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科技期刊瀏覽:次
《機械科學與技術》(月刊)曾用刊名:(機械設計)創刊于1981年,由西北工業大學主辦,從2004年開始為月刊,大16K,每期正文128頁,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辦刊宗旨:力求反映機械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成果。讀者對象為從事機械科學技術的研究、設計、實驗、開發、應用與教學的科技工作者、管理干部、情報人員及理科院校師生。
《機械科學與技術》主要反映機械科學與技術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成果,刊登理論研究、設計計算、機構分析、實驗研究、CAD/CAM及機電一體化方面的學術論文、成果報道及評述,介紹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機械科學與技術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萬方數據庫、知網數據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中國文獻數據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6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3、CSCD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擴展版)
4、數據:MARC數據、DC數據
5、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6、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01;總被引頻次:1720
截止2014年知網:復合影響因子:0.460;綜合影響因子:0.272
7、機械科學與技術雜志榮譽:
陜西省優秀期刊一等獎
8、偏重的研究方向:工程與材料(24)、機械工程(22)、機械動力學(6)、機械結構強度學(3)、機構學與機器人(3)、機械摩擦學與表面技術(3)、機械測試理論與技術(2)、制造系統與自動化(2)、零件加工制造(2)、數理科學(1)、金屬材料(1)、物理學I(1)、聲學(1)、微/納機械系統(1)、金屬功能材料(1)、信息科學(1)、計算機科學(1)、計算機軟件(1)
9、投稿錄用比例:79%
10、審稿速度:平均2.30769個月的審稿周期
機械科學與技術欄目設置
理論研究、設計計算、機構分析、工藝·設備·材料、實驗研究。
機械科學與技術雜志社介紹
一、欄目設置
1.1學術論文報道有關機械科學與技術的理論研究,設計計算,機構分析,實驗研究,涉及機械工程的新方法、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CAD/CAM及機電一體化等方面的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全文(包括圖、表、參考文獻、中英文摘要及關健詞等)一般在6000字左右。
1.2研究快報及時報道重要研究領域和學科發展前沿的領先成果(來稿時請附發表快報理由,刊登后仍可發表論文),全文限3000字以內,不列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內容應詳細充實。
1.3研究簡報報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階段性成果,不列中文摘要,全文限在3000字左右。
1.4綜合評述結合自己的系統科研工作對該領域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進行評述,并能提出新的觀點,以8000字為宜。
1.5學科介紹介紹與本刊內容相關的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及國內外知名學者,刊登在封2和封3,可以有彩色照片。
二、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
2.1文稿的格式順序是: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地址和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英文摘要,正文,參考文獻。來稿時請附作者簡介,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民族、籍貫、學位、職稱、所從事的研究方向(報兩個)。
2.2論文題目要簡練、醒目,明確體現論文研討的主題,一般不要超過20字。
2.3中文摘要應簡明扼要。體現論文的主要論點、內容和結論,一般不要超過200字。
2.4論文內容應具有先進性和創造性,要主題突出,立論有據,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2.5文中使用的物理量、單位及其符號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法定標準”(1995年7月新版)。外文符號的文種、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和行文中的上下角標必須規范,對易混淆者請用紅筆特殊標明。
2.6附圖須用墨水清繪,實驗點大小適宜,線條均勻,照片須黑白分明,圖像清晰(暫不受理彩色照片)。若用計算機繪圖,需提供激光打印圖樣。
《機械科學與技術》范例
《機械科學與技術》征稿簡則 (F0003)
《機械科學與技術》特邀編委 (F0004)
固體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殼體旋壓毛坯制造工藝技術研究
磁橡膠約束阻尼懸臂板的阻尼特性
二元納米復合電鑄技術的試驗研究
基于無網格Galerkin法模擬金屬塑性成形的研究
基于鍵合圖的梁模態分析及其在燃氣輪機轉子中的應用
基于T—S模糊模型的小型汽油機恒轉速控制
基于響應面法的懸架結構改進及優化設計
液壓土錨鉆機動力頭傳動機構的智能集成優化
基于時空域融合濾波的弱小運動目標檢測算法
本刊榮獲“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4)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