了解的基礎之上,常規的訓練模式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3.1 放松軟組織
軟組織放松是首要的訓內容,這項訓練內容主要是針對拳擊這個運動項目的具體特點制動的,在進行這項運動時,經常需要擺出的動作主要是轉動腰部以及移動腳步。因此,訓練人員可以借用泡沫軸這種工具,使用運動員使用這種工具來滾動摩擦其大腿與小腿的內部肌肉以及外部肌肉,這種摩擦主要是為了是運動員的肌腱以及肌肉可以獲取有效的延伸,還能將存在于軟組織之中的疤痕問題以及黏連問題有效消除。訓練人員還可以指導運動員自己給自己按摩,運動員可以躺在大型的泡沫軸之中,按摩的部位主要是IQ背部以及要不,這種按摩行為可以使運動員的緊張筋有效緩解,還能使其軟組織獲得更好的舒緩,這種放松方法的成本并不高,達到的放松效果也比較好,值得使用。
除了借助泡沫軸,訓練人員還可以借助電刺激以及常規鋼模的方法來使運動員的肌肉酸痛情況被有效緩解,對神經受壓以及關節退化等身體問題有效避免。
3.2 恢復柔韌性
除了放松軟組織,訓練人員還需要在訓練方案之中添加柔韌性恢復這一個訓練方法,可使用的方法包括動力拉伸法,訓練人員要對運動員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借助自己本身具有的力量,來重復同一個訓練動作,盡量增加動作的幅度,帶有節奏型地重復動作,次數在10次左右,但是要將動作的力度進行把握,不能一次性使用過大的力度,幅度應逐漸加大,可應用的訓練姿勢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金雞獨立式”,這種姿勢主要是為了使其股四頭肌獲得拉伸。運動員用左手將左側腳踝拉住,將右手向前方伸出,使用一個腳來站立。對腹肌進行充分調動,堅持以這個姿勢站立,站立期間進行3次呼吸,然后切換動作,重復次數在5次左右。另一種姿勢是運動員保持仰躺姿勢,使腿筋獲得充分拉伸,運動員借助雙手來把握右腳掌,盡最大力度來使腿部伸展你,呼吸次數也是3次。
3.3 拉伸被動靜力
靠同伴的幫助或借助外力的拉伸緩慢地將肌肉、肌腱、韌帶拉伸到一定酸、脹、痛的感覺位置并略有超過,然后停留一定時間,重復幾次。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拳擊訓練中主要幾塊肌肉的拉伸方法:(1)肩部拉伸。左側拉伸為例,身體朝正前方,挺胸吸腹,伸直左臂,大拇指朝下45°,屈右肘固定在左肘后方,用力將左臂向右側拉伸,注意保持身體起始位置,感覺到拉伸時維持姿勢20~30s.(2)背闊肌拉伸。右側拉伸為例,站在桿右側后方,屈右肘,大臂貼到耳朵,向下壓向左側旋轉,肘關節固定在桿上,身體向反方向拉伸,感覺到背部拉伸時保持姿勢20~30s.(3)小臂肌肉群伸展。身體朝正前方,伸直右臂與肩同高,伸右側手腕,將手背貼到欄桿,屈左側手腕壓到右側手掌,身體稍向前傾,手腕有壓力,小臂肌肉有拉伸感時保持姿勢20~30s.
康復訓練中的拉伸等方法是根據訓練后肌肉溫度升高,對肌肉拉伸時不容易受傷,而且增加肌肉的柔韌性。無論是動態拉伸還是靜態拉伸,拉伸肌肉的作用在于提高訓練后乳酸堆積的代謝率,緩解肌肉疲勞,加速血液循環,減少肌肉痙攣,從而保證肌肉的柔韌性,不至于把肌肉“練死”,使機體得到很好的恢復,為下一次訓練課做好充分的準備。
4 結語
拳擊運動員一定要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本文中提到的兩種訓練方法是適合拳擊手的訓練方法,訓練人員在訓練過程中應時刻謹記健康,結合自己的各項指標來確定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做好相應的保護準備,從根源上避免傷病的發生,也可以緩解拳擊運動員的疲勞,做到適時適量。
參考文獻:
[1]張日輝,康志新.女子拳擊運動員上肢和腰部肌肉力量訓練的肌電分析[J].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2011(2):253-256.
[2]徐建華,程麗平.拉伸訓練對力量表現的效應和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體育科技,2010(2):76-81.
[3]羅文.預防、處理拳擊運動員腰部損傷之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4):242-243.
[4]溫軍鋒.不同溫度的水療對高水平拳擊運動員運動訓練恢復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6.
推薦閱讀:體育教育論文投什么雜志
體育教育類論文可以投稿哪些雜志呢?體育教育類論文可以圍繞”我國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與期望的調查研究“、”體育院系體育教育專業教育實習模式優化研究“等等,投稿體育教育論文要根據自己論文的類型來選擇,有不清楚該投稿什么期刊的作者可以咨詢網站客服,以下是小編推薦的兩本體育教育類正規刊物。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