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分類:科技期刊瀏覽:次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雙月刊)是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1995年創辦,由原《上?萍即髮W學報》(1978~1994年)和原《上海工業大學學報》(1979~1994年)合并而成。本刊為雙月刊。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師生(包括海內外校友)在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適量刊登校外作者的優秀科技論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863高科技計劃等項目產出的科技論文)。內容主要包括:通信與信息工程、機電與自動化、冶金與材料、建筑科學、生命科學、數理化科學和管理科學等方面。讀者對象為高校師生、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獲獎情況:1996年獲得第二屆上海市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9年獲得上海市高等學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1999年獲得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0年獲得《CAJ-CD規范》執行優秀獎;2004年獲得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4年和2006年獲上海市科技期刊編校質量優秀獎。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欄目設置
通信與信息工程、機電與自動化、冶金與材料、建筑科學、生命科學、數理化科學和管理科學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榮譽
CA 化學文摘(美)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Pж(AJ) 文摘雜志(俄)萬方收錄(中)上海圖書館館藏劍橋科學文摘北大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國家圖書館館藏數學文摘文摘雜志知網收錄(中)統計源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維普收錄(中)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科雙效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社簡介
(1)立論正確,論據充足,層次清楚,文字簡練,數據可靠,字跡工整,圖表清晰。
(2)文稿字數(包括圖、表):學術論文一般不超過6000字,專題綜述不超過8000字,快報3000~4000字,研究簡報2000~3000字。
(3)文稿書寫順序:中文文題(一般不超過20字),作者姓名,單位,郵編,摘要(200字左右,應包含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等要素),關鍵詞(按《漢語主題詞表》標引3~8個),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A;英文文題,作者姓名(國內作者用漢語拼音,姓前名后),單位,郵編,摘要和關鍵詞(與中文相對應);正文;參考文獻。
(4)正文中標題:一級標題用1,2,…;二級題用1.1,1.2,…;三級標題用1.1.1,1.1.2,…。
(5)插圖:不宜太多,只選主要者,大小須適中,并精確繪制,力求規范。若為坐標圖,需用符號注明所表示的量(斜體)/單位(正體);若為照片,須黑白分明、層次清晰。文稿中插圖下方寫明圖號(圖1,圖2,…)和圖題(中、英文)。
(6)表格:請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線)。表號(表1,表2,…)和表題(中、英文)居中放在表的上方。表中參數應用符號標明量(斜體)/單位(正體),若單位相同,可統一寫在表頂線上右側。若有表注,寫在底線下左側。表中重復出現的文字,不可用“同前”“同左”等表示,必須全部重復寫出。
(7)附錄(非必要):序號按A,B,C…排,其中若有圖表,按圖A1,A2,…,表A1,A2,…排序。
(8)注釋:①在文稿首頁地角處注明交稿日期,通信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學位,研究方向,E-mail);如屬省(部)級以上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63和973高科技項目、其它重大攻關項目產出的論文,請務必寫明,并注明編號。②正文內的注釋用上角1),2),…標注,并將注釋內容寫在當頁地角處。
(9)參考文獻:只列出作者查閱過的、最主要的且在正式刊物上發表過的文獻。在正文中引用時用[1],[2],…順序標注;在文末“參考文獻”中,相應用[1],[2],…順序標注,序號頂格寫,后勿用標點。
期刊收錄論文目錄:
基于量子絕熱捷徑技術的光波導分束器設計浦珺慧;施解龍;吳仁華;陳璽 (545)
基于分層網絡和反饋機制的細胞重編程劉仕進;劉艷偉;王瑞琦 (552)
納米流體液滴的耗散粒子動力學模擬沈世元;周哲瑋 (560)
復雜荷載環境下海上風力機的建模及動力學特性分析王青占;趙建中;郭興明 (573)
湍流分離流中顆粒的擴散機制邱驍;丁玨;王忠杰;翁培奮 (586)
外加橫向激勵對固-鉸支承管道流固耦合振動的影響朱衛平;周楚健;狄勤豐 (597)
基于CFD的潛液式液化天然氣泵導葉設計錢濤;陳紅勛;梁成鵬
推薦閱讀:發表學術論文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發表學術論文投稿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投稿、另一種是尋找代理投稿,兩種投稿方式都能發表論文,但是過程的難易程度有很大不同,自己投稿的方式要求作者要注意很多問題,例如稿件需要遵循期刊的相關要求,注冊投稿系統等等,如果是刊發方式投稿的話,會省去很多麻煩事,因為這些繁瑣的事情,我們的網站客服都會為您安排。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