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5-01-04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次
摘 要: 摘要:普通文化旨在培養大腦的智力活動,專業課程則是利用這種活動,但不應過分強調兩者之間這種簡單的對立。在普通文化課程中,學生會對特殊問題產生興趣;同樣,在專業學習中,學科外在的聯系使學生的思想馳騁于專業領域之外更廣闊的空間。在懷特?磥恚
摘要:普通文化旨在培養大腦的智力活動,專業課程則是利用這種活動,但不應過分強調兩者之間這種簡單的對立。在普通文化課程中,學生會對特殊問題產生興趣;同樣,在專業學習中,學科外在的聯系使學生的思想馳騁于專業領域之外更廣闊的空間。在懷特?磥,普通課程與專門課程應該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存在僅僅傳授普通的文化知識的一種課程,也不存在僅僅傳授特殊的專業知識的一種課程。我國大學中,各學科或專業的課程割裂、學術研究封閉化現象很普遍。要建設現代大學,至少應在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第一,為不同學科或專業的教師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鼓勵師生進行跨方向、學科、專業的合作研究;第二,拓寬專業設置口徑、改變系所設置過于細化的現象;第三,在學科及專業的課程設置上處理好文理交融、普通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平衡問題。
關鍵詞:教學,大學教育,教育技巧
懷特海所論述的大學管理主要涉及的是對大學教師的管理。首先,一所大學的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青年學子們在知識和智力發展方面受一批充滿想像力的學者們的影響。因此,大學教育中最關鍵的就是擁有一支充滿想像力的教師隊伍,鼓勵他們從事研究工作,引導他們去支持青年人在生命最充滿熱情和想像力的階段去探索知識。其次,對大學教師的評價不能完全根據署名發表的作品,要從總體上看它以論文專著形式所體現的在思想方面的貢獻,這種貢獻應以思想的價值而不是以字數來衡量。另外,懷特海指出,管理一所大學的教師隊伍與管理一個商業組織決然不同。教師的意見以及對大學辦學目標的共同熱情是辦好大學的唯一有效的保證。在大學中,最高管理機構要采取克制管理,要充分尊重大學教師作為學者的獨立與自由。我國大學管理重行政化,人才評價偏商業化問題嚴重,要組織建設一所真正的大學必須尊重學術、尊重教師,為教師思想、學術自由做好保障,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師評價體系。
目前,其他類似的專業學習平臺在建設上更加偏向專業或院校的新聞動態宣傳,而在學習資源分享上也只是采取精品課程鏈接或教師課件資源共享等模式開展,甚至有的網站直接將這一部分省略不計。而這種單調的學習互動往往無法吸引師生的注意,許多網站最終不再具有專業化特色,徹底淪為了網絡宣傳欄似的存在,F代教育技術中心網在針對以上問題時不僅兼容了傳統方式,還采用了全新的互動學習方式,以時下流行的微博、微信、易信等交流平臺為學習互動環境,在不同交流平臺上提供不同組織形式、不同表達方式、不同互動機制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服務,最大程度的吸引師生對平臺的關注和對專業知識的渴求。
教育技術專業一直以其對技術的熟練運用和教育的信息化理解活躍在教育領域的前沿,此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數字化學習平臺的搭建,即充分展現了其專業優勢與學科發展前景,同時也利用該網站進行了專業品牌形象的宣傳作用,不僅讓校內師生及時了解到專業的發展動態,還為更多的校外學習者提供了前沿動態與優質教育資源。
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網在建設時把宣傳與學習進行有效整合,形成整體推動專業發展的系統性工程,而不是單純的將它們分開來看。在實現本平臺的學習資源共享過程中,中心網還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院校的獨特性,將各大高校的相關專業網站進行多元化整合,為學習者提供更為全面、更為前沿的學術動態與教學資源,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廣泛建設和推廣應用。
該平臺的建立不僅包含了個性學習的意義,同時還具有專業化宣傳的功效。平臺以傳統高校網站為基礎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將學習互動平臺融入其中,衍生出一套不僅適用于各PC端操作系統,同時也針對不同版本的手機客戶端進行移動資源發布的集學習與宣傳于一體的門戶型專業網站,彰顯專業教師團隊的教育技術能力,對推動專業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和教育現代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學習者可以在平臺上通過微信、微博等各類自媒體軟件自主選擇課程和學習方式,對感興趣的章節或課上疑難問題開展碎片化的隨時隨地的學習,發揮計算機技術的存儲性、再現性等特征有側重的進行學習。而教師則在課程資源的發布、語音在線授課等步驟中同學生進行再交流與再學習,真正將計算機的交往媒介價值在學習活動的交互中有效實現。
當前這種專業化數字學習互動平臺因其信息交流便捷化、展現形式多樣化、教學資源多元化等特點,符合時下高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數字化校園的要求,也方便了學習者在業余時間對專業課程的再學習與再交流愿景,并已經被各大高校接受和使用。但這類網絡平臺依然存在其足之處。
由于專業化學習互動平臺本身存在的專業宣傳與學習交流的要求,其數據資源的更新及時、信息有效變得越來越突出。許多類似網站往往不能夠堅持做到及時更新,致使學習者得不到想要的教育資源,了解不到及時有效的信息資源,學習課程也不能按時開展,最終逐漸減少訪問量,使得網站無疾而終。
目前,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平臺的服務對象依然以校內師生為主,課程也主要依據當前專業研究現狀來進行信息發布,因此,非該研究方向的校外師生便無法獲得對其有研究意義的學習內容,同時該平臺與其他高校平臺的交流方式、聯系密度等也存在不足,致使平臺的開放性不強,不利于專業建設的數字化發展。
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共享早已被大眾認為是理所當然。然而,教師在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下創造的教學資源往往與所獲取的回報是不相符的,這也使得許多教師不愿意將研究成果與其他人交流共享。而平臺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許多學習者肆意的發布、剽竊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資源,極大的挫傷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
根據懷特海的教育的節奏原則,大學教育階段屬于綜合運用階段,綜合運用精神應占主導地位,學生們應該站立起來并環顧周圍而不再是一直伏案專心于自己的課業,應該從一般概念開始進而研究如何將這些概念應用于具體場合。大學以充滿想像力的方式傳授知識,一所大學若不能發揮這種作用,它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這種傳授知識的過程不是灌輸的過程,而是教師與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心靈交流的過程,是兩者思想發生碰撞的過程。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要用他們那充滿想像力的探索方式使知識充滿活力或具有某種創新,“在生活中喚起智慧和美”,將知識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起緊密的聯系,盡量保證學生在知識面前享有自由,這樣才有可能使學生走向智慧之路。我國大學教學還存在明顯不足:師生對學術探索的想像力不足;教學方式以傳統的灌輸方式為主;教學內容以各種科目的陳舊書本知識為主。因此,大學教學要以生活為基礎,與學生的經驗緊密結合,保持知識的活躍狀態,以充滿想像力的探索方式通達智慧。
SCISSCI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