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17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培養大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我們知道,數學不是對客觀世界的直接描述,而是采用極為抽象的方式對要認識的對象所進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因而,可從數學的角度(主要指運用有關的數學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并對其中所蘊涵的一些數學
摘要:培養大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我們知道,數學不是對客觀世界的直接描述,而是采用極為抽象的方式對要認識的對象所進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因而,可從數學的角度(主要指運用有關的數學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并對其中所蘊涵的一些數學模式進行思考和做出判斷,從而去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問題,也就是說要培養大學生的數學意識,這已成為判定一個大學生數學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之一。由此,開設數學文化公選課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到數學與“我”有關,與日常生活有關,進一步使他們產生“我要用數學,我能用數學”的積極情感,由此強化他們的數學意識,從而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數學文化,教學發展,教學質量
擴展大學生的數學視野這里所說的數學視野,是一個廣泛意義下的數學視野,不單指數學知識層次的方面,還有數學觀念層次的方面。我們知道,數學是一個多元、多維度,并不斷發展的復合體,它不僅有著極為廣泛的知識體系,更有著蘊涵于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精神以及數學觀念等。然而,目前大學生在對數學的認識上常呈現出某種片面性,譬如把數學等同于計算、把數學看成是一堆概念和法則的集合、把數學問題只視為教材中的例題、習題以及試卷上的考題等。這種對數學的片面認識必將扭曲大學生對數學價值的正確理解,他們往往認為學習數學的用處就在于考試,而不是為了全面地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以及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因而,開設數學文化公選課可使大學生克服他們對數學及其價值認識的這種短視目光,以此拓寬他們的數學視野及深化對其價值的體驗,進而可以更為全面地認識和了解數學,從而激發他們熱愛數學、探求數學的愿望并增強他們的數學創造力。
教學論壇推薦:《模糊系統與數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模糊系統與數學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模糊系統與數學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模糊系統與數學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發展大學生求真求實與創新的精神數學不同于其它科學,它的真理性須受邏輯和實踐的雙重檢驗。它的這一特點:①決定了大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真求實歷程必然充滿艱辛;②磨練出數學人所特有的求真求實精神,即客觀公正地看待一切,不隨波逐流,不輕率盲從,敢于對他人的、書本上的甚至權威的觀點質疑,甚至提出批判性的意見。③數學沒有語文那樣貼近自然情感與社會生活,沒有物理、化學那樣有趣的實驗與操作,沒有歷史、地理那樣引人入勝的情節,沒有音樂、美術那樣的賞心悅目,只有抽象的符號推演。對此,決定了數學學習必然是一項艱苦復雜、受意識支配的腦力活動,這就使得大學生在數學學習時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同其他學科相比,數學課程的學習更需要大學生具有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克服困難的頑強毅力以及永不放棄的堅定信心。而開設數學文化公選課可以發展大學生的求真求實精神、探索創新意識以及其它良好的情感與態度。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數學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直到20世紀下半葉,才由美國著名的數學史學家M.克萊因在其著作中進行了比較系統而深刻的闡述,這以后,人們對數學文化的理解,出現了諸多看法。本人在梳理后認為他們對數學文化的認識,雖然提法不同,但都強調了以下幾個方面:①數學文化是對數學知識、技能、觀念和價值等的高度概括。②數學文化對人們的行為、觀念、態度和精神等有著深刻影響,但這種影響卻是潛移默化的。③數學文化體現著更多的人文精神,它對于提高人的文化修養和個性品質起著重要作用。由此筆者認為數學文化是指由數學的知識系統和數學的觀念系統相互融合的整體,它重在對人們的行為、觀念、態度和精神等所產生的長遠而深邃的影響上。
認識價值數學并非直接研究客觀事物或現象,而是以“量化模式”這個抽象思維的產物作為直接的研究對象,因而數學規律所反映的就不僅是個別事物或現象的特征,而是一類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特征,這就使得數學成為了人類認識世界強有力的工具。在語言方面,數學有特制的符號語言,這使得數學語言能對科學現象和規律進行精確、簡潔的描述;在思維方面,“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數學思維最主要體現為邏輯思維,此外還有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等思維形;另外在思想方法方面,數學思想方法是人們對數學知識內容的本質認識,是對所使用方法和規律的理性認識,它一旦形成,便可以運用到一切合適的場合之中,它已成為研究數學理論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指導思想。
智力價值數學是人類智力的創造物,因而學習數學就成為訓練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最為有效的途徑。實事求是地說,就培養人的智力的功效來講,就培養人的思維的深廣度以及系統性而言,再沒有其他任何一門學科能與數學相比了。什么才能使一個人的智力得到發展而具備這樣的素養呢?因發現X射線而享有盛名的物理學家倫琴認為:“第一是數學,第二是數學,第三還是數學。”足見數學在發展人的智力方面有著巨大的意義。
精神價值數學不僅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體系,還能夠不斷提高人類的精神境界,推動社會更加文明和進步。著名數學家哈爾莫斯認為:“數學為人類精神最精致的花朵之一。”數學的精神價值集中體現為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和創新精神方面,而理性、求實、創新對于人們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美學價值在常人眼中,數學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智力游戲”,事實上,數學并非僅僅是一種“智力游戲”,它還是美學四大中心建構(史詩、音樂、造型、數學)之一,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美學意義。但由于數學的極端抽象性,也決定了數學之美是一種內在的、深邃的和理性的美,“美的易見度”難以顯現。不像藝術美那樣直接、袒露和鮮明。
促進大學生對數學和社會發展相互作用的了事實上,數學自萌芽開始,就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結伴而行,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進步。一方面,數學的發展極大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進程。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指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等各方面無處不體現著數學的工具作用,這就是很好的例證。另一方面,社會的進步也有力地促進著數學的發展,并成為其主要的原動力。由此可見,數學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的確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開設數學文化公選課可使大學生們意識到數學對社會發展所起的促進作用以及數學知識的來源和社會需求,從而能使他們樹立起學好數學的社會責任感。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