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1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教學費用又可以根據用途分為直接教學費用和公共教學費用,主要劃分標準為:能夠明確是由于某院系學生來承擔的費用就是直接教育費用,不能找出費用直接承擔者的費用則是公共教學費用,對于公共教學費用應當歸入公共費用項目中,之后可以根據有關的支出
摘要:教學費用又可以根據用途分為直接教學費用和公共教學費用,主要劃分標準為:能夠明確是由于某院系學生來承擔的費用就是直接教育費用,不能找出費用直接承擔者的費用則是公共教學費用,對于公共教學費用應當歸入公共費用項目中,之后可以根據有關的支出方法來分配支出費用。通過這種類似于企業核算的方法,對各項費用進行核算匯總,條理清楚地反映各種教育成本的具體狀況。
關鍵詞:學校會計,學校管理,財務制度
高校成本升高已經時很普遍的現象了,主要原因是高校沒有準確控制成本,高校結構復雜、除了必要的教師外有很多不必要的職工,另外工作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等都是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詳細說來,高等學校并不是盈利性的學校,并不去為了計算盈利多少而核算成本。有的高校為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誤認為成本投入越多,教育質量就會越高,于是主動增加教育成本的投入量,最終造成高校內部資金的利用率很小。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與變化,教學內容不再單一,對于學校的配置也越來越多的要求,這也是高校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
教學論壇推薦:《高等繼續教育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8年,是由華中師范大學主辦。本刊自然科學版和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國家教育部主管的綜合性大學教學指導期刊,由華中師范大學主辦,湖北師范學院、江漢大學、荊州師范學院、黃岡師范學院、襄樊學院、孝感學院、湖北教育學院、鄖陽高等師范?茖W校等院校協辦。本刊以大學成人教育、網絡教育、職業教育本?茖W生的學習指導和教師教育為己任,服務教學,引導自學,積極傳授與交流創新知。
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賬面原值與凈值差異明顯,并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大,以固定資產賬面原值反映固定基金,即虛增凈資產又背離了固定資產實際使用情況。
對跨期建造固定資產,其建設期間的資本化利息沒納入成本范圍,僅以利息列入事業支出,導致資產成本不全面。固定資產損耗價值不在成本核算中體現,虛增了報廢前的價值和凈資產價值,同時不計提減值準備也掩蓋了資產減值的事實,導致會計記錄不真實,成本費用支出不完整。
固定資產在報廢、損毀、丟失時,按原值沖減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不能如實反映實際的損失和劃清責任,加大了日常管理的難度。而權責發生制下,學;ㄈ谫Y發生的利息支出可根據歸屬期加以確認。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利息支出實質上構成固定資產價值的應予以資本化,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對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予以費用化,列入事業支出。
學校存貨是指在業務及其他活動過程中為耗用而儲備的各種資產,包括材料、低值易耗品、器具、工具(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對存貨采用收付實現制,由于學校多采用賒購方式取得存貨,款項不及時支付,相關結算票據財務無從知曉,具體采購費用和使用量財務無法監督,造成材料使用人為浪費,浪費嚴重。實行權責發生制,按存貨資產的購入歸屬期加以確認資產和相關負債,及時反映學校存貨和負債的增加,將會計要素加以確認、計量,并賬簿中進行登記,既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又完整反映了學校的債務負擔。
按支付期間確認相關的支出和負債,在資金嚴重緊張的情況下,容易對借入款項、賒購資產確認不及時。通常是多計資產少計負債,掩蓋了真實的財務狀況。中小學校實行收付實現制行,會計核算時對應由當期承擔各種應付款項沒有予以反映,不在財務賬面體現,從而致使事實存在的債務當期沒有進行確認和反映,使債務滯后順延,成為隱性債務。而權責發生制下,只要當期承擔的經濟義務都必須加以確認,在賬面上反映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從而做到真正的賬實相符。
學校借入款項發生的利息支出,在收付實現制下,只有在相關款項支出時才加以確認,人為加重支付期的利息負擔,違背了受益期和負擔期相互配比的原則,難以真正反映學校的財務狀況。同時學校除基建借款外,有大部分墊付未核銷賬目,這實際上已形成了事業支出。如購入的教學設備已投入使用,由于受收付實現制約束,款項尚未付清,不能列支事業支出。在權責發生制下,根據配比原則和成本核算的需要,把支出劃為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并在各自的受益期在受益對象中進行分配,支出核算更為準確。
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確認對象包括經營性收支和事業性收支,其中前者的確認以卻則發生制為基礎,后者的確認已現金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但是現金收付實現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第一,這種基礎上的財務信息的質量不高,會影響高校財務的真實情況。高校事業的收入和支出只有現金支付部分,表現不出學校的財務部門中應付未付和應收未收的部分,使這部分財務不能及時的得到反映,為學校管理者提供了虛假的資金現象。第二,年終的信息結余不同于一般的信息結余。這種情況下的核算,雖然已經安排了預算,由于多種原因,當時不能支付而造成的結余,是實際上實施項目必要的資金,并不能真正當做事業結余,容易導致結余不實。學校收費都是一次性收取一年度的費用,收支因果可能無法走入正軌,結余也將出現不實。第三,成本和費用的核算無法正確核算,不能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現金收付實現制下,實際收入和記錄時間不一致時,只能反映現流入的現金量。綜上所述,現金收付實現制并不能保證高校的成本和運行結果,需要進行積極的制度改革,采取有助于高等教育發展的會計計算基礎,以順應社會發展方向,滿足社會發展對教育信息提出的多重要求。
現階段,高等教育發展方向呈現出大眾化與國際化特點,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與新挑戰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例如,教育成本一直是政府、社會各方面及投資人等共同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高效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也面臨挑戰。教育成本實際上需要由會計提供,為此,高等學;诔杀竞怂阈枨笮枰O立專門的會計科目來準確、系統的計算、核實教育成本。教育成本核算需要參照各項支出進行詳盡的劃分或羅列,這便要求教育成本的結算需要真實、有可比性并具有系統、一貫性。鑒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要求與挑戰,教育會計制度需要具有明確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項目、成本計算周期及成本核算范圍等,這些細節方面的規定、設置與運用會直接關系到成本核算制度系統性,更是直接關系到教育成本核算的準確性。此外,面對新的發展需求與挑戰,高等學校需要建立系統的教育成本約束機制,還需在原有編制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目標成本核算制度,以為目標成本的準確核算提供參照性指標。
高等學校是人力資源的聚集地區,充足的人才直接關系到高等院校的發展狀況,換言之,人才在高等院校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用不可估量。現階段,高校中使用的人力資本核算與管理制度僅明確規定了高等學校無形資產的范疇,還對無形資產的購買、轉讓、轉增、對外投資等環節進行了簡單規定,原有制度并未對高等學校人力資本核算與管理方法進行明確規定。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逐漸呈現出國際化與大眾化,高等院校在新的發展環境下需要樹立全新的人力資本戰略觀,加強人才開發、管理與使用等環節的會計核算,并建立全面覆蓋的人力資本核算與管理制度、體系,為高等學校會計信息全面獲取提供制度與體系保證,還可充分突出人力資本方面的顯著優勢。當前,社會發展正處于知識經濟時代,智力、知識與技術被視為生產第一要素,人力資本作為第一資源,其利用價值(于生產中發揮的作用)明顯超過勞力等有形資產。新發展背景下,高等院校對在校老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傳道、授業、解惑等方面,教師培養已經成為院校投資的一大領域,直接關系到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投入與核算工作效果。鑒于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性,部分高等學校斥巨資培養、招募人才,甚至是搶奪人才。學校引進人才的目的在于充分發揮其效用,以為教育提供更多的人力資源,部分學校為確保學校與學生的利益,嘗試將人才取得的成本資本化為人才資本。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