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教師職稱論文發表淺談教師管理的創新應用模式

發布時間:2014-12-03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解決著個問題呢?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學生如何去做。在平時的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靈活巧妙的運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論結合,即史料分析、以生為本,效果將會事半功倍。 1提高認識,更新理念

  摘要:教師如何引導學生解決著個問題呢?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學生如何去做。在平時的教學中,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靈活巧妙的運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論結合,即史料分析、以生為本,效果將會事半功倍。本文選自:《遼寧高職學報》本刊高舉毛澤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雙百”方針,以扶持和培養學術研究新人、繁榮學術交流、促進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推動新疆尤其是南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己任。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遼寧省教育廳,主辦單位:撫順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內刊號:21-1411/G4,國際刊號:1009-7600,周期: 月刊,復合影響因子: 0.198,綜合影響因子: 0.171

  1提高認識,更新理念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和升學考試的重壓下,諸如重書本知識傳授,輕實踐能力培養;重結果,輕過程;重教師的講授,輕學生的探索等教學中老問題,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縮,妨礙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這就要求教師一定在教學理念上要快速的更新,以生為本,順應學生思維發展的需要,要提高學生能力為目標,要以學生全面地發展為教學指向。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史料分析法。

  “史”作為歷史材料,是反映歷史本體的內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觀性,它是進行歷史理論思維的基本素材和對象,離開了這些基本的歷史材料,歷史理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歷史理論教學也只能是空談。學生以此得來的理論只能是僵死的教條,而不是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武器。“論”是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而得出的觀點和結論,是有關歷史本體的認識論內容,是對史料的分析、概括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這里應突出的是理論性。正確的歷史理論直接來源于史料,又指導著對史料的研究。

  2精心備課,把握方向

  史料分析法關系到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而學生能力是否提高又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成敗。所以在教學實踐中,就必須把具體史料的學習與歷史理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不能僅僅停留在歷史材料的表面現象去就事論事,而必須體現出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和觀點和方法,從歷史現象中揭示出歷史規律及本質。在備課中有計劃、科學地利用教材,拓寬、挖掘教材內容,更重要的是思考學生可能產生疑問的問題,精心挑選材料,使學生能根據史實發展的全過程,得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正確的處理好史實和理論的辯證關系。

  3教授方法,慎重選材

  指導學生“到材料中去”,對典型史實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綜合,培養學生提煉、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步提高處理材料能力,最終達到透過歷史現象看歷史本質的概括歸納能力,引出理論,即“論從史出”。這個培養在教學環節中要潤物細無聲的注入學生的頭腦中,所以材料選擇一定慎重:一要具有指導性,短而精,少而明,使學生容易產生正確思維,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二要材料要從易到難,目標的適度,讓它與學生現有發展水平之間的相差度有梯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三材料要有成效性,有效的材料會激勵學生產生新的需要,形成內驅力,對學生會產生積極影響。

  4科學設問,探究學習

  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如何啟發學生運用知識進行創造性思維。所以課堂提問要有科學性,所提問題應當是具有探究的、開放性的,沒有單一答案的?鬃诱f“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提出問題后,讓學生充分思考,教師再啟迪誘導學生得出答案,這樣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另外,我們發現史學領域原來的一些觀點或定論,隨著史學的發展,史學理論不斷發展,新的史料不斷發現,現在看來,有些還存在疑問或還沒有定論。這些問題也可以讓學生去探索,允許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學生為了得出獨特的有見地的見解,必然對史料和史實進行研究和推理,產生求異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從而也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如關于對李鴻章是忠臣還是與日本狼狽為奸?辛亥革命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國民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以開放性的題目鼓勵學生充分討論,以激發學生的探究精神,F在高考能力上的要求也正在朝著這一方向發展。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學習主體對學習客體主動探索的過程。而史料分析法就是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價值,以生為本,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了學生“學”的活動過程,促使了學生不斷創新,從不斷發現客體新質,不斷改進已有認識和經驗,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而不是通過靜聽、靜觀接受現成知識結論的過程。使學生由被動消極地學為主動積極富于創新地學,使學生的理性思維得到了發展,既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又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也使學生在全面系統地了解掌握歷史現象的同時,學會了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析史實,豐富和發展理論,最終達到理論與史實的高度統一。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