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6-06-25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這篇交通運輸論文發表了上海口岸汽車物流的現狀調研,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市,自然有著發達的交通,上海口岸有著良好的經濟環境,尤其是汽車工業來說,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論文首先分析了上海口岸汽車物流北京和物流現狀。
這篇交通運輸論文發表了上海口岸汽車物流的現狀調研,上海是一個國際大都市,自然有著發達的交通,上海口岸有著良好的經濟環境,尤其是汽車工業來說,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論文首先分析了上海口岸汽車物流北京和物流現狀。
摘 要: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上海工業的龍頭產業。整個汽車產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同樣為汽車物流和汽車滾裝碼頭裝卸及其延伸業務開展的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本文對上海口岸汽車物流的現狀進行調研和分析,并提出物流發展對策。
關鍵詞:交通運輸論文,汽車工業,上海口岸,物流發展,對策
汽車產業的發展得到了我國政府的支持。我國國民經濟十五發展綱要中把“發展經濟型轎車”和“提高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水平”列為十五經濟發展計劃的重要內容。上海市政府在九五和十五期間,都把汽車工業列為上海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九五”期汽車工業產值年均增長15%,“十五”前兩年增速達20%。上海市規劃到2005年汽車工業產值達150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 比重達到14%。整車生產能力達120萬輛,形成全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2020年整車生產能力達300萬輛,躋身世界前10強。汽車工業已經成為上海工業的龍頭產業。整個汽車產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同樣為汽車物流和汽車滾裝碼頭裝卸及其延伸業務開展的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一、上海口岸汽車物流背景分析
1.上海具有良好的綜合經濟環境
上海正致力于建設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上海及周邊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消費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上海港的經濟腹地——長江三角洲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2.上海的汽車工業尤其是轎車生產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上海的汽車工業通過和德國大眾及美國通用的合資,引進了國際先進汽車工業技術和生產經營管理經驗,從而得到了快速發展。2004年,“上海大眾”生產汽車34.7萬輛,“上海通用”生產汽車19萬輛,整車銷售、生產量占全國轎車產量的20%以上,已經形成了一大批面向全國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整車和零部件已形成出口態勢。
3.上海具有良好的港口和集疏運條件
上海港是我國大陸最大的港口。2004年上海港的貨物吞吐總量達3.7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455萬TEU,位居世界第二和第三。十五期間,上海有著更大的發展機遇。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十五規劃中已經把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列為我國十五交通建設的首要任務。舉世矚目的洋山深水港建設工程已經初見成效,一期工程已竣工運營。良好的港口條件,加上長江黃金水道和公路鐵路等良好的集疏運條件,為在上海投資汽車滾裝碼頭和汽車物流企業創造了有利條件。
4.長江三角洲地區巨大的市場潛力
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和消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上海的地域文化具有開放、包容的特性,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隨著進口汽車關稅的降低和配額的取消,上海及周邊地區居民購買進口汽車的量將會有一個快速增長,汽車消費市場的潛力巨大。
5.上海市政府的積極推動
上海市歷屆政府十分重視汽車產業的發展,2001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建設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決策,旨在抓住我國加入WTO后,汽車消費面臨高速增長的機遇,利用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核心優勢,大力發展汽車貿易,盡快融入全球汽車貿易的新格局。上海國際汽車城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完成。屆時美國的通用、福特,德國大眾、法國雷諾和日本豐田等國際著名汽車企業的在華營銷總部將落戶上海國際汽車城。上海國際汽車城的目標是通過10年發展,成為我國乃至亞太地區汽車貿易的核心市場和重要的汽車集散地。同時,2010年上海舉辦世界博覽會將推動上海經濟的持續發展,屆時也會為上海汽車物流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汽車城的集聚效應不斷凸顯,目前已形成年產40多萬輛轎車的能力,汽車產業年產值最高猛增到400億元。2005年上半年實現增加值787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2%。為汽車物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使物流企業迅速崛起。
二、上海口岸汽車物流現狀分析
中國汽車工業發展迅速,總產值年年攀新高,1990年468.1億元,1995年2,042.7億元,2000年已增長到3,677.5億元。按物流成本占汽車工業總產值的15%計算,2000年汽車物流市場容量是551.625億元,2003年汽車物流市場容量734.213億元,到2005年預計將達到888.397億元。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后,汽車進出口業務必將迅速增長,汽車物流業市場也將進一步放大,為汽車滾裝物流提供強大的業務支撐。同時,中國現代汽車物流發展的過程已進入從整車物流為主、向零部件入廠物流以及零部件售后物流方向延伸,形成了一主兩重(以整車物流為主,以零部件入廠╱售后物流為重)的現代汽車物流的新格局。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轎車生產基地,地處沿海與長江的“T”型交匯處,依托良好的港口條件,具有發展汽車物流的優勢。下面就具體分析上海口岸整車物流的狀況。
1.上海口岸整車物流現狀及分析
目前全國主要汽車滾裝碼頭布局為上海、天津、大連和廣州四個沿海港口口岸。2005全國共進口汽車16萬1千輛,其中上海口岸30000輛,占全國的比例為18%。
上海口岸內貿汽車滾裝運輸主要由一家內貿船公司承擔,這家船公司2003年完成內貿車輛運輸8萬輛,2004年完成8萬7千輛,2005年預計完成55000輛。而上海口岸專業滾裝海通碼頭內貿汽車滾裝運輸2005年完成29000輛。
(1)外貿整車物流
加入世貿組織3年以來,我國汽車整車進口凈增10萬多輛。但是隨著國內汽車產量大幅增長、可以提供的新車型越來越多、價格不斷趨于合理,進口汽車所占份額不斷下降。在進口汽車中轎車占三分之二左右,目前進口轎車在國內市場所占的比例從3年前的6%下降到5%。進口轎車檔次越來越高,排量越來越大,基本上是國內不能生產的車型。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累計進口汽車整車(含成套散件)16.1萬輛,增長2.6%。進口汽車占國內汽車市場份額為3.37%,比2004年降低了0.42個百分點。在所有進口車型中,除轎車進口保持一定的增幅外,其他車型進口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從上海口岸的情況來看,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對我國進口汽車的貿易量產生較大影響,2005年,經由上海口岸進口的汽車高達29000輛。2005年上半年受“落地完稅”政策即將出臺的影響,全國進口車市場出現回落,預計全年的進口車量將少于往年。但由于進口車消費群體的增加,可以預見2007年經上海口岸外貿進口汽車將達到5萬輛,2010年將達6萬輛。
推薦期刊:《長沙交通學院學報》是由長沙交通學院主辦的期刊。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