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咨詢服務,正當時......期刊天空網是可靠的職稱工作業績成果學術咨詢服務平臺!!!

語文教師論文范文淺談語文教學改革的發展新制度

發布時間:2014-10-28所屬分類:教育論文瀏覽:1

摘 要: 摘要:課堂教學講求常規性,在日常教學中形成的常態化教學才是我們的追求。有的教師喜歡上表演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競賽課上,一會兒向學生丟糖果,一會兒又丟水果,甚至不斷承諾給這樣那樣的獎品,課堂氣氛異常熱鬧,可是,這樣的課堂能形成常態嗎?這樣表面

  摘要:課堂教學講求常規性,在日常教學中形成的常態化教學才是我們的追求。有的教師喜歡上表演課,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競賽課上,一會兒向學生丟糖果,一會兒又丟水果,甚至不斷承諾給這樣那樣的獎品,課堂氣氛異常熱鬧,可是,這樣的課堂能形成常態嗎?這樣表面“熱鬧”的表演結束后,學生得到了些什么呢?

  一、課堂教學設計中“度”的把握

  在設計《故都的秋》的課堂教學目標時,側重點在突出其景素淡,重在寫意的手法,引導學生通過本文的寫景來探究郁達夫其人,即淺品景深品人,并將郁達夫筆下的“秋”與毛澤東、杜甫、王勃等筆下的“秋”作對比閱讀探討,引導學生明白:寫景抒情散文中的景應是因人因情的不同而有所選擇的,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情景交融。在設計《荷塘月色》時,因其景描寫很有特色,所以我們不妨將景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激發學生探討本文寫景的手法,并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總之,每一篇課文都不是孤立的,要上升到單元的高度;每一個單元也只是一個模塊,眾多模塊的組合,才能形成教材的整體性。三篇文章教學設計的“度”,就是“每篇一個側重,三篇形成整體,不能面面俱到”。

  教育論文推薦:《河西學院學報》主辦單位:河西學院出刊周期:雙月刊出版地:甘肅省張掖市語言種類:中文開本尺寸:大16開創刊時間:1983年國際標準刊號:1672-0520國內統一刊號:62-1171/G4復合影響因子:0.163綜合影響因子:0.067

  《河西學院學報》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河西學院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河西學院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河西學院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二、創設課堂情境中“度”的把握

  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的“度”,應該體現在師生間的融洽上。教師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來把握激趣的“度”。1.立足課堂,把握好創設情境的“度”由于課堂的限制,教師所創設的情景要與文本密切相關,跨度不要太大,否則,課堂的銜接就成了問題。如:在上《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時,就可剪輯電視連續劇《水滸傳》的相關情節重新組合,創設情景,分別解決“逼”的問題和人物形象的塑造的問題。所選材料的總展示時間控制在15分鐘內,可分幾個片段貫穿整個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注意力。2.注重實效,控制好提問的“度”一些教師偏愛提問式教學,整個課堂用提問串聯,但由于提問隨意性太大,有的問題根本不用回答,有的問題卻無邊無際,無法回答。造成課堂教學呆板,師生“大合唱”,最后“不知所云”或“不知所學”。其實,課堂提問,是一門藝術,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增色;用不好,崩潰。如何對待?“度”的把握是關鍵。要把握好提問的“度”,一定要在問題的設計上下功夫。首先,要體現“趣”字。適當地引入直觀材料或軼聞趣事來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能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狀態,這樣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其次,要體現“懸”字。教師在設計教學問題時要認真分析教材,尋找最佳處創設懸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三,要體現“巧”字。問題問得巧妙,學生會受教師問題的激發而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新的問題,學生的創造能力就會得到加強。第四,要體現“精”字。語文教師在設疑時應圍繞中心總體設計,要在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處設疑。創設的問題力求小而具體,重視過程、不重結論,具有可思性。3.含蓄幽默,掌握好教學語言的“度”良好的語言呈現是有效教學的關鍵。一堂語文課的成敗,很關鍵的一點是教師的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是否簡潔、清晰、聲音高低是否適中、是否富有幽默感等都對課堂效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善言者可選用講授法為主進行教學,善書善繪者可利用板書綱要、圖表來激發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只要把握好“度”,就能形成有效、高效的課堂。教師課堂語言的要求,不外乎生動形象、規范準確、富有情感、含蓄幽默等,重要的是應用要適度。有的語文教師的講解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思維凌亂,表達殘缺,嘩眾取寵。學生聽起來熱鬧,過后一想,如墜五里云中。這樣的語言,與作秀無異。

  三、教學內容選擇中“度”的把握

  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一定要集中,各部分內容要相互照應,要有關聯。教師的講解不必面面俱到或多環節交錯,而要引導學生認真地解讀文本,力求讀出作者所感、所悟、所圖、所思,讀出自我,讀出問題。一堂課,解決一個到三個問題就行,太多就零碎了,讓人找不到教學的重點。課堂教學內容要有所側重,不能面面俱到。

  四、課堂活動安排中“度”的把握

  不要用集體討論代替學生的個人感悟和思考。課堂討論一定要掌控在教師手中,有的放矢,且一定要有有效的監控手段,否則,學生就會轉移話題,游離于教學內容之外,產生負面影響。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作過多次調查,很多時候,只要監控實效,學生就完全進入自由化狀態,網聊、游戲、服裝、手機甚至影視劇都可能成為主要話題。等到教師叫各組選派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時,學生們早已推選好的學生代表便會從容地走上講臺,口若懸河地講個滔滔不絕,贏得陣陣掌聲。事實上他們或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懂,而真相就被這位“善言”的代表悄悄掩蓋了。要慎用課堂表演。

2023最新分區查詢入口

SCISSCIAHCI

7799精品视频