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機械工業技術新科技管理方針

發布時間:2016-02-18所屬分類:科技論文瀏覽:1

摘 要: 如何促進現在機械工業科技技術的新發展呢,要如何加強現在機械應用方式呢?本文是一篇機械論文。電力電子技術是集微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技術,是節能節材的最佳技術之一。目前,國外電力電子技術已經發展到以IGBT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電力

  如何促進現在機械工業科技技術的新發展呢,要如何加強現在機械應用方式呢?本文是一篇機械論文。電力電子技術是集微電子、計算機和自動化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技術,是節能節材的最佳技術之一。目前,國外電力電子技術已經發展到以IGBT為代表的第三代,并向智能電力電子時刊發展,我國現在仍處于以晶閘管為代表的第二代。國內電力電子市場品種滿足率僅35%,新產品市場基本上被國外產品占領。

  摘要:近年來,機械工業企業自主開發創新能力有所增強,1997年科技人員總數達48萬人,技術開發經費支出達85億元,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的0.62%,有57家大型企業建立了國家級技術中心,有9%的企業建立了專門技術開發機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有了明顯進步,主要表現在:為國民經濟提供成套技術裝備和汽車的能力有較大提高;產品結構正向合理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機械工業.工業技術,機械論文格式

  (一)行業技術發展現狀

  機械工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和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費品的裝備產業。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技術的進步和經濟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所采用機械裝備的性能和質量,機械工業的技術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機械論文:《工程機械文摘》,《工程機械文摘》創刊于1983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主管主辦,工程機械文摘編輯部編輯/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的工程機械行業權威性綜合技術刊物!豆こ虣C械文摘》設封面文章、財富人生、本刊特稿、標準化專欄、綜合資訊、論壇、產品博覽、企業動態、集粹、工程機械文摘等欄目,并適時發布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標準質量、方針政策,使欄目的內容更加豐富實用。

機械工業技術新科技管理方針

  經過近50年的發展,機械工業已經成為我國工業中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技術基礎的最大產業之一。1997年實現銷售收入13651億元,占全國工業的21%;利潤257億元,稅621億元,分別占全國工業的15%;出口創匯363億美元,占全國外貿出口額的20%。其發展速度高于同期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

  盡管機械工業的綜合技術水平近幾年有了大幅度提高,但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階段性的差距。主要問題在于:

  1.科技進步對機械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目前僅為34%,先進國家高達70%以上。

  2.產品設計技術、制造工藝及裝備、制造過程自動化技術、管理技術落后,是制約機械產品水平的主要因素。

  3.機械產品技術水平不高,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先進水平的僅占18%,達到80年代中期國際水平的占27%,其余產品均在80年代以前的水平線上。

  從總體上看,機械工業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基礎薄弱,發展后勁不足;技術來源主要依靠引進國外技術,對國外技術的依存度較高,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仍停留在掌握已有技術和提高國產化率上,沒有上升到形成產品自主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高度。

  (二)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

  以數控機床、電力電子應用及自動化技術、大型農業機械和施工機械、轎車關鍵技術、環保裝備五個方面作為重點,以發展和應用先進制造技術為手段,以高新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為突破口,以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目標,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到2001年,提供1000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大市場需求潛力的產品。主要產品品種的40%達到90年代初國際水平,5%達到國際先進水平,90%的重點骨干企業產品標準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企業標準。

  (三)技術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1.以數控機床為代表的基礎機械

  數控機床是先進制造業的基礎機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高技術含量的機電一體化產品。目前世界數控機床年產量超過15萬臺,品種超過1500種。1997年我國數控機床產量已達9051臺(占機床總產值20%以上),但由于國產數控機床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逐年下降,每年仍需大量進口數控機床,進口額度大幅度增加。1996年進口達13924臺(價值12.46億美元)。

  目前我國數控機床技術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產品成熟度差,可靠性不高

  國外數控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在10000小時以上,國內自主開發的數控系統僅3000~5000小時;整機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國外達800小時以上,國內最好只有300小時。

  (2)產品品種少,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國外數控機床品種已達到1500種,國內只有500多種,且性能水平低,高速、高效、高精度產品幾乎沒有。

  (3)創新能力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生產數控機床的企業雖達百余家,但大多數都未能形成規模生產,企業效益差,創新能力低,制造成本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不強。

  (4)數控機床行業的專業化零配件及部件的協作生產配套體系不健全,大多數企業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結構模式。

  近期我國在數控機床的發展方面,要采取跟蹤高級型、發展普及型、擴大經濟型,以普及型為主的策略,重點發展:

  (1)經濟適用、量大面廣的產品

  經濟適用的普及型數控車床、加工中心、數控銑床。

  (2)高速、高效和專用、成套數控機床

  高速、高效數控車床及加工中心;高效數控鍛壓成套裝備,其中包括,可自動換頭沖壓機床、復合式柔性沖壓中心、四邊折彎機等;大型精密模具數控成套裝備,其中包括數控仿型銑床及龍門式數控銑床、智能化電加工機床等。

  (3)數控機床專業化配套系統

  新一代數控及伺服系統系列產品;數控機床高速主軸、電主軸電機系列產品;數控機床機械手、刀庫及動力刀架系列產品;數控機床高速配套零部件及輔件系列產品;其中包括,高速滾珠絲桿、高速陶瓷軸承、高速防護裝置等系列產品。

  發展目標:

  (1)扶植重點企業開發經濟適用、量大面廣的數控機床并形成批量生產,使這些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有明顯提高,成為名牌產品;

  (2)發展數十種高速、高效、專用、成套數控機床系列新品種,以滿足汽車、農機、航空、模具等行業的需求;

  (3)數控機床關鍵配套產品:數控系統,滿足國內數控機床50%的配套需求;高速主軸及電主軸年產達千套;機械手、刀庫、動力刀架及數控機床高速配套零部件、輔件系列產品滿足國內50%的配套需求。

  2.電力電子應用及自動化技術

  現場總線智能儀表和總線式自動測試系統是集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于一體的新一代自動化儀表系統,已成為世界范圍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熱點,是當代工業自動化的主要標志。我國仍處于由模擬式儀表系統向數字式儀表系統過渡的模數混合式儀表系統階段,水平落后10~15年,因此在低技術產品市場上還占有80%左右份額,但在高技術產品市場的占有率不到60%,新產品市場幾乎全為國外產品占領。

  因此,抓住當前時機在2~3年內以IGBT,現場總線智能儀表和自動測試系統為突破,攻克重點技術和產品,并實現產業化。這一領域重點發展:

  (1)IGBT器件及其裝置,大功率晶閘管及其裝置

  研制新一代雙極晶體管IGBT、高品質大電流IGBT等大功率晶閘管制造技術,并開發變頻調速裝置、逆變開關電源、大容量整濾源等的工程應用。

  (2)現場總線智能儀表

  研制開發變送、執行、配套等類現場總線儀表。產品產業化技術開發、并開展示范工程的應用研究。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